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上班族自我對話的三個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班族的日常

上班族是社會的中堅份子,規律的朝九晚六,或是永無止盡的責任制;在上班承接著公司的交辦任務,同儕間的互助與競爭,回家之後還要面對家庭關係或斜槓生活的經營,種種因素讓上班族就像壓力鍋一樣,制式的生活也帶來焦慮與忙碌,種種原因讓這樣的情形無時無刻充滿焦慮。

上班族的每一天,將時間與注意力花在處理人事物的紛擾,龐大的資訊量有時甚至忘了自己是上班還是下班,眼睛睜開到底身在何處;

打開手機或電腦,處理的事早已分不清是公事還是私事,好像只有離3C離得遠遠的,才有一絲喘息的空間。

平靜的關鍵:提高類比生活

面對著龐大的資訊與人際關係,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壓力,需要找到一個讓自己平靜的方式,從中找回生活的平衡。而這個平衡有一個關鍵:「如果我們希望有效率的完成某項活動,就應該採取數位方式;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活動是有意義的,就要採取類比方式」。

上面的這個關鍵,可以透過以下三個方式來進行:

寫作

這裡的寫作寫作指的範圍很廣,你可以寫信或寫卡片給朋友,也可以寫日記,或是想想自己3-6個月的規劃。

透過手寫的方式,讓思考與書寫同頻,並且幫助自己放慢速度。沒有這麼焦急的狀態下,能夠更清楚知道腦袋與身體的需求,透過手寫的過程,緩慢的速度你會更慎重地看待自己手寫的內容,也更謹慎看待自己的行動。

看實體書籍

這裡的實體書籍包含報章雜誌與紙本書。你可以在看的同時同步在邊緣空白處寫筆記,而且能隨意翻頁,更方便將散落在不同頁的想法連結起來。翻頁的動作讓你手腦並用,而不至於有一方超速。

閱讀實體書籍減少數位資訊的干擾,避免看了一個篇章因為不懂跑去查資料而打斷閱讀過程,正如同求學時期的英文閱讀測驗一樣,文章裡的英文單字可能我們不懂,卻能因為上下文的前後連貫而猜出真正的意思,就是這個道理。

運動

自古以來,我們身體的構造設計就是為了要活動。

我們必須活動筋骨,才能讓內心保持平靜(躲避威脅找到安全之處),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辦公室裡坐太久而感到坐立難安,這就表示你的身體需要活動筋骨。

人類經過長期演化,每天需要步行8到14.5公里,但現在我們每天大約走5000步,換算下來只有4公里;而更多時候,我們也可以嘗試不同的運動,例如做瑜伽、游泳、打羽毛球⋯等等。盡可能讓自己動起來,而不是就只是坐在那邊。

運動提高多巴胺與血清素這些身體的快樂因子分泌,能讓你平靜的看待工作、家庭、生活...等等挑戰,更能減少無力的軟癱感。

減少腦部的焦慮刺激,你可以更加自在

上述的這些方式幫助我們消化多餘的壓力與焦慮,在過勞門檻之間創造更多空間。這些活動不會過度刺激腦部,同時也會釋放其他神經傳導物質,彼此達成平衡,而讓我們感到快樂、有連結感、甚至覺得舒適自在。提高類比世界的參與,降低或減少數位世界的探索,你會發現原來自我對話,也可以如此簡單。


#2023日更計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美麗的沙龍
59會員
264內容數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愛美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3
雖然是20年前的電影,但有些橋段與意涵更適合這個時刻觀看,尤其是在當大家都分享「你要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moment.
Thumbnail
2023/11/13
雖然是20年前的電影,但有些橋段與意涵更適合這個時刻觀看,尤其是在當大家都分享「你要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moment.
Thumbnail
2023/10/12
最近的學習是放慢腳步感受在眼前發生的一切。 體察著這些事情在身體與感官裡帶來的變化,不得不說有時候發現這些變化還挺有趣的。 抬頭看一下上班時都會經過的那棵樹,他是不是葉子已經變黃了? 烹煮午餐或晚餐時,看著食材由生到熟的過程,搭配著沸騰的滾水,經過烹煮之後你能吃到已經「熟成」的食物,看著他們的
Thumbnail
2023/10/12
最近的學習是放慢腳步感受在眼前發生的一切。 體察著這些事情在身體與感官裡帶來的變化,不得不說有時候發現這些變化還挺有趣的。 抬頭看一下上班時都會經過的那棵樹,他是不是葉子已經變黃了? 烹煮午餐或晚餐時,看著食材由生到熟的過程,搭配著沸騰的滾水,經過烹煮之後你能吃到已經「熟成」的食物,看著他們的
Thumbnail
2023/09/25
成為一位講者(不管是手作還是知識性),除了分享所學的內容與學員有互動與交流(最基本的滿足),還有課程以外的條件更需要被滿足。 否則再精彩的內容,都有可能因為小小的問題而壞了一整個精彩的分享。 ┄┄◍◌◍◌◍◌┄┄ 今天聽了一場關於直播的實體課程,主要是分享自媒體從零到一的直播實戰經驗。 講師
Thumbnail
2023/09/25
成為一位講者(不管是手作還是知識性),除了分享所學的內容與學員有互動與交流(最基本的滿足),還有課程以外的條件更需要被滿足。 否則再精彩的內容,都有可能因為小小的問題而壞了一整個精彩的分享。 ┄┄◍◌◍◌◍◌┄┄ 今天聽了一場關於直播的實體課程,主要是分享自媒體從零到一的直播實戰經驗。 講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很忙很忙的時候, 其實有一些好處, 忙到無法上網血拼,所以省了一些錢,因為有很多東西,其實"沒有看到就不會想到要買。" 但本篇的重點是, 很忙很忙的時候,也會忙得很累很累, 現代人許多身體的不適, 多半是因為維持一個姿勢太久, 但事情就還是那麼多,做不完,怎麼辦? 有一天我突
Thumbnail
很忙很忙的時候, 其實有一些好處, 忙到無法上網血拼,所以省了一些錢,因為有很多東西,其實"沒有看到就不會想到要買。" 但本篇的重點是, 很忙很忙的時候,也會忙得很累很累, 現代人許多身體的不適, 多半是因為維持一個姿勢太久, 但事情就還是那麼多,做不完,怎麼辦? 有一天我突
Thumbnail
這是一本既實用又有趣的書。 作者本身是一位全職作家,不用每天打卡上班,卻堅持每天發表一篇文章,持續12年未間斷,主持的寫作營每個月開班授課,這些成就需要高度自律才能達成。書裡提供的方法就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也是我們在職場裡熟悉的管理方法。 有趣的部份則是
Thumbnail
這是一本既實用又有趣的書。 作者本身是一位全職作家,不用每天打卡上班,卻堅持每天發表一篇文章,持續12年未間斷,主持的寫作營每個月開班授課,這些成就需要高度自律才能達成。書裡提供的方法就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也是我們在職場裡熟悉的管理方法。 有趣的部份則是
Thumbnail
工作、家庭、社交等各種角色和責任交織在一起,很容易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實:善待自己。
Thumbnail
工作、家庭、社交等各種角色和責任交織在一起,很容易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實:善待自己。
Thumbnail
一天兩小時,完成最重要的事。 1.辨識 日常事務 我們平常生活中會習慣開啟自動模式,例如:通勤、吃飯、洗澡,雖然可以減少大腦能量的消耗,但經常浪費大量的時間,一回首時間就已經過去了。 辨識關鍵 想要提高效率,首先是要學會辨識重要的事情,並且規劃每天2個小時專注、有自主意識的行動。 創
Thumbnail
一天兩小時,完成最重要的事。 1.辨識 日常事務 我們平常生活中會習慣開啟自動模式,例如:通勤、吃飯、洗澡,雖然可以減少大腦能量的消耗,但經常浪費大量的時間,一回首時間就已經過去了。 辨識關鍵 想要提高效率,首先是要學會辨識重要的事情,並且規劃每天2個小時專注、有自主意識的行動。 創
Thumbnail
你平常有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休息嗎? 不少人的一天便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 但你知道嗎,如果自己不停工作,沒有休息,其實會弄巧反拙! 我現在想分享 3 個休息時段的不同休息方法 : 短暫休息、中等休息、長時間休息 從現在開始,預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休息,可以嘗試一下以上的方法喔~
Thumbnail
你平常有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休息嗎? 不少人的一天便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 但你知道嗎,如果自己不停工作,沒有休息,其實會弄巧反拙! 我現在想分享 3 個休息時段的不同休息方法 : 短暫休息、中等休息、長時間休息 從現在開始,預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休息,可以嘗試一下以上的方法喔~
Thumbnail
現代人工作繁忙,容易造成身心失衡,出現生理或精神疾病。本文提供五大技巧,幫助人們在忙碌工作中保持內心平靜,這些技巧將有助於提高工作效能和生活品質。
Thumbnail
現代人工作繁忙,容易造成身心失衡,出現生理或精神疾病。本文提供五大技巧,幫助人們在忙碌工作中保持內心平靜,這些技巧將有助於提高工作效能和生活品質。
Thumbnail
上班如此的勞累,卻還願意花時間打造副業,提升自己的能力,代表你想要的成就不僅於此,但,理想終究需要現實配合,在時間、精神、體力都消耗的情況下,又該如何維持固定的產出與學習?
Thumbnail
上班如此的勞累,卻還願意花時間打造副業,提升自己的能力,代表你想要的成就不僅於此,但,理想終究需要現實配合,在時間、精神、體力都消耗的情況下,又該如何維持固定的產出與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