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沒有特別喜歡看書。
反而是看了不少的漫畫,在長輩的眼中,這些都不算「課外書」。
成長過程中,便認為自己其實是不讀書的孩子,只是一個喜歡畫圖的人,只是不討厭拿起漫畫看,而這個「拿著紙本書」的樣子,反而成為一種習慣,剛好在兵營哨口附近,一間小小的金玉堂書店,變成為我收假時入哨口前的最後綠洲,從那時候開始,收假進哨口前,我便會去逛逛那個小小的金玉堂,帶上一本書進去解悶。
本書的作者,千田琢哉,是日本書市的奇蹟,念大學前沒有讀過任何一本書,大學四年,千萬日圓買萬本書,且擁有一百七十本書的書的巨量產出,他這本書的自序中,提到能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也進書裡了,他也肯定的說,漫畫也算是書籍,所以依舊有機會在漫畫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解答。
關於作者在日本的出版介紹:網址
閱讀品質高的人,必定也讀了壓倒性的量。
原因是:假如閱讀量不夠大,就不會知道書好不好。
書中舉出已故小說家井上廈被譽為知識的巨人,藏書超過二十五萬冊,以及其他許多有名的人藏書量也很驚人,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如此忙碌之際,也是狂讀五十本以上的書,並從2010年開始,每年固定在部落格年底推薦年度書單,也帶動出版社的熱銷。
回到作者在書中認為,質與量看起來是兩個不同的向度,但閱讀領域,則必須要先以量去淬煉出質來。
「我無法理解」,說這句話的人並不謙虛。
在書中提到閱讀會讓人變謙虛,來自於接觸的書籍多了,會發現思考比自己深入、經驗遠比自己豐富的作者實在多如繁星,而理解是需要透過不斷的主動想要理解的態度,才容易獲得別人想幫助你理解的心情,換句話說,比較容易遇到別人的聲援。
作者認為,掌握人類的心理,就是致富的第一步,而暢銷書充滿了經濟活動的精華,經濟又是能夠反映人類心理活動的數值化。
換句話說,只有能夠充分反映人類心理的書籍,才能成為暢銷書。
因為作者提到這件事,我便去查了前三年的書籍年度銷售排行,發現台灣前三年的第一名都是《原子習慣》,榜上有名的常常也都是走「實用」路線的書籍包含財經、英文學習等,有時也有一些心理書籍上榜,例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被討厭的勇氣》等,從這裡也能了解到台灣關注的議題與心理活動,也是蠻有趣的切入點。
這本書閱讀起來很輕鬆,都是一篇一篇小文章集結而成的,適合每天零碎時間看一點的人,也能在每一篇文章中獲得一些作者大量閱讀後的心得,如同作者在書中所提到的,任何人生的困難點,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人寫進某本書裡面了。
如果以我的宗教信仰來說,許多人生大哉問以及可能遇到的心靈的困難點,都被寫進佛經裡了,我也有好多次的經驗,在學校這個體制中總找不到跟我思考相同的人,卻常常在不同的書中看到「阿!原來作者也跟我想一樣的事情!」的那個瞬間,除了覺得有歸屬感以外,也可以看作者如何去解決跟我類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