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把時間當作朋友(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改變語言的習慣,就可以改變思維」

作者建議我們要將語言模式從否定改成肯定,這也是許多人都分享的觀念,但要確實執行,的確是需要本身有意識的、隨時的提醒並反思自己,才能真正成為使用正向語言的人。

改變用語習慣,就能改變結果。

改變用語習慣,就能改變結果。


與他人的交流,首重傾聽,許多交流的失敗,問題大多出在不會傾聽的那一方。因為接收不一定等於接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聽沒有到。

作者說,人往往會因為本身過往的經驗,而養成一種「模式拼接能力」,常常會依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在交流的過程中,不等對方把話說完,便開始有了定論或有了質疑,這是交流過程最應避免的。

我們應當在傾聽的過程中,一邊回顧傾訴者說過的,然後預期他接下來將說的,就會是一個比較好的交流,我們也比較能完整的理解對方;當然,還是要跟對方確認自己所理解的意思是不是正確。

傾聽的能力是相對重要的!

傾聽的能力是相對重要的!


我們要接受自己記憶力不好的事實,有許多時候常常不是事實不曾存在過,而是被遺忘了而已。所以我們要承認自己記憶力不好,也才能在傾聽時,有意識的記住,只有記住要點,才能順理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進而提升記憶。

而話中的隱含資訊大多不是用聽到的,而是用自己多餘的腦力想到的。

人們不是錯誤的高估自己,就是錯誤的低估自己。

但人們又總是比任何人更關注自己,也就是高估他人對自己的重視,而且低估他人對自己的評估。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在我們尋求真相的過程中,總避不開討論,而討論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認清自己」。

有意義的討論是互相競爭,也是互相合作的;真理是獨立存在,不依附在任何人或任何團體。真理並不會變,改變的是人本身對真理的理解。

討論的最終目的則是剔除不同的看法,從中萃取事實。

有效溝通是解碼後的回饋制--〉我們要確認對方的意見,並避免「稻草人謬誤」(誤解對方之後,再用來攻擊對方),所以溝通過程中,要勤於反思,深刻了解經驗侷限;求知的路走到最後,需要的不一定是智商,而是勇氣。

有用的知識常常都是偶然獲得的。所以我們要會運用類比思考,而要使用此種思考模式,要先有足夠的知識量,也就是回到一開始作者所提的,知識要勤記錄、勤觀察以及多閱讀,並耐心等待經驗的累積。所以類比思考是跨越無知與有知的唯一手段。

耐心是累積經驗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

耐心是累積經驗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


把興趣當工作這個議題,也是常常有人提及。但作者卻認為,並非對目前做的事沒興趣,而是因為無法將目前的事情做好,而提不起興趣。

所以把眼前的事做的比別人好,比有沒有興趣更重要,因為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我們要有策略的學習並堅持,才容易學習成功。

用心智轉移注意力,是件痛苦的事。而人為了生存,天生就有「遺忘痛苦」的機制存在(很多走向絕路的人,常常是遺忘痛苦的保護機制失效了)。

我們不能全然忘了痛苦,這會令我們不懂記取教訓;但也不能過份記得痛苦,因為會令我們無法前進。所以作者希望們能有意志的去控制痛苦:以記錄的方式來減輕痛苦,也不至於遺忘了痛苦,才能在痛苦中記取教訓,但又不會被痛苦給絆住了。

比較也是個人生難解議題。世上有很多的幸福和快樂是無須比較的。當我們找到更多無須比較的幸福和快樂(這尋找的過程可能會非常痛苦和掙扎),但做到了之後,就能更無怨無悔的生活,然後盡情的歡樂以及平靜的痛苦。

雖然已是老生常談,但作者還是表示:成長比成功重要,自己的成長,絕對比和別人無止盡的比較更為重要!

作者提到,所謂的友誼其是一種交換關係。所以在與人交際這一塊,承認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首要前提。真正的好朋友,不論是誰,都只有幾個而已。過度付出,是一件要避免的事。

自卑也是許多人難以克服的難關。人總有願望中的自己和感覺中的自己,當願望中的自己不等於感中中的自己也不等於現實中的自己時,就會產生扭曲的想法。自信與自卑的標準,不會在自己的身上,更不是與別人評比;我們該做的第一步是:「停止嘲笑別人」,作者要我們學著漠視自己的優點,並用特點來取代缺點。健康的人通常是有正常的自卑,也會適當的自負。

靈感是量化變成質化的成果,也就是我們曾有過的靈光乍現,都是來自過去的知識累積。然而有限時間,又該如何有較大的成效呢?

做一個正常人是每個人的權利,所以我們應該要有放鬆的時刻,所以在規劃時間時,一定要有放鬆時間。

我們都要規劃出適合自己的時間分配,才能有效達成成果。

我們都要規劃出適合自己的時間分配,才能有效達成成果。


每個人關注的重點不一樣,所以要先了解自己的需求,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才能規畫出適合自己的時間分配,找出適合自己的節奏,才能更有效的堅持下去。

自我證明,是人一生所追求的,但往往不是自我證明,而是想證明給別人看,這是本末倒置的一件事。

人貴自知,了解自己,才不會有無謂的比較出現。

人貴自知,了解自己,才不會有無謂的比較出現。


文章的最後,作者又再次提到積累的重要。積累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複利效果,但複利這件事,真的是要等好久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果;又對照人的習性:「希望欲望馬上被滿足」,便造成了無法耐心積累。

另一個可怕的習慣是怕麻煩,許多事,會因為你現在怕麻煩,而在未來遇到更多的麻煩。我們可以想一想,便利的背後,其實都是由不怕麻煩所成全的。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的豐富,真的值得一讀再讀,真正貫徹書中所提及的觀念及方式,我們都可以成為控制大腦的人,進而和時間做朋友,與時間交換更多的成果。

越早醒悟越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my的享念的沙龍
23會員
74內容數
Kemy的享念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9
前陣子,我第一次辭退了一個工讀生 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仍時不時想起這件事。 依職責,我的確是可以依規定辭退他。 但身為一個人,我不禁反思,我憑什麼去辭退一個人。 所以,工作上才需要給你一個職稱、職位及職責,這樣才能好做事 這位工讀生,因為無法遵守當初應聘時所答應的條件,所以被辭退。
2024/07/19
前陣子,我第一次辭退了一個工讀生 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仍時不時想起這件事。 依職責,我的確是可以依規定辭退他。 但身為一個人,我不禁反思,我憑什麼去辭退一個人。 所以,工作上才需要給你一個職稱、職位及職責,這樣才能好做事 這位工讀生,因為無法遵守當初應聘時所答應的條件,所以被辭退。
2024/05/30
我們的文藝營,是滿懷熱情的學生們自己主動辦理的。昨日接到一位家長的電話,他說他想幫他的女兒繳報名費,但有一些細節想確認。我只是個聯絡窗口,詳情都要還要跟主辦的同學確認後才能回覆。但竟也無意間和這位媽媽稍微聊了一下: 媽媽:「我基本上都是尊重小孩子啦,像他們在做什麼,我其實也都不清楚,像這個活動的報
2024/05/30
我們的文藝營,是滿懷熱情的學生們自己主動辦理的。昨日接到一位家長的電話,他說他想幫他的女兒繳報名費,但有一些細節想確認。我只是個聯絡窗口,詳情都要還要跟主辦的同學確認後才能回覆。但竟也無意間和這位媽媽稍微聊了一下: 媽媽:「我基本上都是尊重小孩子啦,像他們在做什麼,我其實也都不清楚,像這個活動的報
2024/05/18
在FB上,看見了公視播出的「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紀錄片,裡頭部份內容值得我寫下來與各位分享。   以下是片頭對這部紀錄片的簡介: 「傳奇紀錄片大師懷斯曼,帶領觀眾深入歷史地標「紐約公共圖書館」,探索其獨到的入世之舉,如何成就紐約最美的人文風景,體現深植人心的美國民主信仰。」 紀錄片連結在此
2024/05/18
在FB上,看見了公視播出的「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紀錄片,裡頭部份內容值得我寫下來與各位分享。   以下是片頭對這部紀錄片的簡介: 「傳奇紀錄片大師懷斯曼,帶領觀眾深入歷史地標「紐約公共圖書館」,探索其獨到的入世之舉,如何成就紐約最美的人文風景,體現深植人心的美國民主信仰。」 紀錄片連結在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1.由討喜的提問開始 了解對方 首先掌握對方愛什麼,讓對方當主角聊不停。 特別注意他人成功的故事,讓對方當主角,並稱讚。 重點一定要擺在對方上,替對想面子。 聆聽想法 最重要的是對方的想法,講道理誰都怕。 意見相左時轉換話題,堅持己見最傷感情。 聆聽附和當知音,多聽少說 (7:3
Thumbnail
1.由討喜的提問開始 了解對方 首先掌握對方愛什麼,讓對方當主角聊不停。 特別注意他人成功的故事,讓對方當主角,並稱讚。 重點一定要擺在對方上,替對想面子。 聆聽想法 最重要的是對方的想法,講道理誰都怕。 意見相左時轉換話題,堅持己見最傷感情。 聆聽附和當知音,多聽少說 (7:3
Thumbnail
溝通其實是「雙向」的,但在講求快速、高效的年代,大多數的人都沒耐心,只想趕快講自己想講的、只想一股腦的把自己想說的傳給對方,卻忽略了「傾聽」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Thumbnail
溝通其實是「雙向」的,但在講求快速、高效的年代,大多數的人都沒耐心,只想趕快講自己想講的、只想一股腦的把自己想說的傳給對方,卻忽略了「傾聽」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Thumbnail
「改變語言的習慣,就可以改變思維」 作者建議我們要將語言模式從否定改成肯定,這也是許多人都分享的觀念,但要確實執行,的確是需要本身有意識的、隨時的提醒並反思自己,才能真正成為使用正向語言的人。 與他人的交流,首重傾聽,許多交流的失敗,問題大多出在不會傾聽的那一方。因為接收不一定等於接受。也就
Thumbnail
「改變語言的習慣,就可以改變思維」 作者建議我們要將語言模式從否定改成肯定,這也是許多人都分享的觀念,但要確實執行,的確是需要本身有意識的、隨時的提醒並反思自己,才能真正成為使用正向語言的人。 與他人的交流,首重傾聽,許多交流的失敗,問題大多出在不會傾聽的那一方。因為接收不一定等於接受。也就
Thumbnail
「有腦子卻不用,等於沒腦子」這句話雖難以入耳,但一語中的。 作者認為人普遍覺得思考很麻煩,就以就會直覺式的避開思考,甚至盲從迷信所謂的權威,而遺忘了每個人都該知道的常識。我們應該都要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權威,避免陷入思維陷阱,才不會導致概念不清,而拒絕不確定性的存在。許多事就是充滿不確定性,我們該直
Thumbnail
「有腦子卻不用,等於沒腦子」這句話雖難以入耳,但一語中的。 作者認為人普遍覺得思考很麻煩,就以就會直覺式的避開思考,甚至盲從迷信所謂的權威,而遺忘了每個人都該知道的常識。我們應該都要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權威,避免陷入思維陷阱,才不會導致概念不清,而拒絕不確定性的存在。許多事就是充滿不確定性,我們該直
Thumbnail
只要改變「說」「聽」「看」3個小習慣,就能大大降低溝通成本! 聽不懂分成兩種: 一種是「理解」的落差,就是能力的不同,以致於聽不懂 一種是「情感」的落差,腦子能理解,內心卻有反抗/不想接受
Thumbnail
只要改變「說」「聽」「看」3個小習慣,就能大大降低溝通成本! 聽不懂分成兩種: 一種是「理解」的落差,就是能力的不同,以致於聽不懂 一種是「情感」的落差,腦子能理解,內心卻有反抗/不想接受
Thumbnail
英國著名作家羅森和另外兩位作者埃迪和彼得一起合寫了 一本新書叫The Talking Revolution(談話革命) 他們總結出七個談話技巧,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好相處 以下跟大家簡單介紹 1. 要想被人理解先試圖去理解別人,就是能好好傾聽他人 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 溝通不良常從此開始
Thumbnail
英國著名作家羅森和另外兩位作者埃迪和彼得一起合寫了 一本新書叫The Talking Revolution(談話革命) 他們總結出七個談話技巧,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好相處 以下跟大家簡單介紹 1. 要想被人理解先試圖去理解別人,就是能好好傾聽他人 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 溝通不良常從此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