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作成為陪伴自己最好的朋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不該追尋靈感,你需要的是規律;
你應該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那些閒言閒語。
規律來自每天都做一點,不是大起大落,守護你的文字,就像他守護著你的想法

這周終於入手許多創作人推薦陳雪老師的新書《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

raw-image

每一個篇章都讓人翻了又翻,思考又咀嚼。陳雪老師在文字上已經有30年的創作經驗,雖然老師以長篇小說為主要創作,但這本書老師就像一個引路人,帶著創作者用最踏實、最溫柔的內容,告訴你在創作之路上沒有捷徑,唯一的技巧就是「一步一腳印」。

這本書透過陳雪老師自身剖析寫作之路上的徬徨與掙扎,分享眾文字工作者需要的知道的事:包含自由與自律、時間切割、接案談判、靈感取材、現實與理想權衡等等,不管是文學創作、商業接案還是自由工作、創業規劃等等,都有一套落地、不譁眾取寵的心法分享,對於寫作新手或老手,都值得細細品嚐。


創作對於我來說是⋯

對我來說,我喜歡創作帶來的驚喜感,也喜歡文字無中生有的夢幻場景,更喜歡文字從零到有給人無限想像的未知與探索。

我追尋著文字的魔法,卻不知道自己可以和文字怎麼配搭。過去的我仰賴靈感,彷彿靈感一來,就能洋洋灑灑創造出無限廣大的世界,但沒有靈感時,就算獲得再多外界的刺激,也無從發揮起自己的想像,更別說那些想要創造自己宇宙觀這類狂妄的話了。

我明白自己是一位創作新手,還在寫作的領域裡摸索,如果真要打造自己的文字世界,我勢必得做些什麼。

因此今年我給自己的操練,就是透過創作,觀察生活週遭或是身邊的事、觀賞影集或是閱讀書籍作為自己的靈感來源,再透過規律的方式產出。

我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是否有用,但許多的創作者前輩這樣建議:嘗試日更,再透過量變帶來質變的效果,幫自己在創作的路上推一把。


三個當頭棒喝的創作提醒

於是,帶著一股傻勁,我走到了這裡。此時再看見陳雪老師的這本《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不只像是打了強心針,更給我三個當頭棒喝的提醒:

想要相信自己,你得為自己付出。

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能為自己做些什麼。如果現在還不清楚,那就常常傾聽自己,必要的時候,相信自己內在的聲音。

每個人的生命都不同,成功也不一樣,唯有活出自己,成為自己,走出自己的路,那才是我們的心之所向。

而相信是需要時間與學習的,一旦學會相信自己,就擁有守護自己最強的力量。

人太容易被外界的聲音影響,然而這些事捕風捉影,對我們來說真的都重要嗎?

理性的問問自己,會發現那些批評到頭來,不過是隻字片語而已,過了,就沒了。

規律的寫作/紀律的養成

書中陳雪老師提到一個維持紀律的好方法,就是「當我們親自嘗試之後,知道這樣的結果是好的,可以形成一種回饋,腦子裡就會建立照這這樣做,可以免除焦慮的信心,如此一再重複,逐漸會轉變意識,讓它變成生活的一種方式。」

以我自己來說,關於我的日更計畫,是想看看持續產出文字的自己,在2023年的年底會有什麼改變,思維上能有什麼樣的調整,心態上、想法上會有什麼不同。

持續到現在,我也累積了兩百多篇的文章,甚至有種被日更文章建立的制約感:「沒有創作就覺得怪怪的,一到六日反而會多了不安感」,這表示日更的tempo需要被中斷無法連貫,到了星期一又要重新開始累積手感。

每天的書寫,為自己建立了一套輸出的儀式感,在文字上多了更全面的掌握與信心,該如何輸入讓自己在寫作上能更有方向,寫作逐漸變成我生活中一項重要的習慣,它讓我敏銳力提高、讓我安心,更因為需要輸出的目標,讓我在捕捉靈感的範疇持續擴大。

用堅強的身體與心理支持自己的夢想

許多人可能都認為「文字工」不是勞力活,因此熬夜找靈感,或是動不動就挑燈夜戰,這些對於創作者個體應該無傷大雅。

然而有經歷過絞盡腦汁階段的人,應該都知道「創作」是一個勞心又勞力的過程,你必須去體驗、去感受、去付出、甚至將自己掏空之後,才能得到一個「基本盤」,再透過後續的修改讓作品完整。

於是從這樣的觀點出發,文字工作者所做的一切都會朝著寫得更久、更遠出發,你需要吃得更健康、活得更健康,讓身體得以在這場創作的馬拉松持續燃燒,而非追求快速抵達終點的目標。

除了體力之外,心理層面的建立更加重要,創作者最容易遇見努力很久卻沒有收穫的困境,難免抱怨埋怨,往外看卻忽略自己當初創作的本質。

這裡的心法,陳雪老師告訴大家「不要跟別人比較,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境遇,你只能活出自己的一生」。


創作是創作者最好的陪伴

文字創作者而就是透過一個字一個字傳達想說的話與力量,像農夫或職人一樣,在專業裡磨練與努力,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形成一條獨一無二的路徑。

這條道路每一步走的扎實與真切,為自己人生各個階段留下不同的註解,更因為創作的實踐,留下得以細細品嚐的篇章,就像你最親密的朋友一樣,陪伴你在每一個理解與不被理解的瞬間。

#2023日更計畫 #創作的決心

avatar-img
59會員
263內容數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美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班族是社會的中堅份子,規律的朝九晚六,或是永無止盡的責任制;在上班承接著公司的交辦任務,同儕間的互助與競爭,回家之後還要面對家庭關係或斜槓生活的經營,種種因素讓上班族就像壓力鍋一樣,制式的生活也帶來焦慮與忙碌,種種原因讓這樣的情形無時無刻充滿焦慮。 上班族的每一天,將時間與注意力
小時候的我喜歡寫作,只覺得可以從一個字、一句話、一段文字、最後拼湊成一篇文章的過程實在神奇,但我沒有持續寫,有靈感才寫,甚至在音樂創作上,我也常抱持著「有靈感」才能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今年二度挑戰文字日更 去年我曾經一度文字日更,但大概撐了不到三個月就宣告放棄。直到今年,我再次挑戰給文
在台中南區有一間小而巧的手作店,販賣著各式各樣作皂的材料,不管是從零開始打皂的材料,還是方便大家自己DIY的半成品,都可以在這間皂坊一網打盡。這間「南和月」的當家南姐,在20幾年前因為住在台中南區的南和社區因而取了「南和月」的名稱,沒想到這個名稱,也跟著老師一直到現在。 為什麼想要作皂? 南
為什麼我們常說我很忙? 為什麼忙碌成為我們的口頭禪? 你很忙,是真的很忙嗎? 以前我常覺得「忙碌」是一件好事,因為「忙碌」代表有事做,「忙碌」表示我正在產生一些價值,「忙碌」代表我並沒有無所事事,「忙碌」讓人有存在感。 所以我們找不出時間跟家人碰面,跟好友聚會,去想去的地方,讀想讀的書;沒
一秒的差距,運動選手最知道。 一分鐘的差距,搭火車的人最知道。 一小時的差距,開會的人最知道。 一週的差距,問準媽媽最知道。 一個月的差距,問上班族最知道。 一年的差距,問重考生最知道。 #2023日更計畫
上週有機會到中區的社福單位進行一場芳療舒壓的課程。這堂課的訴求,是希望能讓機構服務對象的照顧者,可以有個喘息的機會,包含釋放壓力、舒壓、放鬆。 原本一開始在進行課程設定時,我想要用幾個身體比較容易焦慮的神經化學物切入出發,他們可以了解原理(比如說什麼多巴胺、腎上腺素、皮質醇⋯這類的名詞)去調整自己
上班族是社會的中堅份子,規律的朝九晚六,或是永無止盡的責任制;在上班承接著公司的交辦任務,同儕間的互助與競爭,回家之後還要面對家庭關係或斜槓生活的經營,種種因素讓上班族就像壓力鍋一樣,制式的生活也帶來焦慮與忙碌,種種原因讓這樣的情形無時無刻充滿焦慮。 上班族的每一天,將時間與注意力
小時候的我喜歡寫作,只覺得可以從一個字、一句話、一段文字、最後拼湊成一篇文章的過程實在神奇,但我沒有持續寫,有靈感才寫,甚至在音樂創作上,我也常抱持著「有靈感」才能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今年二度挑戰文字日更 去年我曾經一度文字日更,但大概撐了不到三個月就宣告放棄。直到今年,我再次挑戰給文
在台中南區有一間小而巧的手作店,販賣著各式各樣作皂的材料,不管是從零開始打皂的材料,還是方便大家自己DIY的半成品,都可以在這間皂坊一網打盡。這間「南和月」的當家南姐,在20幾年前因為住在台中南區的南和社區因而取了「南和月」的名稱,沒想到這個名稱,也跟著老師一直到現在。 為什麼想要作皂? 南
為什麼我們常說我很忙? 為什麼忙碌成為我們的口頭禪? 你很忙,是真的很忙嗎? 以前我常覺得「忙碌」是一件好事,因為「忙碌」代表有事做,「忙碌」表示我正在產生一些價值,「忙碌」代表我並沒有無所事事,「忙碌」讓人有存在感。 所以我們找不出時間跟家人碰面,跟好友聚會,去想去的地方,讀想讀的書;沒
一秒的差距,運動選手最知道。 一分鐘的差距,搭火車的人最知道。 一小時的差距,開會的人最知道。 一週的差距,問準媽媽最知道。 一個月的差距,問上班族最知道。 一年的差距,問重考生最知道。 #2023日更計畫
上週有機會到中區的社福單位進行一場芳療舒壓的課程。這堂課的訴求,是希望能讓機構服務對象的照顧者,可以有個喘息的機會,包含釋放壓力、舒壓、放鬆。 原本一開始在進行課程設定時,我想要用幾個身體比較容易焦慮的神經化學物切入出發,他們可以了解原理(比如說什麼多巴胺、腎上腺素、皮質醇⋯這類的名詞)去調整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主持人在節目中提到陳雪對於寫作的心態就像是ETF定期定額一樣,簡單樸素,持續穩定且符合紀律。讓我開始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
Thumbnail
走過三十年生命風風雨雨,陳雪面對寫作依舊堅定不移。她的話語充滿智慧與溫柔,彷彿一顆定心丸,不論精神面或實際面,都確實按捺住我的挫折與焦躁不安。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陳雪的《寫作課》散文集,充滿了她追求寫作夢想的經歷和心法,除了對寫作有興趣的人,迷失在夢想路上的人也應該一讀。
Thumbnail
身為一個曾經很想寫字,但是被現實磨到現在寫個讀書心得都卡頓半天的人,真的覺得《寫作課》相當受用,不只安慰了過去無法寫作的自己,也激起「似乎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心。
Thumbnail
如何持續創作 許多創作者在創作時都會想,要如何才能持續、定時定量地更新作品。通常,我們在寫作時都會有一個依據,例如小說、散文等不同文類,通常會有不同的字數和創作模式。 以下就以我的文章創作模式為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清晨的心靈雞湯 以「心靈雞湯」這類文章為例,我設定的目標是每天針對一個主題講
Thumbnail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重點內容 寫作是自我表達的過程,為自己的熱情而寫 每一篇寫下的文字都是你努力的證據,擁抱當中的成長和未來的可能性 就算面臨生活低潮和寫作瓶頸都要維持寫作習慣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使人相信的書——沒有僥倖、沒有運氣,也無須依賴天賦。在寫作接案的路上,陳雪老師說:「好好努力,走你真正想要、喜歡,也擅長的路,那一天會到來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主持人在節目中提到陳雪對於寫作的心態就像是ETF定期定額一樣,簡單樸素,持續穩定且符合紀律。讓我開始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
Thumbnail
走過三十年生命風風雨雨,陳雪面對寫作依舊堅定不移。她的話語充滿智慧與溫柔,彷彿一顆定心丸,不論精神面或實際面,都確實按捺住我的挫折與焦躁不安。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陳雪的《寫作課》散文集,充滿了她追求寫作夢想的經歷和心法,除了對寫作有興趣的人,迷失在夢想路上的人也應該一讀。
Thumbnail
身為一個曾經很想寫字,但是被現實磨到現在寫個讀書心得都卡頓半天的人,真的覺得《寫作課》相當受用,不只安慰了過去無法寫作的自己,也激起「似乎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心。
Thumbnail
如何持續創作 許多創作者在創作時都會想,要如何才能持續、定時定量地更新作品。通常,我們在寫作時都會有一個依據,例如小說、散文等不同文類,通常會有不同的字數和創作模式。 以下就以我的文章創作模式為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清晨的心靈雞湯 以「心靈雞湯」這類文章為例,我設定的目標是每天針對一個主題講
Thumbnail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重點內容 寫作是自我表達的過程,為自己的熱情而寫 每一篇寫下的文字都是你努力的證據,擁抱當中的成長和未來的可能性 就算面臨生活低潮和寫作瓶頸都要維持寫作習慣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使人相信的書——沒有僥倖、沒有運氣,也無須依賴天賦。在寫作接案的路上,陳雪老師說:「好好努力,走你真正想要、喜歡,也擅長的路,那一天會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