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是誰?台灣多數觀眾可能僅知提姆·波頓(Tim Burton)2005年<巧克力冒險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的原著即是他的作品,而此次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更是一口氣改編四部他的故事,而關於羅爾德·達爾最快理解卻也可能帶來刻板印象的則是他「兒童文學作家」的身分─他的作品並不那麼「兒童向」,更像是寓言式的人性洞察,在類型上也挑戰著許多以為:誰說孩子無法咀嚼艱深的內涵,誰說文學性只能透過文字承載難以附和的菁英情調?從波頓式的暗黑歌德氣質到安德森明亮純粹的視角,就能感受這位作者內含的矛盾性,同時藉著羅爾德·達爾也巧妙地將這兩位天秤兩端的導演連結起來,他們都像是「手藝人」,以費心費力的敘事手法一點點勾勒出故事背後獨特的世界觀,或許波頓與安德森也就是一體的兩面,擁抱各自的美學相信的卻是同一件事:創作是完成自己的唯一方式。
魏斯‧安德森改編執導的<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 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天鵝之翼 The Swan>、<殺鼠之鼠 The Ratcather>、<心腹之毒Poison>正好體現了身為創作者的自覺。這四部短篇電影都能用一句話劇透,於是如何以文字表述或由影像架構便成了重中之重,面對習慣了聲光刺激的觀眾,魏斯‧安德森反其道而行,將<小行星城 Asteroid City>(2023)的劇場式玩得更透徹,精緻高規的手作風像是展開一本尺寸等身的立體書,帶給觀眾有別大成本CG製作的真誠純粹,那樣的新鮮感反倒是那些鉅作所缺乏的,而17分鐘的篇幅也短小精幹地打趴今日動輒兩小時起跳卻塞滿毫無意義的特效、沒將旁枝末節收拾乾淨的敘事毛病,氛圍可以不必靠科技堆砌、豐富可以不必用時間湊數,這樣的返樸歸真考驗的更是創作者內心真正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