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社運界惹毛郝大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學運,真正走出校園圍牆之外,開始承擔一部份推進臺灣民主進程的責任,是從1990年開始;但社會運動,是從整個1980年代,從環境議題、勞動議題,不斷衍生出女性權益、原住民權益到無殼蝸牛等居住正義等社會議題,從不同社群分別衝撞這獨裁體制,醞釀出民進黨可以成為在野黨的養分,以及學生運動得以在庇護中加入作戰而成為生力軍。

1990.0520報紙報導

1990.0520報紙報導


社會運動各團體,知道必須合作才能將獨裁體制戳破一個大洞;同樣的,新生的學運也知道必須加入社運團隊,才能匯流成河。至於民進黨,則是在議會政治及街頭運動兩個天平之間,擺盪不已,卻成了日後吸取學、社運的大海綿,走向菁英政治及山頭主義這兩條路。

迎野百合鋼塑雕像進場  1990.05.20  攝影:邱萬興

迎野百合鋼塑雕像進場 1990.05.20 攝影:邱萬興

因此,反軍人干政運動,成為學運及社運首度聯手合作,在520總統就職並任命閣揆得那一天,公然捋了郝軍頭的虎鬚。將雕塑家楊英風使用民眾捐給全學聯的款項中,支出一百萬元,雕塑鋼製的野百合塑像,在520這一天,運至中正廟,用鋼釘死死地釘在廣場中央,等於向李郝體制的荒謬,尤其在李登輝對著新聞界肉麻兮兮地說,他和郝軍頭是肝膽相照的兄弟的時刻,人民對其舉出一把民主的刺刀。

同床雖然異夢,但新婚之夜彼此恩愛嗯哼之聲,仍是讓全台民眾掉了滿地雞皮疙瘩。

因此,全學聯及社運聯盟決定合體,在這新婚之日,舉辦「反郝大遊行」,期待李登輝總統嚇得陽痿,郝軍頭整夜性冷感。當然,光學、社運的動員人潮其實是很有限的,能有二千人就很偷笑。因此,民進黨在全台各地慢慢經營的陸軍則在全黨動員令下,由南到北,由西到東,大規模的遊覽車隊,紛紛從高速公路交流道擠入台北城,齊聚中正廟。在野百合的塑像揭幕儀式下,以各宣傳車為分段節點,各自領著不同社群,佔領馬路的寬度,由中正廟到國父紀念館這段北市鬧區,展開喇叭,舉著各式諷刺的標語,以及四處亂飛的小蜜蜂噴漆隊。為李郝燕好之夜,注射倒陽倒陰之政治賀爾蒙。

反軍人干政大遊行 1990.05.20   攝影:邱萬興

反軍人干政大遊行 1990.05.20 攝影:邱萬興

從這天開始,郝軍頭確認其敵人,為社運、學運及民進黨。也開始責令軍警研擬,將「整肅流氓條例」適用對象,擴增為學運及社運份子,稱為「學運流氓」及「社運流氓」。將學、社運這些知識份子,以流氓之名,與黑道流氓一起關進大牢,讓黑道兄弟活活整死這批死不悔改的「知識份子」。

台北的天空,未因三月野百合,帶來民主的晴天,反而是雷雨交加的梅雨季,以及後續跟隨的破壞力極大的颱風季。

遊行的各社群領頭人物,紛紛被特務軍警拍下清晰的照片,成為日後每日跟監的對象,然後領取民眾辛苦的納稅錢。不止如此,調查局及黨務系統,分別策劃「爪耙子」集團,滲透入學運及社運團隊之中,為這些人寫30年後才能看到的日記。

負責記錄我的一位台大歷史系的學妹,加入了傳真社,漸漸成為社團幹部。我們因其來自新竹窮苦家庭,必須打工,因此社團辦理的旅行活動,我們都義務替她資助。唉!30年後,才知道我資助她最多,讓她每月領3萬元國家薪資,寫著我的行蹤報告。不過,至少2000年後,她完全不參與政事,總比某些人還在民進黨中任公職,來得有羞恥之心。那些躲在民進黨中的抓耙子,以為大家不知道他們過去的秘密,還繼續悠遊自在的瞞天過海。過去,能為國民黨當抓耙子;未來,當然也能為共產黨當細胞。何止商人無祖國,細胞抓耙子亦是。

自遊行那天之後,郝軍頭的真正怒火,就是在1990.05.29他就職行政院長得那一天,台北城中區,陷入一片城市游擊戰場。

avatar-img
83會員
80內容數
一位廿世紀末的「憤青」,捲入了臺灣民主激烈變化的風浪裡,發起了野百合學運、反軍人干政,參與了廢除刑法100條、反核四街頭運動,繼而成為民勁黨的政策幕僚。在其中不斷的衝浪、溺水、如同在地獄鬼門關前爬回人間。作者從臺灣頭的基隆移居至臺灣尾的屏東潮州,真的脫離那令人混亂的鬥爭世界?還是捲入下一場地方政治風暴?是否一生皆如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各位先不要管本文標題,看完後就會知道。 為了想在校園擴大宣傳「反軍人干政」,總不能在校園裡噴漆當小蜜蜂吧?特務跟蹤就讓其跟蹤吧,反正心裡早就準備下半輩子當「政治犯」!所以,一切都豁出去了。 自野百合學運認識話劇社的郭宗倫後,我們討論出不妨用街頭行動劇,在校園宣傳。
在時代荒謬的戰場上,我遇見她,一起並肩作戰,過著沒有明天的日子。然後,我們相愛了,一起走過「學運時代」這個史詩故事
1990.05.04-05 打開報紙,新聞局下令三台對學運新聞斷水,意思是不會再像野百合學運一樣,給予大學生禮遇了。尤其他們看到台北市各地下道一片花花綠綠的「反軍人干政」噴漆之後,據說讓郝伯伯氣瘋了。 聯合報則是用一小塊300字篇幅,開始扣野百合紅色帽子,說野百合是老共過去的某場學生運動代號。
「幹!媒體報導版面刻意縮小了」。 「三台電視也完全封鎖了」。 「大概只剩自立及首都早報的報導,但首都是新創立的報社,訂報率才剛起步。只剩自立早晚報可以宣傳」。 「關心的恆關心,不關心的恆不關心,你能拿他如何」? 「照你這麼說,那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這件事,其實我們也不需出頭搞運動嘛,反正信者恆
1990.05.03 報紙上雖然有報導學生重回中正廟,葉菊蘭服務處的大型宣傳戰車也到位,台北各校也動員不少學運幹部到場加入戰鬥,很快的也形成彼此較為熟悉的決策小組。 但是,算算現場才500個幹部到場,雖然人數不比野百合學運,但這500人,大多能1人當10人用,相當於5000人的戰力。這也是各校異
1990.05.02近中午時刻,我的呼叫器顯示一組來自台北的電話,正在舒緩結束期中考的我,正準備好好沉澱回想野百合學運的種種,以及擔任全學聯台大校際代表(台大分配三位,包括大新社社長楊弘任、大陸社社長賴中強,以及傳真社的我),後續該如何經營學生運動的組織培訓等問題時,我到台大門口附近的公共電話,撥打
各位先不要管本文標題,看完後就會知道。 為了想在校園擴大宣傳「反軍人干政」,總不能在校園裡噴漆當小蜜蜂吧?特務跟蹤就讓其跟蹤吧,反正心裡早就準備下半輩子當「政治犯」!所以,一切都豁出去了。 自野百合學運認識話劇社的郭宗倫後,我們討論出不妨用街頭行動劇,在校園宣傳。
在時代荒謬的戰場上,我遇見她,一起並肩作戰,過著沒有明天的日子。然後,我們相愛了,一起走過「學運時代」這個史詩故事
1990.05.04-05 打開報紙,新聞局下令三台對學運新聞斷水,意思是不會再像野百合學運一樣,給予大學生禮遇了。尤其他們看到台北市各地下道一片花花綠綠的「反軍人干政」噴漆之後,據說讓郝伯伯氣瘋了。 聯合報則是用一小塊300字篇幅,開始扣野百合紅色帽子,說野百合是老共過去的某場學生運動代號。
「幹!媒體報導版面刻意縮小了」。 「三台電視也完全封鎖了」。 「大概只剩自立及首都早報的報導,但首都是新創立的報社,訂報率才剛起步。只剩自立早晚報可以宣傳」。 「關心的恆關心,不關心的恆不關心,你能拿他如何」? 「照你這麼說,那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這件事,其實我們也不需出頭搞運動嘛,反正信者恆
1990.05.03 報紙上雖然有報導學生重回中正廟,葉菊蘭服務處的大型宣傳戰車也到位,台北各校也動員不少學運幹部到場加入戰鬥,很快的也形成彼此較為熟悉的決策小組。 但是,算算現場才500個幹部到場,雖然人數不比野百合學運,但這500人,大多能1人當10人用,相當於5000人的戰力。這也是各校異
1990.05.02近中午時刻,我的呼叫器顯示一組來自台北的電話,正在舒緩結束期中考的我,正準備好好沉澱回想野百合學運的種種,以及擔任全學聯台大校際代表(台大分配三位,包括大新社社長楊弘任、大陸社社長賴中強,以及傳真社的我),後續該如何經營學生運動的組織培訓等問題時,我到台大門口附近的公共電話,撥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我在2014年以前其實不太關心政治,除了參加了2013關於洪仲丘事件的遊行,對於政治的想法就是電視上常常看到藍綠在立法院打架,以及知道要選舉投票,以前國中公民老師常常說我們是國家的主人,要好好監督政府,對我來說都是個概念。我大妹則是曾經參加過2006紅衫軍倒扁活動。2014因為反服務貿易協議以及反黑
Thumbnail
我出生在白色恐怖的後期,上大學前後看到當時的反對黨(民進黨)的成立,剛好又生長在蘭陽平原,這個以黨外自稱、追求民主自由的地方。 所以可以一眼就看出,現在這個所謂的白色力量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完全背離了當初蔣渭水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初衷。 大學時代碰上野百合學運,蹺課就跑去中正紀念靜坐抗議萬年國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Thumbnail
為什麼歷史上很多事件都是從「學運」開始? 為什麼總是學生先站出來?是因為年輕人特別容易被煽動嗎?
Thumbnail
許多人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印象,多是知識分子。這不只忽略了其他階層的受害者,對於知識分子的想像也頗為片面。基於台灣現在所處的國際情勢及威權時代的教育,我們往往將共產黨視為壓迫者,而忽略了共產黨及被牽連者同為受害者的面向。 本影片所介紹的大江屋事件,就是確實抓到真的共產黨,但同時牽連許多無辜民眾的案例。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轉眼間十年就這樣過去了,十年前的今天,台灣發生了歷史上重要的 "太陽花學運",也稱為 318運動,這是由臺灣的大學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社會運動,主要就是因為會危害台灣台灣自身經濟,而且也會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影響力的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遭國民黨強行通過審查
Thumbnail
1907年的今天,B-P發起童軍運動,每年的01月24日就是童軍紀念日。作者回憶起在學校受童軍課程遭挪用,直到進入經國學院才有機會參與童軍活動。文章描述作者成為學校第一位男童軍的經歷,以及與性別平權和性別友善的連結。
台灣民主世代的變化,如果以20年區別: ★1930~1940年代出生,戰亂生存世代,無所謂民主。經歷日本戰敗,中華民國佔領,228跟國共內戰全面撤退台灣的族群。 ★1950~1960年代出生,爭取民主世代,雖然是少數人,卻成為台灣第一波民主化的主力,但也是支持黨國體系最多的世代。陳水扁、馬英九、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我在2014年以前其實不太關心政治,除了參加了2013關於洪仲丘事件的遊行,對於政治的想法就是電視上常常看到藍綠在立法院打架,以及知道要選舉投票,以前國中公民老師常常說我們是國家的主人,要好好監督政府,對我來說都是個概念。我大妹則是曾經參加過2006紅衫軍倒扁活動。2014因為反服務貿易協議以及反黑
Thumbnail
我出生在白色恐怖的後期,上大學前後看到當時的反對黨(民進黨)的成立,剛好又生長在蘭陽平原,這個以黨外自稱、追求民主自由的地方。 所以可以一眼就看出,現在這個所謂的白色力量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完全背離了當初蔣渭水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初衷。 大學時代碰上野百合學運,蹺課就跑去中正紀念靜坐抗議萬年國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Thumbnail
為什麼歷史上很多事件都是從「學運」開始? 為什麼總是學生先站出來?是因為年輕人特別容易被煽動嗎?
Thumbnail
許多人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印象,多是知識分子。這不只忽略了其他階層的受害者,對於知識分子的想像也頗為片面。基於台灣現在所處的國際情勢及威權時代的教育,我們往往將共產黨視為壓迫者,而忽略了共產黨及被牽連者同為受害者的面向。 本影片所介紹的大江屋事件,就是確實抓到真的共產黨,但同時牽連許多無辜民眾的案例。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轉眼間十年就這樣過去了,十年前的今天,台灣發生了歷史上重要的 "太陽花學運",也稱為 318運動,這是由臺灣的大學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社會運動,主要就是因為會危害台灣台灣自身經濟,而且也會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影響力的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遭國民黨強行通過審查
Thumbnail
1907年的今天,B-P發起童軍運動,每年的01月24日就是童軍紀念日。作者回憶起在學校受童軍課程遭挪用,直到進入經國學院才有機會參與童軍活動。文章描述作者成為學校第一位男童軍的經歷,以及與性別平權和性別友善的連結。
台灣民主世代的變化,如果以20年區別: ★1930~1940年代出生,戰亂生存世代,無所謂民主。經歷日本戰敗,中華民國佔領,228跟國共內戰全面撤退台灣的族群。 ★1950~1960年代出生,爭取民主世代,雖然是少數人,卻成為台灣第一波民主化的主力,但也是支持黨國體系最多的世代。陳水扁、馬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