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隨筆】關於『運動』_追求平等永遠在路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by its

我們聊到運動賽事到底怎麼分組才算公平?男女、年齡、體重,這裡的公平指的不是齊頭式平等而是實質平等,不是每個人都一樣,而是依據能力、差異按比例分配,那麼如何判斷、誰來判斷能力、差異?這又是下一層的公平,並不容易。

我常覺得我們不用太敏感但也不能太無感。就像網上提到劉藺秦很多人拿居禮夫人出來做舉例,說我們要幫居禮夫人正名為「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我想,我們要理解這背後有其社會歷史背景脈絡,但我們也應該在覺察後勇於做出調整,這其實就是個很好的教育機會。

亞運橋牌選手奪牌被冠上醫生娘稱謂這則新聞其實不完全是性別、父權議題,因為我們不能否認如果今天是太太比較出名新聞可能會寫說「XXX的先生勇奪冠軍」,又或者會寫「XXX的兒子逆轉勝」,這也是不對的,因為重點是那個人是誰,而不是那個人是男或女,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這麼一說,有沒有發現這事件裡,我們把很多議題都混再一起講了,新聞媒體素養、性別、平等...一個一個梳理開來,一個一個說清楚道明白,這就是我們上一集說到的覺察,這其實很不容易。

最早開始意識到平等這件事大概真的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家裡有手足的人說不定都曾經心裡有過這樣的想法:「爸爸(媽媽)偏心!」這有時跟性別有關,但很多時候也無關,家裡三個孩子都男的或都女的也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有個朋友就曾經說:「我不打算生第二個孩子,因為我不確定我會不會像愛第一個孩子一樣愛他。」這是很真誠的心裡話。

所以說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他形塑了我們最早的價值觀,而這套價值觀很可能跟著我們一輩子。我常跟我自己說,要有定見但保持彈性,這也是我希望帶給自己的孩子的。我們做人不能沒有邊界跟框架,那會讓人無所適從、因不安而頻頻試探,所以要有框架,但框架是有彈性的,不會因為觸到就被電死。就像帶小孩一樣,讓他知道這樣做是可以的,但如果越界,我們就一起承擔自然後果,下次他會思考他想不想承擔這個後果,如果他不願意那自然不會再這麼做,如果他願意,在不危及生命的前提下,有何不可呢?

再說回來平等,我們可以要求自己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人、看待世界,但我們不必強力抨擊那些眼裡滿是偏見的人,我們需要的是創造一個平等的環境給他,這樣的風氣跟文化便會對他造成影響,好像說的很理想化,但這其實就是一種放過自己,硬碰硬行不通我們就曲線救國吧。

平等是理想,我們只能無限接近但不會真的達到。

在錄podcast 前我們會寫memo,但不一定寫下的東西都會聊出來,又或者會有一些聊完才想到的小故事,這些遺珠都會以文字的方式收錄在這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此刻的我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現是改變的第一步,有了發現才有可能開始改變。說起來不容易,但也沒有這麼困難,轉念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過了,就通了。
網路上號稱找一個人跟他互相回答完這三十六個問題,就能讓雙方墜入愛河,這當然是有點誇飾的手法,但其背後似乎也有著一些道理,例如人有自我揭露的欲望、自我揭露能拉近溝通雙方的距離、由淺入深的問題讓人更能卸下心防?
我們兩個個別是因為什麼樣的契機開始接觸編織的呢?
我們各自是因為什麼樣的契機開始接觸編織的呢?
每當沙發客來的時候,我都盡量不更動我原先的生活,因為我想,他們應該是希望體驗當地人的生活,而不是想到當個觀光客,所以才選擇了這樣的旅遊方式。
發現是改變的第一步,有了發現才有可能開始改變。說起來不容易,但也沒有這麼困難,轉念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過了,就通了。
網路上號稱找一個人跟他互相回答完這三十六個問題,就能讓雙方墜入愛河,這當然是有點誇飾的手法,但其背後似乎也有著一些道理,例如人有自我揭露的欲望、自我揭露能拉近溝通雙方的距離、由淺入深的問題讓人更能卸下心防?
我們兩個個別是因為什麼樣的契機開始接觸編織的呢?
我們各自是因為什麼樣的契機開始接觸編織的呢?
每當沙發客來的時候,我都盡量不更動我原先的生活,因為我想,他們應該是希望體驗當地人的生活,而不是想到當個觀光客,所以才選擇了這樣的旅遊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網路世界或現實世界,眼見不一定為憑!那我們要如何產生自己的判斷呢? 所以我常常會問為什麼?找出可能的原因,並在自己的過往經驗中找出類似事件,最後形成自己的判斷,這樣的判斷可以避免人云亦云的窘境。 我說的窘境就是錯把馮京當馬涼,最後答案揭曉,峰迴路轉,完全顛覆想像,不是怪被媒體唬弄,不然就是怪自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本集節目由許惠菁律師探討巴黎奧運與性別平等的關係。此次奧運開創性地達到男女運動員比例平衡,成為性別平權的里程碑,並設立哺乳室等設施支持女性運動員。節目還討論了國際奧會的跨性別運動員指引及媒體報導中的性別偏見。此外,還提及各國隊服的性別化設計引發的爭議和社會對性別多樣性的認識。
Thumbnail
性別爭議的風波是一個從不公平走向公平的契機, 無論是對身處性別爭議的當事人,或是在賽場上與當事人競賽的參賽者。
Thumbnail
  「女性要有女性的樣子」這一從現在的視野來說無疑過時與不恰當的觀點,繞了一圈之後,竟以「科學」、「公平」與「保護」等標語,重新地、堂而皇之地闖入了賽場。這一次,保守主義思想將他們的矛頭指向了毫無疑問已經擁有參賽資格,但曾經在其他比賽中被認為不符合標準的選手,其中,包含了台灣拳手林郁婷。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和教練在孩子運動生涯中的角色轉換,以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的橋段為例。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雙重關係的可能性,並提供了父母身兼數職的情況下,如何適應不同角色和關係的建議。文章關鍵字:父母、教練、雙重關係、運動生涯。
我是一個有二個小孩的單親職業婦女,工作繁忙之餘,二個小孩的問題讓有有時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也不知道有二個以上的小孩是不是都會碰到這類的問題?我自已是獨生女,從小超想要有兄弟姐妹作伴的。但是從二個身上看到的,卻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老大非常計較公不公平的問題,小時候她是全家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網路世界或現實世界,眼見不一定為憑!那我們要如何產生自己的判斷呢? 所以我常常會問為什麼?找出可能的原因,並在自己的過往經驗中找出類似事件,最後形成自己的判斷,這樣的判斷可以避免人云亦云的窘境。 我說的窘境就是錯把馮京當馬涼,最後答案揭曉,峰迴路轉,完全顛覆想像,不是怪被媒體唬弄,不然就是怪自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本集節目由許惠菁律師探討巴黎奧運與性別平等的關係。此次奧運開創性地達到男女運動員比例平衡,成為性別平權的里程碑,並設立哺乳室等設施支持女性運動員。節目還討論了國際奧會的跨性別運動員指引及媒體報導中的性別偏見。此外,還提及各國隊服的性別化設計引發的爭議和社會對性別多樣性的認識。
Thumbnail
性別爭議的風波是一個從不公平走向公平的契機, 無論是對身處性別爭議的當事人,或是在賽場上與當事人競賽的參賽者。
Thumbnail
  「女性要有女性的樣子」這一從現在的視野來說無疑過時與不恰當的觀點,繞了一圈之後,竟以「科學」、「公平」與「保護」等標語,重新地、堂而皇之地闖入了賽場。這一次,保守主義思想將他們的矛頭指向了毫無疑問已經擁有參賽資格,但曾經在其他比賽中被認為不符合標準的選手,其中,包含了台灣拳手林郁婷。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和教練在孩子運動生涯中的角色轉換,以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的橋段為例。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雙重關係的可能性,並提供了父母身兼數職的情況下,如何適應不同角色和關係的建議。文章關鍵字:父母、教練、雙重關係、運動生涯。
我是一個有二個小孩的單親職業婦女,工作繁忙之餘,二個小孩的問題讓有有時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也不知道有二個以上的小孩是不是都會碰到這類的問題?我自已是獨生女,從小超想要有兄弟姐妹作伴的。但是從二個身上看到的,卻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老大非常計較公不公平的問題,小時候她是全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