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懷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1.

台灣著名作家王文興先生在9月28日辭世,享壽84歲。我當然有點難過,又好像很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很多年之前,看過關於作家的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對這位一生推祟慢寫與慢讀的文學先鋒,一直懷著敬意。這輯轟動一時的大手筆之作“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一輯的幾位傳主林海音、周夢蝶、鄭愁予、余光中、楊牧都陸續走了,身為這些電影的觀眾,我所說的“心理準備”,也真是一種複雜的情感。王文興終於也要走了。

我當然讀過《家變》,感受過當中的實驗色彩與閱讀考驗,但個人更喜歡的是早期的作品《十五篇小說》,有一個時期經常重讀〈龍天樓〉、〈玩具手槍〉、〈草原底盛夏〉,似乎很了解字裏行間的深意,讀著又讀著,又擔心自己會誤解了作者的意思。

我也喜歡王文興的散文,《小說墨餘》展現作家的文學眼界與品味,《星雨樓隨想》那種扎記式的書寫,有時他短短一句也可勝過別人的長篇大論。近年看《文訊》雜誌,總會率先翻到”銀光副刊”,拜讀王文興的“星雨樓續抄”,我讀到的最後一篇是今年7月號的〈哀樂老年〉,其中一則他這樣寫:“要不要我把過去82年,都看成是前世的事。不憂、不怒、也不喜。看成是,另一個人的,蹟事。”對我來說,那是作家最後的身影。到了晚年,他還在思考創作與人生的無限可能。

2.

早前買了鄭明仁的《香港文壇回味錄》,花了兩晚讀完,作者是資深傳媒人、著名藏書家,也是經驗豐富的二手書書商,他筆下的報業舊事,作家身影,書市見聞,無不生動有趣,同時又教人唏噓。

他寫金庸、董橋的絕版書在拍賣市場以天價成交的事例,可說是文章有價的最佳證明,一本初版《小風景》售價可以過萬港元;一套齊全的《倚天屠龍記》小說連載剪報,有癡心讀者以超過十萬港元投得;一封只有七十五個字的張愛玲親私人書信,最終以五萬港元成交,這些東西原來可以這樣值錢,我輩書迷當然有大開眼界之感。

但在熱鬧無比的二手書天價拍賣之外,書中也敘述很多昔日名作家的另一種際遇,書中也敘述很多昔日名作家的風光往事,例如葉靈鳳、趙滋蕃、黃柳谷、十三妹、三蘇、我是山人、任護花,還有唯性史觀齋主、余過、岑凱倫、依達,這些作家當年都深受讀者喜愛,但隨著時代變遷,他們的作品在市面上已難得一見,作家的名字只會活在記性較好的讀者心中,這也是無可奈何又非常自然的事,不然又可以怎樣呢?

鄭明仁對當年廣受普羅大眾歡迎的“三毫子小說”有精彩的研究,剖析這些精神食糧背後的賺錢秘訣,那是寫作足以餬口的黃金時代。讀他細說香港報業左中右立場紛呈,各顯神通的紙上風雲,也真令人神往,可惜往事只能回味,現在我們只能追憶那些曾經有過的自由奔放。

3.

懷舊文章讀得多,我又開始重溫魯迅,這幾天讀了他早期的散文集《墳》,不知是什麼原因,竟有驚心動魄之感。例如他在<燈下漫筆>說:

“中國人向來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如此,然而下於奴隸的時候,卻是數見不鮮的。中國的百姓是中立的,戰時連自己也不知道屬於那一面,但又屬於無論那一面。強盜來了,就屬於官,當然被殺諒;官兵既到,該是自家人了罷,但仍然要被殺諒,彷彿又屬於強盜似的。這時候,百姓就希望有一個一定的主子,拿他們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們去做牛馬'情願自己尋草記,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

秋日讀舊文,在這快要吃草的時代,看一看澳門,想一想四周,難過得想哭。書中還有不少段落說到奴隸與奴才,希望與絕望,真情與假意,都是力度十足的深刻批判,誰想得到他在差不多一百年前寫的話竟然沒有過時,還歷久常新,大家都沒有離開過當初他用悲憤堆疊起來的一座《墳》。我最近都沒有心情讀新聞了,倒是重温魯迅的時候,覺得比較清醒,也比較不會生氣。

avatar-img
17會員
10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寂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度以為今次也是談情說愛,結果卻看到失聰女拳手的故事,導演保持水準,拍出細膩的人情味。
編劇巧妙地把大家都熟悉的結構變得充滿時代感,活用永遠可以扣人心弦的兩大元素:情與義。
我們兩父女就憑著兩排“必理痛”與一些抗敏感藥,與病毒展開對抗。
所謂“怪物”,其實是被社會上各種制度壓迫、扭曲、排擠而慢慢塑造出來,但說起“怪物”時,誰才是真正的“怪物”呢?
因為辦公的地方快將搬遷,最近都忙於整理文件和清理舊物。某日中午我把工作間清空之後,回想前事,記起過去二十多年來所經歷的十多次遷移,有升職的意氣昂揚,有落難的惶恐不安,有慣性的定期調動,因為經驗尚算豐富,所以每次都能處之泰然。
時間是怎樣消逝的?情人是怎樣老去的?有發生過的事是怎樣遺忘的?我們採取迥異不同的方式回答這些問題,實踐自己的人生,結果當然有幸有不幸。 《永恆的記憶》(The Eternal Memory)講述智利知名記者Augusto Góngora與女演員Paulina Urrutia的婚姻關係與共同面對
一度以為今次也是談情說愛,結果卻看到失聰女拳手的故事,導演保持水準,拍出細膩的人情味。
編劇巧妙地把大家都熟悉的結構變得充滿時代感,活用永遠可以扣人心弦的兩大元素:情與義。
我們兩父女就憑著兩排“必理痛”與一些抗敏感藥,與病毒展開對抗。
所謂“怪物”,其實是被社會上各種制度壓迫、扭曲、排擠而慢慢塑造出來,但說起“怪物”時,誰才是真正的“怪物”呢?
因為辦公的地方快將搬遷,最近都忙於整理文件和清理舊物。某日中午我把工作間清空之後,回想前事,記起過去二十多年來所經歷的十多次遷移,有升職的意氣昂揚,有落難的惶恐不安,有慣性的定期調動,因為經驗尚算豐富,所以每次都能處之泰然。
時間是怎樣消逝的?情人是怎樣老去的?有發生過的事是怎樣遺忘的?我們採取迥異不同的方式回答這些問題,實踐自己的人生,結果當然有幸有不幸。 《永恆的記憶》(The Eternal Memory)講述智利知名記者Augusto Góngora與女演員Paulina Urrutia的婚姻關係與共同面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著名現代詩詩人。鄭愁予出版有詩集《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2。侯文詠,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出生於台南市新營區;父親是台南市新營區人,母親是嘉義縣東石鄉人;父親在新營糖廠工作,母親是小學老師。出身於公務員背景家庭的侯文詠,自小對寫作產生興趣,小學時期曾自行創辦班刊和投稿,高中時期也曾自願擔任校刊編輯。 
Thumbnail
總括評析王度廬「《鶴》《鐵》五部曲」。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該文深度探討文人哲學,通過古今中西文化比較,解析不同文人心態和行為理念。突出文人身份的困難處境和思想體現,挖掘了文人的獨特人格特徵。
Thumbnail
◇舊寶物◇ (心得內容提及情節,請斟酌閱讀) 《他還年輕》在上映前我就陸陸續續看到非常多次廣告,還因此關注了目宿媒體,吳晟老師是從國一認識,一直到如今常常聽見名字的文壇前輩,但其實台灣文學史上他已經算是新秀了。
Thumbnail
《小窗幽記》是一部格言集,條條都是人生的回味和處世的領悟。但我們在本文引用的勸學金言見於清.金纓編著的《格言聯璧.學問》中。意思是:閱讀未曾見過的書,如同結識一個情意相合的朋友,何等幸運;重讀已經看過的書,將如老朋友重逢,再叙舊誼。
Thumbnail
首先,我很佩服王安憶的文筆,我已很久都沒讀到如此優美的作品。由具體的故事場景,以至抽象的人物內心,她都描寫得非常精準、細膩且充滿詩意,筆下的萬物皆有情。
Thumbnail
《文心》是寫於1930年代初的一本書,書中有三十二篇故事,圍繞着幾位中學老師和學生們的故事,學生們由第一篇剛上國中,到最後一篇國中畢業,作者濃縮了三年的國文課,寫成了這些短篇故事,借此帶出一些中國語文與文化的常識,並用輕鬆的筆調向讀者介紹如何學好國文。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著名現代詩詩人。鄭愁予出版有詩集《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2。侯文詠,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出生於台南市新營區;父親是台南市新營區人,母親是嘉義縣東石鄉人;父親在新營糖廠工作,母親是小學老師。出身於公務員背景家庭的侯文詠,自小對寫作產生興趣,小學時期曾自行創辦班刊和投稿,高中時期也曾自願擔任校刊編輯。 
Thumbnail
總括評析王度廬「《鶴》《鐵》五部曲」。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該文深度探討文人哲學,通過古今中西文化比較,解析不同文人心態和行為理念。突出文人身份的困難處境和思想體現,挖掘了文人的獨特人格特徵。
Thumbnail
◇舊寶物◇ (心得內容提及情節,請斟酌閱讀) 《他還年輕》在上映前我就陸陸續續看到非常多次廣告,還因此關注了目宿媒體,吳晟老師是從國一認識,一直到如今常常聽見名字的文壇前輩,但其實台灣文學史上他已經算是新秀了。
Thumbnail
《小窗幽記》是一部格言集,條條都是人生的回味和處世的領悟。但我們在本文引用的勸學金言見於清.金纓編著的《格言聯璧.學問》中。意思是:閱讀未曾見過的書,如同結識一個情意相合的朋友,何等幸運;重讀已經看過的書,將如老朋友重逢,再叙舊誼。
Thumbnail
首先,我很佩服王安憶的文筆,我已很久都沒讀到如此優美的作品。由具體的故事場景,以至抽象的人物內心,她都描寫得非常精準、細膩且充滿詩意,筆下的萬物皆有情。
Thumbnail
《文心》是寫於1930年代初的一本書,書中有三十二篇故事,圍繞着幾位中學老師和學生們的故事,學生們由第一篇剛上國中,到最後一篇國中畢業,作者濃縮了三年的國文課,寫成了這些短篇故事,借此帶出一些中國語文與文化的常識,並用輕鬆的筆調向讀者介紹如何學好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