2023-07-2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理財 - 薪資變化

雖說不是從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開始紀錄,但有近10年的薪資紀錄(笑

完整版的內容還包括了每個月的實拿金額,就是實際可支配的金額(加上加班費、津貼等加項,扣掉勞、健保等減項),但基於隱私考量,只保留年度、年薪和平均月薪這幾個數字。


2023年的數據是1~6月的總和跟平均

補充資訊:

  1. 2013年是從3月開始記錄的,所以年薪的數字略低
  2. 年薪不含年終,但年終不管好壞固定發一個月
  3. 月休天數從6天變成8~10天不等,日工時從8~11小時不等
  4. 均月薪中有約10%~15%是靠加班費來的


依照上面的數據,搭配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薪情平台來看,我的年收入勉勉強強達到D4:第4十分位數這個區間,仍低於主計總處公布的薪資中位數(50.6萬)。

即使是這樣的薪資水準,透過規律性和紀律性的儲蓄,我在2019年10月31日時,手邊的現金共有$937,170元。


補充資訊:

  1. 畢業時學貸有近70萬(年輕時幹的蠢事啊),平均每月要還6000元
  2. 承上,其實學貸到現在為止還沒還完(笑)
  3. 畢業後隔一年才入伍,退伍後基本上是從零開始


2013/3~2019/10/31這段時期的儲蓄率約為( 937170 / 2402679) x 100% = 39%

$937,170是2019年10月31日時手邊現金總額

$2,402,679是從2013到2019年10月的薪資加總

若是從工作開始計算,則儲蓄率應該會低一些,但再低也不會低於30%。當時給自己設定的儲蓄率目標是20%~25%,就結果而言比預期還要高。

最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薪資是一個月分兩次發,每月5日發薪資,每月15日發獎金,獎金不一定每月都有,金額也不一定相同,所以除了照原計畫將每月5日的薪資固定儲蓄3000元以外,每月15日額外拿到的獎金則全數算儲蓄。

針對額外 / 不定期 / 非固定的收入,如獎金 / 樂透 / 統一發票等,要拿來吃喝玩樂犒賞自己,這點無可厚非,畢竟人不能永遠繃緊神經,但要注意適度、適量。


在「理財 - 存錢」這篇文中有提到,曾經為了省18元手續費而連續扣款60期的XX全球基金,在達成既定目標(獲得免手續費的資格)後,約2017年前後,因報酬率低於期望,就全數贖回不再續扣,之後隔了兩年,在2019年4月時,才買入人生第一張股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