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 格局(吳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日期:2023.09.05   書名:格局                 讀後感

種類 心靈類 – 人生工具

作者 吳軍

raw-image


閱讀動機

    看完底層邏輯之後,覺得作者很多思維的方式很特別,世界在變,要找出變動中不變的事物,後續作者說他很推薦看吳軍老師的格局這本書,所以就買來看了!

書籍內容

    吳軍把格局分成了幾個方向,用曼陀羅圖來看的話,大概是這樣子,也很符合作者碎片化的寫作內容,每一個大綱都是不同的項目分布在做寫作。

raw-image

印象深刻的句子

l格局是清楚知道自己的高低大小、時代的大小,旁人的高低,用主動性努力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l學會敬天,才能敬人,才能讓別人敬你

l戒貪,不貪人錢財,也不貪人情感

l不要被腐蝕者盯上,只能不斷加強自我

l人都喜歡買,要展現自我價值給別人買

l智慧俯拾即是,要永遠保持謙虛

l量級沒上去,永遠只能在同一水準重複

l共患難易,共富貴難,利益永遠是人際的核心

 

閱讀後的想法或感受

    這本書是看完格局!決定你的結局之後的在追書,作者吳軍是大陸的博士,在矽谷及google都工作過,相對的思想上的開放度上較大陸的其他人高,所以用寫下了這三部曲,依序是見識、態度及格局。這本書比較像是給新鮮人或是大學生看的一本書,有一些不錯的見解,套句這裡面的一小章節三邊線,大概就是提升最低門檻的那條線吧!未踏入職場的可以好好閱讀,已經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大概看看他的一些想法是否跟自我的心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教學相長。

 

    格局再吳軍的想法裡,不是心的境界,而是態度的延伸,是位置、方向、節奏、步伐和方法這幾個方面的總集,可以說是一種心態,第一次看覺得這本書幾乎都是各個不同篇章的小碎片加再一起而已,第二次看才發現原來他是將歷史、人性、及職場等不同的人生會面對到的課題用時間及空間的前因後果做基本闡述。先對這些事情的輪廓有基本的認識後,讓你將過去與現在的點做成可以連接的線,透過這條線的軌跡銜接可能的未來方向!所以跟他的格局總集合倒也是相關,確認自己的位置,看到未來可能的方向,後用主動性(正確的方法及穩健的步伐)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機會來臨時抓住時代的節奏一鳴驚人。

 

    因為書中的內容都是碎片化的篇章,不太有連貫性,所以只好配合他的節奏,挑一些個人覺得有感的內容分享。比如敬天認命,其實人生真的是時常力有未逮,比如你想灌籃但受限於身高彈力等等的,總是有一個能夠達到的上限值,但也不是說反正無法灌籃那我就不打籃球了,而是努力鍛鍊自己,將基本功扎實的鍛鍊好,等候機會的來臨,向林書豪一樣抓住機會一飛衝天。如果真的沒辦法完成,起碼已經有努力過,最少問心無愧是穩賺的報酬。而每一次的努力,讓你下一次進步的基點能夠再更高,直到臨界點。

 

    關於利益這議題,他討論的不是人心,而是闡述商業的本質。每個人一定都優先關注自己的利益的,比如無人商店,都沒有人力再看管了,但店裡面的產品售價沒降價,所以大媽們就不太會去買。比如Uber就是因為大家都有省,開車的人少花油錢,坐車的人不用花跟計程車一樣的錢所以很快爆紅;而Uber eat雖然不省錢,但是很省了出門購買的時間,所以也是省。而無人商店雖然沒有改變消費模式但依然可以維持營運,因為會去的通常是熱愛科技的人士,配合上時代這個趨勢的話,個體經濟學其實已經是要好好深刻研究的一種行為模式,越來越多人喜歡自己一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省下跟別人互動的力氣。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省,省心!

 

    而決策這件事情來說,決策的本身就是一種博弈,只有50%贏面的機率,所以做決策不是為了一次性解決問題,而是為了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所以做主管的記得決策一定要獨立決定,從中學習每一次下決策後成功與否,畢竟成功為成功之母。但利益要分享,正所謂財聚人散,人聚則財散。

 

    在職場上他注重的是有效溝通,從尚未踏入公司的面試就是溝通的開始,跟要僱用你的人就要做好頻率的對接非常重要,他也想知道你能不能理解他的想法,人都想要找個如臂指使的夥伴或下屬,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有時候他問的問題,對錯不重要,他只是想看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做解決,當然自己本身的基本能力也不能太差!而且每個人都喜歡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要展現自己的價值讓別人願意買!而有效溝通有幾個原則

1.     好消息親口說

2.     壞消息視情況是自己說還是發郵件

3.     主觀的東西要面對面溝通,不要留文字,客觀的事情要用email做確認

4.     別人的壞話一定不能說

5.     約人說話時也要尊重他人的時間

6.     很多時候聆聽也是一種溝通方式

 

    另外職場上都會有腐蝕者(不是小人)的出現,不用擔心這些人,因為他們好比病毒,每一次腐蝕後康復的身體體質都會再好一些﹐小心別被盯上就好。

 

    至於心智成長的部分,這是相對還滿重要的一段,智慧除了閱讀書籍,也要學會閱讀別人,學習智者的智慧,每個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學習的地方,看你有沒有發現,我決定以後當我忍不住想到某些人身上的缺點時,我就要講出他的三個優點來平衡一下心態。無論心智或事物,也都有不同量級上的差異,比如有些產品求的是cost down,但品質就真的差,這樣的產品就變成了電子垃圾,可能是哪家公司出產的可能都沒人知道,而好的產品經理追求細節上1%的品質進步,讓公司的品牌形象慢慢累積在消費者心中,所以要提升的是量級與品質,量級沒有上去最終只能在同一個水準裡重複,

 

    對於人際他也有自己的見解,但還是圍繞在利益的交換上面,可見利益還是所有事情的核心。他說人需要的不是去戰鬥征服,而是對對方有用,我理解為對別人有價值;而朋友之間經常會因為利益而有所受損,尤其是建立在合作關係基礎上的友誼,正所謂共患難易而共富貴難,人性也都不希望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更好,所以千萬不要在朋友面前說出自己的財富,也不要說出自己的弱點,否則哪天別人忌妒心起來後,感覺你就是愛顯擺,就開始慢慢疏離你最終與你翻臉。

 

    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是有持續性的,就好比數學上的微積分,A->B這個步驟是許多的積力累積下來的。有著時代這個力道在推動,雖然在短期間我們看不到,但長期來看就是不一樣,因此要有幾個認知

1.     拉到時間無限長來看,變是常態,不變是非常態

2.     往前走是常態,回頭看是非常態

3.     實力派獲勝是常態,機會主義獲勝是非常態,

身為一個渺小的個體,唯一能做的只好努力提升自已跟上時代的腳步。

 

    “未來”會是一個過剩的時代,包含資訊也是過剩,要回歸優質才是最終吸引人的點。而李嘉圖定律完全闡述了人事物如果有了希缺性,就會被自然區分成369等,現今的科技發達,以前有能力的人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但現在的科技工具太多,反而這樣的人會像滾雪球一樣只會越來越厲害,而要應對這樣的未來,只能提升自己的希缺性。

 

    對於未來這部分,我決定看哈拉瑞的21世紀的21堂課,他著作的人類大歷史,有著許多我從未認知到的想法與觀點,透過他這樣有獨特思考見識的眼光所放眼的未來,或許有更多可以參考的想法。

 

 

 

 

 

 

 

avatar-img
2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im雅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中總是需多人際關係非常惱人,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跟別人嘔氣,但總是不自覺得遇到覺得對自己不公平的事情,又開始想跟別人計較起來,忍不住買了這本書來看看,希望能夠打開自己的格局,遇到三觀不合的人,除了轉身離開之外,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方式呢?或是只能提升自我修養,來處理這樣的情況。
看完書後總覺得記不住內容,因此想要學習如何善用工具,把看書時的心得記錄下來,在書局排行榜上有上榜,看就順手買了來看
英雄志這本小說主角們帶給我的人性思考,可能會給你的三觀帶來影響,但這也是關於人性不可不知的四種價值觀真相,如果你是那種覺得世界是公平的,正義可能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就建議你不要看下去了!
在職場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方法很多種,但所有的方法都是希望達成目的,可是很多時候其實不見得是你希望用那樣的方式解決,但畢竟工作上還是需要以完成目標為主,故衝突難免會發生,看看透過這本書來認識何謂被討厭的勇氣?
游刃有餘,是溢出來的經驗與智慧
人生中總是需多人際關係非常惱人,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跟別人嘔氣,但總是不自覺得遇到覺得對自己不公平的事情,又開始想跟別人計較起來,忍不住買了這本書來看看,希望能夠打開自己的格局,遇到三觀不合的人,除了轉身離開之外,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方式呢?或是只能提升自我修養,來處理這樣的情況。
看完書後總覺得記不住內容,因此想要學習如何善用工具,把看書時的心得記錄下來,在書局排行榜上有上榜,看就順手買了來看
英雄志這本小說主角們帶給我的人性思考,可能會給你的三觀帶來影響,但這也是關於人性不可不知的四種價值觀真相,如果你是那種覺得世界是公平的,正義可能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就建議你不要看下去了!
在職場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方法很多種,但所有的方法都是希望達成目的,可是很多時候其實不見得是你希望用那樣的方式解決,但畢竟工作上還是需要以完成目標為主,故衝突難免會發生,看看透過這本書來認識何謂被討厭的勇氣?
游刃有餘,是溢出來的經驗與智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王志綱的《格局》是一部非常有啟發性的書籍,主要探討了如何從戰略的角度來解讀“格局”。這本書基於王志綱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和眾多成功的戰略諮詢案例,結合他對人性和事物的深刻理解,幫助讀者拓展認知的邊界。 書籍概要 《格局》分為四個主要部分: 1. **我的修煉格局之路**:王志綱分享了他個人的成長
Thumbnail
吳軍老師深入探討了現代財富的構成,提倡冷靜看待財富及瞭解真正的財富在於創造和駕馭財富的能力。另外,他指出長期積累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並強調真正的進步需要持之以恆。最後,吳軍建議在合作中要先充分調研,確保合作各方彼此信任,才能實現真正的共贏。
“你能看到的格局,總是隱藏著某種暗局;如果你看不到暗局,你看到的世界或許是一個騙局。”這句話節錄自吳伯凡老師的講透道德經50講課程的第二講。吳伯凡老師的課,是我在得到上非常喜歡的課程。每次聽吳老師的課,都有種拓展了認知維度的感覺。 ▋認識格局 在大學一年級時,我有幸在台大數學系學習大一微
『格局決定你的結局」這是一句金句,同時也是今天要評論的書名 『格局不是成功的結果,而是成功的原因』,這是作者的前言, 此書的根本用意是來幫助我們思維提升,而前言點出了『格局』的重要性,改變了我們對格局的傳統拘束觀念,接著透過舉出很多的小故事,進一步的去感受事件帶給你的啟發與反思,在啟發與反思中,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領悟,強調追求內在價值大過外在價值的重要性,並提到當你把對財富、名氣或權勢的追求當成目的時,你的生命變成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手段。
Thumbnail
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命運唯有自己能夠掌握! 在「富足」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因為付出要得到回報的前提是你要累積得夠多資本這樣你離成功才會更近。 這本書的作者吳軍,透過一些簡單的數字觀念,帶入生活例如當你做決定的時候,你是否會習慣只看到結果的美好,而...
Thumbnail
這是一本提醒讀者設定人生目標的書,避免盲目追求成功而忽略自己的內心渴望。作者提供了設定目標的建議,例如設定高大尚目標、改變內外敘事、拆解小步驟、以及對內對外的影響和認同。通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正向地面對未來的挑戰。除此之外,書中還分享了作者對成功和習慣的見解。
在吳軍《見識》書中第六章職場的盲點與破法,「職業中的帝道、王道與霸道」專文中,作者引用《史記》描述商鞅三次遊說秦孝公過程來闡述「帝道、王道與霸道」不同概念,及執行「信念」後的職場結果。
Thumbnail
《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Thumbnail
人生的路上,有沒有什麼錯是你認為,如果當初有長輩的提醒,就不會犯的呢?如果有的話,那麼《態度》是一本相當值得讀的書。 《態度》集結騰訊前副總裁、Google研究員、矽谷投資人吳軍寫給兩個女兒家書的內容,因為他認為家書是心平氣和、深思熟慮狀態下的產物,會比當面溝通可能產生衝突來得有效。 書的內容全
Thumbnail
王志綱的《格局》是一部非常有啟發性的書籍,主要探討了如何從戰略的角度來解讀“格局”。這本書基於王志綱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和眾多成功的戰略諮詢案例,結合他對人性和事物的深刻理解,幫助讀者拓展認知的邊界。 書籍概要 《格局》分為四個主要部分: 1. **我的修煉格局之路**:王志綱分享了他個人的成長
Thumbnail
吳軍老師深入探討了現代財富的構成,提倡冷靜看待財富及瞭解真正的財富在於創造和駕馭財富的能力。另外,他指出長期積累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並強調真正的進步需要持之以恆。最後,吳軍建議在合作中要先充分調研,確保合作各方彼此信任,才能實現真正的共贏。
“你能看到的格局,總是隱藏著某種暗局;如果你看不到暗局,你看到的世界或許是一個騙局。”這句話節錄自吳伯凡老師的講透道德經50講課程的第二講。吳伯凡老師的課,是我在得到上非常喜歡的課程。每次聽吳老師的課,都有種拓展了認知維度的感覺。 ▋認識格局 在大學一年級時,我有幸在台大數學系學習大一微
『格局決定你的結局」這是一句金句,同時也是今天要評論的書名 『格局不是成功的結果,而是成功的原因』,這是作者的前言, 此書的根本用意是來幫助我們思維提升,而前言點出了『格局』的重要性,改變了我們對格局的傳統拘束觀念,接著透過舉出很多的小故事,進一步的去感受事件帶給你的啟發與反思,在啟發與反思中,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領悟,強調追求內在價值大過外在價值的重要性,並提到當你把對財富、名氣或權勢的追求當成目的時,你的生命變成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手段。
Thumbnail
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命運唯有自己能夠掌握! 在「富足」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因為付出要得到回報的前提是你要累積得夠多資本這樣你離成功才會更近。 這本書的作者吳軍,透過一些簡單的數字觀念,帶入生活例如當你做決定的時候,你是否會習慣只看到結果的美好,而...
Thumbnail
這是一本提醒讀者設定人生目標的書,避免盲目追求成功而忽略自己的內心渴望。作者提供了設定目標的建議,例如設定高大尚目標、改變內外敘事、拆解小步驟、以及對內對外的影響和認同。通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正向地面對未來的挑戰。除此之外,書中還分享了作者對成功和習慣的見解。
在吳軍《見識》書中第六章職場的盲點與破法,「職業中的帝道、王道與霸道」專文中,作者引用《史記》描述商鞅三次遊說秦孝公過程來闡述「帝道、王道與霸道」不同概念,及執行「信念」後的職場結果。
Thumbnail
《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Thumbnail
人生的路上,有沒有什麼錯是你認為,如果當初有長輩的提醒,就不會犯的呢?如果有的話,那麼《態度》是一本相當值得讀的書。 《態度》集結騰訊前副總裁、Google研究員、矽谷投資人吳軍寫給兩個女兒家書的內容,因為他認為家書是心平氣和、深思熟慮狀態下的產物,會比當面溝通可能產生衝突來得有效。 書的內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