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二六四:「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和之則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傷寒吐後」,傷寒本應該用汗法解掉,可能誤用吐法或是病人不小心吃壞肚子,造成嘔吐的現象,「腹脹滿者」,這一吐把胃的津液給吐掉了,胃變燥了,大便會堵在腸子中,如果堵在十二指腸這一段的話,按壓建里、水分穴會痛,就用「調胃承氣湯」來把它清掉。

曹穎府曰,太陽要傳經陽明之時,必定是上濕下燥,中氣不通,上焦的水液被胃熱蒸化而成痰涎,與胃底的膽汁不能相容,而上逆為吐。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得到太陽病,如果吐、下、汗後,傷到津液,「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者」,出現煩躁感,小便多,大便因此變硬的話,用「小承氣湯」,臨床上燥屎堵在小腸時按壓關元附近會痛,有排氣現象。
「陽脈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陽脈指的是寸脈、右手的脈,寸脈從洪大的脈變的沒那麼洪大了,流汗多的情況也變少了,這是津液回頭的好現象,自己會好,「汗出多者為太過」,如果流汗仍然很多,代表津液仍不停的在損耗中,「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寸脈摸起來很扎實,原因是發汗太多,腸胃津液乾掉了,燥屎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2、杏仁12、芍藥6、大黃12、厚朴12、枳實6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朴一斤炙去皮、杏仁一斤去皮尖,研作脂。右六味,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旦三服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脈浮病在表,代表陽往體表跑,芤脈就是血脈中沒有東西,空空的,也就是陰不足了,「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陰則絕」,這是血虛造成裡陽不守往外跑了。人體的陰陽調和時,陽會潛在陰中,行身體各種機能,當陰陽不合時,陰虛造成無法將陽固守在身體裡面,虛熱會往上浮,這是「陽外越」的危症,
二五九:「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水停心下,但以法救之;小便不利而渴者,宜「五苓散」。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3、生薑三片、人參3、大棗12枚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切、大棗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吃東西就會嘔,吃下去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得到太陽病,如果吐、下、汗後,傷到津液,「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者」,出現煩躁感,小便多,大便因此變硬的話,用「小承氣湯」,臨床上燥屎堵在小腸時按壓關元附近會痛,有排氣現象。
「陽脈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陽脈指的是寸脈、右手的脈,寸脈從洪大的脈變的沒那麼洪大了,流汗多的情況也變少了,這是津液回頭的好現象,自己會好,「汗出多者為太過」,如果流汗仍然很多,代表津液仍不停的在損耗中,「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寸脈摸起來很扎實,原因是發汗太多,腸胃津液乾掉了,燥屎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2、杏仁12、芍藥6、大黃12、厚朴12、枳實6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朴一斤炙去皮、杏仁一斤去皮尖,研作脂。右六味,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旦三服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脈浮病在表,代表陽往體表跑,芤脈就是血脈中沒有東西,空空的,也就是陰不足了,「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陰則絕」,這是血虛造成裡陽不守往外跑了。人體的陰陽調和時,陽會潛在陰中,行身體各種機能,當陰陽不合時,陰虛造成無法將陽固守在身體裡面,虛熱會往上浮,這是「陽外越」的危症,
二五九:「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水停心下,但以法救之;小便不利而渴者,宜「五苓散」。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3、生薑三片、人參3、大棗12枚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切、大棗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吃東西就會嘔,吃下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近冬至,大家關心的都是如何補冬,但有許多丹粉反應最近老是有口乾舌燥,舌尖泛紅但舌苔白膩,痰多黏稠的狀態。 ❇這有可能是因為今年的夏季炎熱之氣過盛,冷氣吹多了,暑濕熱留存體內,到了秋季天氣仍然悶熱,肺氣該降卻沒辦法順利收斂,兩季之熱傷了身體津液,顯現出乾燥的體感,所以即使入冬,卻還有著燥熱上火之感
Thumbnail
【適用病症】病毒性感冒的持續性發熱,汗出不暢,面紅身熱,或咽喉痛,或咳嗽,或頭痛等
脹氣、胃食道逆流、腸躁症、消化不良都會影響睡眠,尤其在晚上20點之後,較晚進食、吃得比較甜、油膩,都會造成消化問題,進而影響到睡眠。 脹氣、消化不良的人,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會入睡,並且晚上比較容易醒來,晚睡加上睡不好,白天自然也會感到比較疲累。 人體90%血清素都是從「腸胃細胞」生成,而血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胃食道逆流之中醫治療,賁門鬆弛] 30多歲的女患者,110年9月中來看初診,嚴重的胃食道逆流至咽喉乾燥刺痛咳嗽,餓的時候胃噪雜,吃了東西又胃脹氣,反覆的口乾舌燥就算多喝水也沒有用。當月已經先去西醫檢查出"胃賁門鬆弛"。但是,第二次來複診居然是相隔9個多月後?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她的家人覺得那麼嚴重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
Thumbnail
夏季炎熱易引發腹瀉,營養師提醒民眾應注意食物安全和根源處理。益生菌並非全部腹瀉皆適用,需針對原因處理。文章介紹6種原因導致腹瀉及對應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腸胃不佳,常見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使人感到極不舒適。 中醫理論認為,腸胃問題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飲食不節導致。 改善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時,使用適當的中藥材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中醫推薦的兩種藥材,對於腸胃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 1. **山楂(Shān Zhā)
Thumbnail
腸躁症是什麼?中藥、飲食禁忌全攻略! 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心口灼熱、腹部脹氣和消化不良,這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有時候你可能會經歷腹瀉、便秘和反覆的腹痛,儘管多次就醫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 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和脹氣等。
Thumbnail
  昨天的日更被迫停更,身體出了狀況需要好好休息~   話說,今年的大選我也放棄了行使公民權益,因為發燒全身痠痛。本以為退燒跟抗病毒藥物能讓我週日回覆正常活動,但沒想到的是,我的腸胃道因為發燒而停擺,肚子脹得厲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近冬至,大家關心的都是如何補冬,但有許多丹粉反應最近老是有口乾舌燥,舌尖泛紅但舌苔白膩,痰多黏稠的狀態。 ❇這有可能是因為今年的夏季炎熱之氣過盛,冷氣吹多了,暑濕熱留存體內,到了秋季天氣仍然悶熱,肺氣該降卻沒辦法順利收斂,兩季之熱傷了身體津液,顯現出乾燥的體感,所以即使入冬,卻還有著燥熱上火之感
Thumbnail
【適用病症】病毒性感冒的持續性發熱,汗出不暢,面紅身熱,或咽喉痛,或咳嗽,或頭痛等
脹氣、胃食道逆流、腸躁症、消化不良都會影響睡眠,尤其在晚上20點之後,較晚進食、吃得比較甜、油膩,都會造成消化問題,進而影響到睡眠。 脹氣、消化不良的人,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會入睡,並且晚上比較容易醒來,晚睡加上睡不好,白天自然也會感到比較疲累。 人體90%血清素都是從「腸胃細胞」生成,而血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胃食道逆流之中醫治療,賁門鬆弛] 30多歲的女患者,110年9月中來看初診,嚴重的胃食道逆流至咽喉乾燥刺痛咳嗽,餓的時候胃噪雜,吃了東西又胃脹氣,反覆的口乾舌燥就算多喝水也沒有用。當月已經先去西醫檢查出"胃賁門鬆弛"。但是,第二次來複診居然是相隔9個多月後?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她的家人覺得那麼嚴重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
Thumbnail
夏季炎熱易引發腹瀉,營養師提醒民眾應注意食物安全和根源處理。益生菌並非全部腹瀉皆適用,需針對原因處理。文章介紹6種原因導致腹瀉及對應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腸胃不佳,常見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使人感到極不舒適。 中醫理論認為,腸胃問題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飲食不節導致。 改善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時,使用適當的中藥材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中醫推薦的兩種藥材,對於腸胃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 1. **山楂(Shān Zhā)
Thumbnail
腸躁症是什麼?中藥、飲食禁忌全攻略! 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心口灼熱、腹部脹氣和消化不良,這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有時候你可能會經歷腹瀉、便秘和反覆的腹痛,儘管多次就醫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 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和脹氣等。
Thumbnail
  昨天的日更被迫停更,身體出了狀況需要好好休息~   話說,今年的大選我也放棄了行使公民權益,因為發燒全身痠痛。本以為退燒跟抗病毒藥物能讓我週日回覆正常活動,但沒想到的是,我的腸胃道因為發燒而停擺,肚子脹得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