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韓國 | 心急如焚的高速文化

「年輕時努力奮鬥,就是為了年老時有高枕無憂的生活」。聽到這句課堂中的造 句,一名學員突然大聲嘆了口氣說,「我們現在這樣,到底是為了什麼.....」?
raw-image

坐在眼前的學員們,都是一家韓國企業外派到台灣的高階主管,從年輕時進到公 司工作,起薪就是同齡新鮮人的2-3倍。

如今的他們,在知名大企業上班、坐擁高薪、有可愛的小孩,外派福利還包括, 由公司負擔小孩國際學校的學費,用世俗眼光來看,儼然是人生勝利組的他們, 為何生活也有些沉重?

學員形容,韓國社會的高壓文化令人鬱悶,聊天時,也不時聽他們談及人際關係、 社會競爭、容貌焦慮等,這一切交雜,不難想像讓人煩惱倍增。

此外,講求一切快速、高效的文化,也是韓國社會的特色。

前陣子看旅居韓國的粉專提到一些實例,求證學員時一一點頭肯定,包括在韓國 搬家時,大概3樓以上就會出動雲梯車以便省時; 甚至連等電梯的時間,也不想浪 費。

許多公寓大廈住戶的對講機有「呼叫電梯」功能,這樣提早叫電梯的服務,讓韓 國人不必在冬寒夏熱的天氣中,站在走廊上枯等;而扁筷的設計由來之一,據說 也想避免因圓筷滾落,還得多花時間撿。

而快遞更顯現了求快文化,學員提到韓國的快遞十分發達,像電商龍頭Coupang 就推出「火箭配速」,標榜今晚訂購,明天一早醒來,包裹就送到家門口,也因 此聽他們抱怨,不習慣台灣的包裹速度,不僅慢還得去超商取貨,運費也不低。

於是,這種不願等、也等不了的文化習慣,外加在意他人的人際競爭,延伸到家 庭,也讓人不知不覺,成為了心急如焚的父母.....。

南韓目前與台灣同樣面臨人口負成長問題,單看數字,甚至比台灣嚴峻。

根據韓國統計廳(KOrean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Service)的最新數據,2022年南韓 的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為0.78,再創新低; 台灣2021年的數據,則為0.98。

聊到各國正用育兒津貼、托育補助等政策補救少子化問題,但對學員來說,金錢 不算最大考量,他們認為,現在少子化的主因,「並不是怕生,而是害怕養不好, 如果沒辦法養好小孩,那寧可不生」。

他們提到,目前的育兒環境跟父母那代很不同,以前生好幾個小孩,但都沒在管; 然而現在孩子們,人人都得上才藝班,就怕小孩輸在起跑點。

有次上課,我用了一本書,談了韓國N拋世代,及從中國傳來台灣的詞彙「躺平 族」,下課時,一個平日沉默寡言的學員默默留下,等其他人離開後,用開玩笑 又略帶擔憂的語氣對我說,「怎麼辦,我的小孩也是躺平族!.....我這麼努力,就 是希望我的孩子比我更努力」

這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如學員所說,他們的孩子幾乎都上許多才藝、補習班可見一斑。

有人向我提到,妻子目前最在意的事,是孩子未來要考上好的大學,於是小孩的 一天,被5個不同的課程塞滿,雖然他感到不妥,但老婆說的算。

他很樂意讓孩子探索興趣,因此最近小孩吵著要打高爾夫,特別為孩子從韓國訂 了球桿、手套,還請教練教學,光一小時的學費就要1800元,然而他發現孩子不 僅沒天賦還不認真。

看他講起來口吻帶著養出忤逆孽子的悲嘆,讓我不禁好奇地問,「你小孩幾歲?」, 他回答「5歲」。

「才5歲」聽到這答案我不禁咋舌,忍不住為小孩抱屈回應,「還太小了吧」, 他聽了立刻回覆,「但當時一起打球的小孩年紀更小,姿勢卻很完美」,相較之 下,他的孩子打球姿勢不標準,讓他難以接受。

於是,我不禁想著,身處於時代快速變遷的洪流之中,是不是讓我們不知不覺變 得只在乎結果,而忽略了過程; 過於憂慮未來,而忘了活在當下。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男主角Jesse感慨地說,人們談論科技 如何偉大,如何為人節省時間,但多出來的時間卻沒好好運用,只是把多的時間 又投入去工作,變得更加忙碌。

講究高效讓韓國成為高度發達國家,求好心切也讓我的學生們,養成自律習慣。

然而分秒必爭、高標準的競逐,耗盡了時間、氣力,也讓許多韓國人自嘲是「火 之國」,對人事物包容度低,容易發火,因此,有學員對我說,覺得台灣人很溫 柔,且從來沒看過台灣人發脾氣。

雖然性子急,然而也有慢下來的時刻讓他們格外珍惜。

學員們下班後、假日也常要應酬、社交,但他們都提過,就算前一晚喝酒、應酬 再累再晚睡,隔天還是會一早起床,慢慢開車送孩子上學,工作已讓他們少了與 孩子相處的時間,他們不想錯過這唯有彼此的親子時光。

聽他們開懷聊著爸爸經,讓我也有些感觸,有時候我們對待自己,也好像著急的 父母,常對自己催促批判,而忘了鼓勵、包容。

不管是他們或自己,能不能就像陪伴孩子上學時,就專注、珍惜當下時光,好好 享受前進、成長的路程,也許人生的旅途,可以不必急著趕路,丟掉外界的框架、 包袱,也許能從容地走得更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