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看蕭邦鋼琴大賽或各大世界經典運動賽事時,對於場上專業好手們展現的神乎其技,是否都曾有過一種心情:「太厲害(或太羨慕)了!他們一定很有天賦,才能將才華施展到如此境界吧?!」然而,本書作者心理學家Anders Ericsson及科學作家Robert Pool會搖搖手指告訴你:No No No,不是的!這種天賦其實你我都有,那就是具有可塑性和適應力的大腦。通常透過正確的訓練和練習,運用大腦跟身體的適應力,人人都有機會創造非凡的「能力」。
作者們研究發現,大腦跟身體一樣擁有驚人的適應性,想要進步,最好的方式就是挑戰恆定性;換言之,稍微逼自己離開舒適圈一點點,讓大腦有所刺激,但不宜一下就跳離舒適圈太遠,這樣反而會帶來傷害。長期以此理念反覆練習,擴展舒適圈邊界,會使與培養該技能相關的大腦部位產生變化,達到重塑大腦的效果。
所謂心智表徵,是指心智所能處理某種訊息之內在描述。通常技能越高超,與其對應的心智表徵就越成熟;而當心智表徵發展得越完善,反向也能以更有效的練習方式精進技能。心智表徵有「領域限定性」,只適用於正在培養的技能。通常在某個主題上投注越多心力,心智表徵就發展得越好,也有助於加強理解、消化與該技能相關的資訊能力。刻意練習便是希望能透過長期、有目標的訓練,幫助人們將這套理論實踐於當下正在練習的任何活動中。
作者們提到,一個專家的養成會經過4個階段:產生興趣、變得認真、全心投入、開闢新路。產生興趣是引發對於某件事物的學習動機,例如小朋友因為受到父母讚美得到滿足感,而覺得彈琴很有趣。歷程中,刻意練習大約會在「變得認真」(亦即開始請老師或教練教導)該階段開始發揮作用。
有目標的練習是刻意練習的第一步。書裡提到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表現一旦到達「可接受」的程度,動作成自然,花再多時間反覆練習也難以帶來進步。練習必須針對弱點,有目標地突破,這包括:
然而,單是有目標的練習還不夠。刻意練習強調在高度發展的領域中探索最佳練習法,條件包括:
一言以蔽之,刻意練習的應用原則就是:先找出頂尖專家,了解他們採取了什麼方法才能如此成功,接著發展出能讓自己可以達到同樣成就的訓練技巧。
從剛剛的討論看起來,刻意練習好似只有在已高度發展的專業領域能有所發揮,但其實稍稍挪用核心概念,依然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實。
第一,找個好老師。前述提到,刻意練習的目的是要發展一組有效的心智表徵,來引導自己執行任務。若是獨自練習,就必須依靠自己既有的心智表徵來監控自我表現。但跟有位老師從旁觀察表現及給予反饋比起來,自己練習的效率可能會較差。
第二,專注投入有目標的練習。書中一再強調,漫不經心地反覆做同一件事情,是無法獲得進步的,因為重複的目的,是為了發現自己的弱點,嘗試以不同方式改善,直到找出最佳因應策略。這種心態也有助於人們面對高原期的困境:要突破瓶頸,就必須嘗試用新方法挑戰自己的大腦或身體。被困在舉步維艱的階段時,通常只是該技能中的某一、兩個小部分卡住了你的前進,想釐清絆住自己的小石頭,就得比平時更用力一點點地鞭策自己,這往往有助於找出癥結點。
第三,找出能讓自己持續努力的動機。這包括例如:
這本書是多年前摯友極力推薦的好書,存在電子書櫃中許久,終於一睹其內涵。本文僅筆記重點概念,書中還引用非常多神經心理學相關的案例,佐證「天才是由努力所煉成」的觀點。老實說,我覺得內容讀起來有點硬,案例雖然精彩,但相同論點巡迴往復地出現,感覺有點在繞圈。
不過我很喜歡作者們之所以致力推動刻意練習的初衷:相信天賦,只會造成自我實現預言的負面作用。應該讓人相信,個人有能力形塑自我,並將成功的方法傳承下去。想想多少小朋友可能因為數學成績不好,而被認為「沒數學天份」,從此放棄理工類的生涯選擇。然而,這或許是教學訓練方法的問題。若改採更有效的訓練方式,或許他們都有機會成為那顆閃亮亮的「數學之星」。
最後書中有幾句話我也很喜歡,謹筆記於結尾:
「人類之所以停止學習、不再進步,不是因為到達天生能力的極限,而是因為某些原因不再練習,或者從未開始練習。」
「最終的勝利屬於更努力練習的人,而不屬於一開始靠智力或其他天賦佔上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