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 2019 年升上大學以來,至今,筆電仍舊是每日的基本配備,做作業、報告、追劇、設計、寫稿...都需要筆電的協助。多半都是因為我所使用的軟體需要電腦的作業系統才能順暢操作,如:Adobe 系列軟體、Microsoft Office 系列軟體。
然而,直到了一年前,我才購入了筆電支架。在我們報社的辦公室裡,也可以發覺有不少同事都有筆電支架,有薄薄一片的變形支架,也有金屬材質的升高支架。筆電支架,堪稱是現代生活下獨有的產物,暗藏著每個使用者的肩頸痠痛以及疲於奔命的忙碌生活。好似有了筆電支架,使用者就能天真地安慰自己:
這樣就不再會肩頸痠痛了。
筆記型電腦,簡稱筆電;因為有著筆記本的外觀,也因此有人稱筆電為 Notebook Computer. 不過我最喜歡的筆電英文是 “Laptop”
Laptop
lap 這個字單獨用時是指人坐下來時大腿形成的平面,因為經常能看到上班族將筆電常放在腿上使用,因此叫 laptop. 正是因為這個字,筆電的形構打從一開始就已經預示了,使用者將會因此肩頸痠痛,甚至慣用手麻痹而患上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也俗稱「滑鼠手」。
現今的公司、學校高度都仰賴筆電,如果這個場域要進一步追求「流動與敏捷」的話,筆電更是不可或缺的物件。試想,每個人只需要有一台筆電,一區舒適的沙發座位,馬上能就地開會。在傳統以桌上型電腦為主的公司,可能就需要額外開一間會議室。
雖然筆電的便攜性以及間容性顯而易見,不過,也不能忽視筆電為使用者帶來的負面效應:斜方肌和提肩胛肌、棘下肌、小圓肌等肌群持續出力,導致脖子緊繃、痠痛,嚴重時也有可能會影響椎間盤突出。為了回應這些「文明病」筆電支架就找到了利基市場。
當我走進圖書館、咖啡廳、辦公室、會議室,看到許多人的筆電透過外用的支架向上揚起 15゚ 或 30゚ 彷彿是為了抵抗筆電帶給使用者的生理壓力;然而,這些抵抗實際上只是延緩這些生理壓力的結果而已,造成我們肩頸痠痛、椎間盤突出的終究是筆電。
沒了筆電,學生們幾乎無法參與課堂活動、課後進修;沒了筆電,辦公室忙碌的中產階級們幾乎無法追求效率、失去了在各地辦公的能力。若說筆電是各種現代生活的慢性病來源,那麼,筆電支架充其量也只不過是沒那麼有效的慢性處方簽罷了。
近期跟辦公室的夥伴 Alan 聊到筆電支架,Alan 是我看過有最多筆電支架的人,從基本款的上揚 15゚ 到 30゚ 到上圖的 MOFT Z 隱形升降筆電架,甚至連彈性更高的金屬材質的升高支架,這些都能在 Alan 的包包發現。我感到很好奇,為什麼需要買這麼多筆電支架
「跟腰有關的錢都不能省。」
他冷冷地回應,讓我印象深刻。Alan 對於筆電支架的需求,也直接反映了與各種生理病痛共存的生活常態。「為了繼續在這裡工作,我當然要買因應不同需求的筆電支架呀!」他開玩笑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