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離開學術環境之後,我已經很少看到一本書裡面充滿夾註。如此嚴謹的敘事筆調,讀起來令人感受到熟悉的學術氣息,但回顧卡片盒筆記法的發明史,就可知這樣的筆法或許其來有自:
卡片盒筆記法由德國社會學家尼可拉斯.魯曼(Niklas Luhmann)首創,利用這樣的筆記法,魯曼成為20世紀最多產的社會學理論家,且其創見橫跨多個領域;另外,本書作者申克.艾倫斯(Sönke Ahrens)也是一位德國教育哲學學者。基於如此背景,雖然卡片盒筆記是一個可適用於學術及非虛構寫作的筆記術,但本書大多時候的預設情境是放在學術寫作的脈絡下(包含大學生如何可以使用這種筆記法擺脫苦無報告題目的深淵),且更講究卡片盒筆記的原理說明,個人認為較適合後續搭配其他實作型的書籍一同閱讀,否則單就本書,會成為建議教授們列為學術寫作課程的參考書目。
卡片盒筆記就系統面而言,可謂相當精簡。這是由於,無論是魯曼還是本書作者皆強調,「簡單最重要」,而卡片盒筆記就是那個協助處理複雜內容的簡化架構。它的要素,嚴格而言,就兩個:
筆記都是寫在一張索引卡片上,力求記錄精簡之外,每張卡片僅能寫下一個想法,且只能寫在一面上,利於日後查閱。若筆記跟先前已存在的筆記相關,便會需要加上編號,並放置於舊筆記之後,形成關聯序列。舉例而言,若你新寫下的筆記跟原本編號22的筆記有關,那便將新筆記卡片編為23號,放在舊筆記後面;但如果已經有編號23的筆記,那新筆記可編為22a,以示其內容與編號22筆記相關聯。這套操作模式,放到現代,可使用筆記軟體來協助處理編號相互串聯檢索。
本書作者點明一個做研究時人們常有的迷思:談到寫作,大家可能理想上都是先設定好一個主題,架構出大綱,再從中生內容,這是一個由上而下的計畫過程。然而,實務而言,我想許多寫過論文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那就是,我們可能在最初都只有一個很模糊的方向,閱覽群書、期刊論文等資料後,才慢慢從現有素材中,挖出可行的研究題目,在擁有這些素材的情況下,慢慢啟動論文寫作之旅。
上述經驗指出,寫作其實並非我們所想像的,是線性的進程。作者認為,寫作是由各自分開又互有連結的多個工作項目所組成,光是閱讀本身,就是在進行獨立研究。若不想每次都把寫學期報告或論文走成一段煉獄之路,寫作是有一套步驟可循,而卡片盒筆記在其中扮演關鍵力量:
本書作者認為,做筆記,就是利用寫作來思考,並跟其他的筆記進行連結、對話。當每條筆記僅記載一條想法,這使得它們可自由組合,成為思考網絡中的一個節點,跨越主題或學科的藩籬,引導新的點子產生。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洞見都是歷經長時間的認真準備,才能在對的時候開花結果。而卡片盒筆記,就是那片孕育點子幼苗的沃土,等待你的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