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讀後筆記│《卡片盒筆記》:寫作本身就是思考的意義,而非結果

自從離開學術環境之後,我已經很少看到一本書裡面充滿夾註。如此嚴謹的敘事筆調,讀起來令人感受到熟悉的學術氣息,但回顧卡片盒筆記法的發明史,就可知這樣的筆法或許其來有自: 

卡片盒筆記法由德國社會學家尼可拉斯.魯曼(Niklas Luhmann)首創,利用這樣的筆記法,魯曼成為20世紀最多產的社會學理論家,且其創見橫跨多個領域;另外,本書作者申克.艾倫斯(Sönke Ahrens)也是一位德國教育哲學學者。基於如此背景,雖然卡片盒筆記是一個可適用於學術及非虛構寫作的筆記術,但本書大多時候的預設情境是放在學術寫作的脈絡下(包含大學生如何可以使用這種筆記法擺脫苦無報告題目的深淵),且更講究卡片盒筆記的原理說明,個人認為較適合後續搭配其他實作型的書籍一同閱讀,否則單就本書,會成為建議教授們列為學術寫作課程的參考書目。 

什麼是卡片盒筆記?

卡片盒筆記就系統面而言,可謂相當精簡。這是由於,無論是魯曼還是本書作者皆強調,「簡單最重要」,而卡片盒筆記就是那個協助處理複雜內容的簡化架構。它的要素,嚴格而言,就兩個: 

  1. 書目用卡片盒:主要包含參考資料,還有對於文獻內容的簡單紀錄。
  2. 想法卡片盒:用來收集想法跟產生想法。 

筆記都是寫在一張索引卡片上,力求記錄精簡之外,每張卡片僅能寫下一個想法,且只能寫在一面上,利於日後查閱。若筆記跟先前已存在的筆記相關,便會需要加上編號,並放置於舊筆記之後,形成關聯序列。舉例而言,若你新寫下的筆記跟原本編號22的筆記有關,那便將新筆記卡片編為23號,放在舊筆記後面;但如果已經有編號23的筆記,那新筆記可編為22a,以示其內容與編號22筆記相關聯。這套操作模式,放到現代,可使用筆記軟體來協助處理編號相互串聯檢索。 

卡片盒筆記在寫作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本書作者點明一個做研究時人們常有的迷思:談到寫作,大家可能理想上都是先設定好一個主題,架構出大綱,再從中生內容,這是一個由上而下的計畫過程。然而,實務而言,我想許多寫過論文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那就是,我們可能在最初都只有一個很模糊的方向,閱覽群書、期刊論文等資料後,才慢慢從現有素材中,挖出可行的研究題目,在擁有這些素材的情況下,慢慢啟動論文寫作之旅。 

上述經驗指出,寫作其實並非我們所想像的,是線性的進程。作者認為,寫作是由各自分開又互有連結的多個工作項目所組成,光是閱讀本身,就是在進行獨立研究。若不想每次都把寫學期報告或論文走成一段煉獄之路,寫作是有一套步驟可循,而卡片盒筆記在其中扮演關鍵力量: 

  1. 隨時記錄「靈感筆記」:隨時記錄腦中驚鴻一瞥的靈感。這只是份暫時性的筆記,在你有時間時,再將其琢磨,修改成永久筆記,存放於卡片盒中。
  2. 紀錄「文獻筆記」或「讀書筆記」:基本上就是你未來的參考資料系統,針對讀到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寫下你覺得未來可用於思考或寫作的內容,並存放於書目用卡片盒。
  3. 紀錄「永久筆記」:瀏覽前述兩點的筆記後,想想該如何與你的研究或有興趣的主題產生連結,對於引發的觀察、發現、延伸問題等想法,用完整句子寫下筆記,載明來源、參考資料。
  4. 永久筆記卡片盒中的連結建立:檢視卡片盒中的筆記,思索該張卡片如何與其他筆記連結,為其編號,成為卡片盒網絡中的一部分。
  5. 卡片盒中「由下而上」的思考碰撞:檢視目前擁有的資料有哪些?尚缺什麼?可衍生出哪些議題?以此來發展你的研究主題、問題與研究計畫。記得彈性以對過程中的新發現,卡片盒本身就是一個彈性的系統,隨著你的思考會不斷延展。若發現更有發展性或更有興趣的主題,就順勢閱讀、思考下去,不要緊抓著原初想法死不放手。
  6. 根據現有資料,決定研究主題:在此階段,你已經發展夠多想法,可開始決定要寫的主題。找出相關的筆記,按順序排列。
  7. 將筆記組合為草稿:將排列組合後的筆記,「轉譯」為前後連貫的內容,放入你的論述脈絡中。
  8. 修訂與校對:重新審視稿件,進行修定、校對與潤飾。 

訓練去中心化的思考網絡,從相互連結的筆記中提煉出洞見

本書作者認為,做筆記,就是利用寫作來思考,並跟其他的筆記進行連結、對話。當每條筆記僅記載一條想法,這使得它們可自由組合,成為思考網絡中的一個節點,跨越主題或學科的藩籬,引導新的點子產生。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洞見都是歷經長時間的認真準備,才能在對的時候開花結果。而卡片盒筆記,就是那片孕育點子幼苗的沃土,等待你的耕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