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一開始,我覺得很有趣。
他提到一位人,在三十五步就做到國際事務的領導者。
在別人的眼中,她就是人生勝利組。
可是,她不快樂!
因為當初這個職業,並不是他所設定要做的職業。
只是因為他正好一路上順風順水,就一路上去。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跟他一樣。
這是幸也不幸?
可是很多人做的真的都不是自己當初設定的事情
而且做自己不愛的事還可以那麼成功,
真的不容易,是幸也是不幸。
我在上課的時候
學生常常不敢設定自己的夢想或目標
例如他們參加某項比賽
就不敢設定目標是第一名
因為他們覺得那是不可能的事
還沒有比賽就已經結束了
就算是設定了目標
他們的目標也讓我很無語
跟自己的人生目標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你連遠程目標都沒設定好
至少設定一個中程目標
總比每天至少十點上床睡覺早上六點半起床的目標來得好
這就是認識自己
要認清楚自己,覺察自己內心的渴求
找不到自己的渴望和追求
就像沒有目標的公車
你永遠不知道要去哪一個地方
我覺得這個方法很有趣
我們常常抱怨別人甚至是自己,譬如說:
▍舊敘事:
▏我身體太胖,常常吃東西沒注意
▍過程:
▏因為是夜貓子,常常半夜還吃東西,如果提醒上床休息,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新敘事:
▏我是一位健康的飲食人員,每天都有充份的讓自己的身體好好休息,半夜不熬夜
這個方式,除了覺察自己的狀況,同時也是跟自己對話。
透過對話的過程,能夠對自己的想法更加了解自己。
養成習慣,正向的敘述會讓這個世界聽到你的請求而幫你完成
複利效益已經很明白的講
但是真正有耐心的人
又有幾位呢?
固定穩定的輸出,重複再重複
透過重複才能真正深入最重要的核心和細節
具體的小步驟,給最後的期限
你才能得到最終的結果
那是你期待的結果。
除此之外
零碎的時間是你可以額外利用的時間
那個時間是你可以掌握的
利用零碎的時間,你會完成更多別人完成不了的事情。
時時肯定自己
對自己的付出和需求有清楚的認識
放鬆自己面對未來的挑戰
對自我的描述是否是清楚的,是正確的。
你要成為怎麼樣的一個人是很重要的。
到底是什麼事情讓你止步不前,你首先要認清你自己。
其實,市面上的書很多,
成長型的心態取代定型心情
你會成長
更能面對更多的事情。
另外,內在認同之中
我們常常會自以為自己不會罕入偏見
但自己常常不自覺陷入這個盲區
有時候
我也會陷入到書中所提到的"預期損失規避"
害怕失敗的情況先想想自己最壞的狀況
或者像隻鴕鳥一樣
頭蓋住就一切就ok不知道了
外在影響上
我們也常常陷入刻板印象
或被槍打出頭鳥
常常把自己的失敗歸因在性格而非情境
當我在閱讀這一本書的時候
我很習慣把與成功有約連結在一起
因為真的太像了
無論是拆成小步驟的部分
跟習慣一主動積極的概念簡直一模一樣
更不用說習慣二以終為始的設定目標了
除了陽光、空氣、水的環境因為
最後的韌性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總結
保持良善正向面對未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