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金融知識】控制錯覺偏誤 (Illusion of Control Bias)--投資路上要知道的個人投資行為偏差

一、前言

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CFA)Level 1的教科書裡面有特別提到個人投資行為偏差(The Behavioral Biases of Individuals),相信很多有在投資前輩們都聽說過也十分了解其內容,在這裡還是容小弟簡單的跟各位讀者說明CFA教科書裡面有提及的內容。

以上為總論,沒看過的讀者可以先從上面開始閱讀。

二、控制錯覺偏誤(Illusion of Control Bias)

今天要介紹的是控制錯覺偏誤(Illusion of Control Bias),定義上來說控制錯覺偏誤是指某人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或影響其實他們並無法影響的結果。

在我們身處的世界當中有很多的控制錯覺偏誤,有時候甚至就像迷信一般的存在。比如說,我今天穿紅色內褲去打麻將就可以比較容易贏錢;或是,看球賽只要吃韓國泡菜今天中韓棒球大戰就可以贏韓國。

三、生活案例分享

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有名的新行為主義理論者,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他有許多著名的動物行為研究成果,其中有幾項跟控制錯覺偏誤息息相關。

本來Skinner訓練鴿子按下X這個按鈕之後每15秒可以獲得食物,但是有一次發現,有某一隻鴿子在意外發現按下這個X之前可以獲得食物之前「剛好轉了個圈」,然後跟別的鴿子不同的是這隻轉了圈的鴿子,每次按X之前都會先轉圈就好像儀式一般,但其實按下X給食物跟鴿子轉不轉圈一點關係都沒有。

其實,在上一段文章中,你穿不穿紅色內褲跟本不太可能可以控制麻將贏不贏錢的結果;而看球賽吃什麼更是不會影響在遙遠的彼岸中華隊是不是能夠贏球,恩~~~對吧?

(但是,實際上跟義大利比賽就應該要狂吃義大利麵;跟小日本比賽就要吃壽司,中華隊萬歲~~~~)

上述這些都是控制錯覺偏誤的案例。

四、投資案例分享

在投資世界裡,控制錯覺偏誤更讓人感到害怕,人們(特別是對自己相當有自信的那種人)常常相信他們自己對於投資是有控制力的,有可能是基於他們有相當大量的資訊,抑或是有相當大量的資源,更容易產勝控制錯覺偏誤。

有不少投資人(投機者??)會用技術分析,線圖,MACD,KD等等數也數不清的方式來進行是否要投資的依據。比如說(單純舉例,沒有要戰技術分析的意思):有人喜歡看到MACD負轉正就進行買進,然後MACD正轉負就進行賣出,也獲得了相當程度的獲利,就認為自己藉由觀察MACD就能夠掌握控制股價進出場,這時候可能就產生控制錯覺偏誤(Illusion of Control Bias)

但實際情況可能是,整個市場都在往上移動,幾乎所有股票的MACD都正在或準備或已經經歷過MACD負轉正的過程,你只是剛好參與了其中一檔股票,而整個市場都往上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國家競爭力提高、GDP上升、MSCI權重調整等原因,MACD並不是最直接的關聯性。

一旦遇到大盤是盤整的情況,或是有突如其來的新資訊產生時,就可能會有連續虧損或是海量虧損的情況。

五、結論

控制錯覺偏誤(Illusion of Control Bias)在生活中或是投資上都是相當常見而且可能是致命的,那我們該如何去防止自己有這樣的問題呢?

首先,還是要盡量客觀地去收集大量正確的資訊,並進行科學的數據分析,而不是僅憑我們少量的生活經驗跟直覺去判斷。

其次,就好像巴菲特這輩子有人生投資路上的好友蒙格一般,我們應該要有一位跟你立場或是思維有不同邏輯能力的人,進行第三方判斷與驗證,多方去求證跟學習或許就能夠減少控制錯覺偏誤的可能性了。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大方按下愛心當作鼓勵💖

💵想要持續獲得金融財務知識,歡迎追蹤💖

💵普及正確系統性的金融知識是我的志向,如果看官也認同歡迎贊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金融財務試煉之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