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心得│離職說明書

2023/07/1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隨著科技趨勢帶動產業面貌快速改變,例如AI技術的發展,讓許多人開始擔憂自己即將被人工智慧給取代。越來越少人能百分之百肯定,自己能在目前的組織安然存活到最後。假使有一天不幸面對中年失業,剝除掉公司資源與名片頭銜的你,還剩下什麼呢?

《離職說明書》作者金湖先生曾任職於許多大型企業,最後於2007年成立一人公司,聚焦領導力、組織文化、遊說及危機處理等領域,提供顧問及研習會議規劃等服務。他撰寫本書強調「上班族vs專業者」的差異:職場是別人打造的場域,專業是存在於自身的個人技能,並能透過幫助他人賺取酬勞。真正理想的職涯,應將自己定位為「專業者」,打造個人價值,這樣才能延長在職場的「有效期限」,甚至擁有隨時離職都能優雅轉身的餘裕。

但當然,要成為專業者,並非易事。本書以「如何在工作期間準備專業能力?」為核心提問,引領讀者隨著章節順序,描繪出屬於自己的職涯輪廓,以及如何善用職場,將關注的重心放回自己身上,逐步轉型為一名專業者。

從上班族到專業者:保留自我投資的學習時間,釐清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許多人將職場的成功當作人生目標,追求升遷、頭銜與薪資,但作者認為,或許將人生目標定義為「不管是否在職都能持續追求的事」會是更為良性的狀態,否則當人生重心都放在職場競逐,你所投入的心力反倒會被職場政治或各種風馬牛不相及的業務佔據注意力,而喪失培養自身專業的時間。

想成為專業者,應轉個彎思考,為了成就人生的成功,我該如何活用職場?作者認為,與其把自己的「身價」換算成薪酬,不如轉換成離職也能帶走的謀生技術。要讓人們在談論到某個專業領域時,會想起你的名字,這需要不斷累積及創造你的專業成果和名聲。談到累積,便需要為自己的成長保留時間,適時拒絕別人,建立自己的時間使用原則,並將時間投資在自己的專業學習上。 

想要成長,必須先回顧自己走過的足跡,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才能描繪未來藍圖。作者建議,若想好好了解自己,主觀做法可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歷史(如日記),真實看待自我,並輔以各種診斷工具來檢視自己。另外,作者也分享如何製作「自我回顧紀錄」:拉一張Excel表,年份自最近到出生年度,配合填入年齡、生活中發生的事(如畢業、離職等里程碑)、世界發生的大事,再製作附註表(人生短暫插曲,如職場影響我最深的前輩、印象最深的旅行等),以描摹自身至今的人生輪廓。 

盤點完過往歷史,要採取「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為想要建立的專業設定未來目標,製作達標計畫。例如,利用爭取晉升來豐富個人的專業性。這時候,目標並非晉升本身,而只是將晉升視為個人專業是否達標的一個驗證手段。作者也分享「內部新聞稿」該作法,協助大家預想未來或定位過去的成果:

  1. 頭標:一句話總結自身經驗(如:回顧這一年或預想離職時的收穫)。
  2. 副標:值得highlight的3件事。
  3. 新聞稿第一段:說明頭條內容(5W1H)。
  4. 從未來角度想像可能面臨的挑戰。
  5. 新聞稿中常見的引用語:假設受採訪,我會說什麼?。
  6. 加入參考資料:如職場中取得的成就或好書心得等。 

作者認為,成功是別人對我們成果的認知,因此成果並不等於成功。要取得成功,作者提出三項功課:

  1. 在職場生活管理自己的評價:好的口碑=成果+行動+溝通。
  2. 具備協助的能力(幫忙的技術):我所具備的經驗、資訊、知識、人脈,可以提供其他人什麼幫助?
  3. 持之以恆地創造成果:人們在產能最高時,成功的機率最大,所以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堅持不懈地創造成果,累積會帶來力量。 

現在,經過上述反思過程,若想將自己打造為個人品牌,該如何具體定義個人專業性呢?作者提出「6E履歷」框架,協助大家發掘自己的專業:

  1. 經驗(Experiences):具體記錄實際執行過的項目,包括做出何種貢獻或得到什麼積極的回饋。
  2. 專業知識(Expertise):過程中覺得有趣的部份是什麼?對結果特別滿意的項目是什麼?(找尋經歷中的最佳經驗)
  3. 證據(Evidence):能夠證明的經歷。
  4. 努力(Effort)/教育(Education):為了加強專業需付出什麼努力?進行何種訓練或教育?
  5. 推薦(Endorser):是否有人公開支持或推薦我的專業?
  6. 交換(Exchange):該項專業是否有人願意出錢購買?

專業者的職場修行:自我價值存在於成長而非競爭

作者認為,競爭是存在於特定環境(即職場)內的拚搏,把自己的價值放在贏過對手;但成就驅動的人則會把心力放在達到自己設定的標準上,這樣即便離職也能從其他領域歸零開始。一般上班族容易將工作與自我價值綑綁,但真正的專業者應將自我從職場分離,看作是獨立的存在,並真切體悟到,當前的職銜並不代表自己。為了打造自己的專業性和個人品牌,必須在職場累積成就與口碑。畢竟,專業者要生存,需具備能幫助他人的力量。別人的認知,決定我的現實,在職場中維持建設性的關係至關重要。 

作者認為,要成為專業人才,可往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所需具備的評價而努力,這可以包括如:

  • 擁有明確的目標及方向,不要成為自己原本討厭的人。
  • 給予建議時,用前饋(Feedforward)取代回饋(Feedback),預想未來該怎麼做會更好。
  • 謙遜提問(傾聽的藝術):從我不了解對方的角度,帶著好奇與關心,以謙虛的態度提問。在此作者也借用脆弱循環(vulnerability loop)理論,說明若一個人發出脆弱的訊號,對方通常也會以脆弱的訊號回應,彼此保有脆弱性,會達成兩方高度信賴,而形成「基於脆弱性的信任」。
  • 思考你想守護的價值,拒絕不正當的要求。 

對專業者而言,在職場上學會說「不」也很重要,因為專業者無論在組織內外,都應該明確看待自己的專業領域。而且作者認為,適時說「不」反而能產生良性循環:一來,隨著自己參與專業領域的項目增加,可累積自己的相關經驗;二來,當被上級要求與專業無關的業務時,能更有理由拒絕。 

轉念面對職場:與職場工作劃出邊界,回歸個人專業,利用他人江山磨利自己的刀鋒

作者期許透過本書,能幫助上班族在公司一邊工作,一邊找尋自己的專業。該過程也是發掘自我獨有個性與能力的一段旅程,最好的生活就是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但前提是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並朝該方向努力。 

閱讀完這本書,帶給我很大的啟發,也幫助我重新思索在職場作為「打工仔」而難以尋獲成就感的困境。還記得曾一度迷惘到向算命老師求助,老師云,依我個性,打的是別人的江山,偏偏性格又細膩,自然時常感到意難平,建議我需要有額外的副業,才能獲得成就感,也居安思危。無獨有偶地,與這本書的宗旨牽上了線。反思過往,我容易在工作上施力太多,把屬於自己的時間全灑在工作上,只求業務能好好完成。在業務量大的情況下,就如同作者所說,基本上是開啟自動導航模式忙完一整天而感到空虛,在氣力耗盡的情況下,更別提會有什麼成就感了。 

所以,如何與職場工作劃出邊界,回歸個人專業的建立,並因此達到「魚幫水,水幫魚」的綜效,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課題。職場做為人生舞台的重要場景之一,雖然在變遷快速的現代社會中,我們不確定能揮灑汗水到什麼時候,但工作與生活不應是相對立的兩面,而是如本書作者云,所謂Work-Life Balance是「為別人出售自己的時間賺取金錢」與「為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的平衡。倘若能將職場視為持續增進個人專業價值的所在,那就有機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擴大兩者交集,讓人即便處於他人江山,也能借力使力,成就自己的一柄鋒刃。 

附錄:上班族轉換為專業者的10個問題

作者在本書利用10個提問做為各章主旨,試圖引導人們思考屬於自己的答案,筆記如下:

  1. 與上班族不同的「專業者」是什麼?
  2. 過去兩週有為自己製造獨處的時間嗎?
  3. 在職場生活,做什麼事最有活力並樂在其中?寫出十個事例。
  4. 撇除別人想要的,我知道自己對生活和職業真正的欲望嗎?
  5. 我想如何結束職場生活?
  6. 我有什麼個人技能或專業,是可以不依靠組織就能賺錢的呢?
  7. 我是否為了讓專業成長而學習,而非為了戰勝競爭對手?
  8. 在職場中一起共事的人們,會記得我是個什麼樣的領導者?
  9. 創造專業的困難是什麼?我是否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壓抑對自己的期待?我能找到越過這道牆的方法嗎?
  10. 我對工作與生活平衡有自己的解釋嗎?休息和離開,由我自己主導嗎?
71會員
61內容數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