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中)│書摘分享

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中)│書摘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書摘分享

▪ 事實上,當你被人看輕時,可以透過讚賞對方將雙方拉到同一立足點上。  


▪ 不要責怪他人。責怪會激起對方的防禦心。

當他們滿腦子想著如何反駁,聆聽能力就會下降,雙方合作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


▪ 賞識是一項核心欲念。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尊重與聆聽。

當人們受到真誠的肯定,他們更願意配合,比較不會展現敵意。


▪ 先承認對方,再肯定自己。

徵求意見是承認對方地位、同時不貶低自己的一個好方法。   

 

▪ 以打壓別人來抬高自己的做法,從來不是個好主意。

相反地,你應該向對方澄清你的角色、展現專業態度,不要跟對方爭高下,而是應當尊重對方的地位,並將自己的長處傳達給對方。


▪ 認清你在某一領域永遠強過他人的事實:你是全世界最了解自己情緒、利益、需求與特殊情況的權威。

每個人都有擅長的領域,所以沒必要彼此爭奪地位。欣賞別人的過人之處,並為自己的專長與成就感到自豪。


-

尊重他人也才能贏來尊重,當雙方處於平等地位,不論是意見、想法、彼此利益及需求,會更好的達到共識及平衡,如同書中提到的:「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尊重與聆聽」。


我想語言存在的目的之一或許就是能夠被理解,而懂得聆聽並欣賞他人也是很重要的,書中另外也提到:除了聆聽字句,也要聆聽「旋律」,聆聽者必須從談話氛圍蒐集訊息。人有時並不會那麼直接的表達,所以不只聆聽,更需要的是懂得聆聽弦外之音,若無法聽出他人的重點,就有可能一直在各自的議題上打轉,而無法達到真正的溝通了。

-

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

作者│羅傑.費雪 Roger Fisher、丹尼爾.夏畢洛 博士 PHD Daniel Shapiro

譯者│黃佳瑜

出版│商業周刊

avatar-img
ᴘᴀɴɢ-ᴘᴀɴɢ • 閱讀筆記☁
24會員
89內容數
“了解得愈多,愈不易迷惘” 思想上的學習 VS. 內在裡的成長 文字帶來平靜;思考;成長☁ 這裡盡量週更,期待在這裡能為你帶來改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們的選擇依賴於所面臨的處境。在特定的情況下,任何東西都可能比其他東西更有價值,因為和我們的選擇一樣,價值也依賴於情境。
人們都是以一種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為代價,自願換取另一種他認為價值更大的東西。從任何一方來看,交換都不是平等的,因為雙方對價值的判斷不一樣。
年輕的時候,不能只關心周圍的小事情,而是要放眼世界,機會來自四面八方。
我們的選擇依賴於所面臨的處境。在特定的情況下,任何東西都可能比其他東西更有價值,因為和我們的選擇一樣,價值也依賴於情境。
人們都是以一種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為代價,自願換取另一種他認為價值更大的東西。從任何一方來看,交換都不是平等的,因為雙方對價值的判斷不一樣。
年輕的時候,不能只關心周圍的小事情,而是要放眼世界,機會來自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