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其實我很喜歡看到你們在板上吵架】 炒作流量黑帽手法

raw-image


這是【黃標粉專經營筆記】的第5集,開始認真經營粉專至今已經超過三個月時間,追蹤數也從原本的1800人,發展至今天的4200人,超過一倍的追蹤數。


這段時間以來國際上沒有發生太多像烏克蘭這樣,可以與台灣進行對比的國際事件,所以我想應該可以說是自己的流量經營策略開始見效了吧。


以下分享的是自己這陣子以來檢視自己、觀察別人所獲得的經營心得,集大成寫給社群粉絲的一篇文章。


隨著選舉快要到了,社群媒體想必是「各方勢力」的兵家必爭之地,最近也開始看到一些政治、民生議題的粉專、社群或是KOL開始使用這樣的黑帽手法...


純粹分享,如果你早就知道也沒關係!


【其實我很喜歡看到你們在板上吵架】

Hi~我是Yeti,距離選舉越近,有件事情我越想跟大家講那就是:「#其實我很喜歡你們在我板上吵架」。

* 醜話在前:文章沒看完就留言罵我的人,我也只會叫你回頭把文章看完。

比起對本站經營可能的負面影響,我更想透過自己淺薄的經營經驗,推測一些接下來可能發生的狀況(也許正在發生)。

「鼓勵高價值的內容、鼓勵社群成員的互動」我對於FB這部分的社群政策抱持著正向的看法。

不過你可曾想過,FB是如何去判斷一篇內容的價值?

是作者文筆優秀?詞彙精美?還是內容對社會有正面意義?


「量化數據的分析,是較簡易、低成本的做法」

(至少GPT語言模型出現前是如此)


這些量化數據的來源,不外乎幾個面向:貼文長度、停留時間、互動性(心情、分享與留言),聰明的你一定發現,這幾個面向其實是環環相扣的。


像是,貼文越長、停留越久,所以除了增加內容量,還可以透過調整段落、閱讀節奏,來增加你閱讀的時間。


另一個我想提的,就是「互動」了。


如果在「鼓勵社群成員的互動」的彩虹泡泡中,我們看到的景象應該是一篇優秀的報導,下方有來自四面八方、不同背景成員,正向的討論著如何讓人類世界更加美好。


可惜的是在實際經驗中無論你留了什麼內容,在FB演算上都只是「一個互動數據」。


那麼,什麼狀況會讓人「快速留言、回覆、反覆閱覽還樂此不疲」呢?

你知我知,就是「在口誅筆伐中戰勝他人的那種優越感」


我們可以試著回想,你是不是曾經也有那種與網路上素未謀面的人,在可能只是塗鴉牆推薦的貼文中爭鋒相對的場景?


然後為了吵贏對方,你還要反覆搜尋回到那篇貼文底下,為了只是在第一時間反駁對方?


「這也是為何許多新聞議題下,會有這麼多免洗帳號四處引戰。」
「這也是為何有許多KOL愛在社群上,刊登一些爭議話題。」


早先加入的狗友應該還記得之前《19式路上跑》以及《投降後果》的貼文,一眾小粉紅在貼文下方鬧事,讓這兩篇的觸及創下本站新高。


「你們吵架,我賺互動量,FB就會認為是好內容拉高觸及度,然後我就更容易將想要擴散的訊息透過塗鴉牆的推薦散佈出去,然後讓更多人來吵架,形成這個負向循環。」


大選將至,一定會有更多來自各方的網軍、公關公司藉由這類手法來炒作特定訊息、流量,間接影響選情。(也許他們的手法又更加推陳出新了,我不知道)


想給大家的建議是,當在社群上被一則貼文、留言惹怒時,建議先深吸一口氣,思考這則貼文內容本身,是否值得被討論、散佈。


回到頭來看「其實我很喜歡你們在我板上吵架」這句話,其實是很網軍們的心聲,你們越吵他們越爽。


但在【Tac.Dog 戰術狗】這板上,Yeti 希望看到的是「大家知識的對等交流、敞開心扉的深度討論」,這對整體台灣的民防與後備教育環境才會產生正向的影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雖說「吾日三省吾身」,但你離職後也跟我一樣不斷反省自己、反省老闆、反省公司或職場嗎?這是個紀錄Yeti離職創業後的反省日記,包含了職場自省、創業心得與耍廢情報,是個濃厚系個人色彩的地方,一不小心會成別人的毒雞湯,請謹慎服用。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