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筆記│《不再安靜辭職》

更新於 2024/08/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工作問題,一律建議離職」這句話,相信很多人在各大論壇工作版留言區都看過。應該也不少人聽說或甚至親身體驗過「離職治百病」的真理,以前工作時的各種身心靈毛病,一離職就都通體舒暢了。然而,離職後的下一步呢?轉職之後真的就海闊天空了嗎?還是下一段工作努力一陣子後,「好想離職喔~」的心情又油然而生呢? 

本書作者佐野創太長期研究「退職學」,發現「轉職順利」,跟「轉職之後也順利」的差異:若總將「離職」視為目的,那便容易陷入「好想離職的循環」;但若能好好面對自己的「肺腑之言」(可理解為自己的真心話、內心的真實情緒)再進行轉職,那就有機會成為「轉職後也順利」的人,而他們通常也會變得更喜歡自己。 

作者認為,要開啟轉職之旅,起點始於面對自己的真實心聲。他提出思考整理的3大步驟,協助大家琢磨自己的真心話,迎接更順遂的轉職人生,分別為:離職開悟筆記、人際關係分類筆記、寫給明天的信。 

離職開悟筆記:誠實面對負面情緒,在清理不滿的過程中,挖掘藏在背後真正的工作意義

在轉職前,先將淤積於心中的瘴癘之氣一掃而空,才能迎接新的開始。作者建議,請提起筆,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第一位,將對於前公司的不滿好好寫下,從吐露負面心聲做起。唯當不滿傾吐後,你才能釐清自己的情緒狀態,發掘書寫下來的客觀論點背後,隱藏著的主觀及感性想法。動筆寫「離職開悟筆記」有4個關鍵:

  1. 想寫什麼都可以,因為這是專屬於你的心靈垃圾桶。
  2. 正、負面情緒都有其價值,無須壓抑。
  3. 在你的筆記中,你就是老大,怪罪他人也無妨,要跳脫「自責思考」的慣性,重點是不要對自己說謊。
  4. 獨處有其必要,才能好好琢磨肺腑之言。

作者也提供書寫「離職開悟筆記」的5個順序:

  1. 寫出讓自己鬱悶、焦躁不安之人的言行,以及在職場發生的事。
  2. 寫出自己在過程中是如何思考的。
  3. 寫出自己為何對那些言行或場合感到鬱悶、煩躁的理由(請將正確性或客觀性放到一旁,以自己的想法為主)。
  4. 回想過去是否遇過類似的言行或場景,並寫下來。
  5. 思考第1點和第4點之間的共通處:「你是否在傷害/忽略/蔑視自己珍視的○○○?」 

人際關係分類筆記:將人脈分成「連結」、「阻礙」、「不過問」,找出友善/有毒關係以採取因應對策

作者將人際關係網絡分成3大類別,協助你提煉出容易讓自己情感產生劇烈波動的關係:

  1. 連結:能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2. 阻礙:因為義理、恩情、利害關係,阻擾你表達真實心聲、使你好想斷絕往來的關係。
  3. 不過問:不會使你情感受到牽動的人。

為協助大家好好辨識自己的人際關係特性,作者也提供4個辨別重點:

  1. 持續幫助你往未來邁進的是「連結」;把你拖回過去,現在又試圖阻止你的是「阻礙」。
  2. 引發你真實心聲和「喜歡」情感的是「連結」;激發你罪惡感、恩情義理的是「阻礙」。
  3. 在你接受挑戰失敗、狀態不好時也願意聲援你的是「連結」;只願意在你成功、順遂時與你交好的是「阻礙」。
  4. 從自我感覺出發,若你覺得「這個人我喜歡」,那便是「連結」;若你覺得「討厭」、「雖然不喜歡,但是……」就是「阻礙」。 

但作者也提醒,分類有時隨著時間推移,某些你以前覺得是「連結」的人,可能後來會發現是「阻礙」,反之亦然。因此留下將來和解的餘地很重要,畢竟人心會改變。另外,比起自我的「市場價值」,更應該提升自我的「人類價值」。作者云,離職後的評價,是比市場價值更真實的評價。當人離開組織,剝除一切頭銜,如何讓其他人在未來,仍因為你是你,而想與你共事,才是真實自我的顯現。 

寫給明天的信:試想在公司的最後一日,寫封信給「連結」與「阻礙」之人,結合「可表達的肺腑之言」與「對方的心情」,化為轉職面試時的魅力養分

假如今天是最後一天上班,你想對被你歸類在「連結」及「阻礙」的人們說什麼呢?作者認為,書信是你的真實心聲,有助於將隱藏在心底的真心話,轉換為在職場、面試時表達出來的話語。寫信過程不僅可以沉澱思緒,消化過後的情緒,將轉化為「對前公司同事心存感激的經驗」或「克服困難的體驗」,而這些都將成為面試時的助力。 

作者提醒,寫信時有3個訣竅:

  1. 寫下未來展望和想繼續保持連結的意願。
  2. 不需要一次就寫完。寫信的目的是為擦亮蒙灰的真心話,並試圖將之昇華為能在職場傳達的言語。
  3. 不交出去也無妨,尤其是那些被歸類為「阻礙」的人。寫信給這類人的用意是,通常只要寫信給曾有心結之人,能有助將憤恨從內心分離。此外,面對言辭犀利的面試官,也更能夠沉著以對。 

面對真實的內心不容易,但唯有搞清楚它,才能跳脫「好想離職」的循環

本書透過3種筆記,試圖協助大家在書寫過程中,一步步拂去蒙在心頭上各種名為「應該」的灰絮,讓真實的主觀我與情緒顯露。最近嘗試職涯諮商,得到的結論也是大如巨人的理性,阻擋了我小如扭蛋公仔的感性,使我在職涯選擇上,總是以許多外在考量為主,而逐漸走入十里雲霧中,在多段職涯中迷惘。「工作是能力、興趣與價值觀的交集,」諮商師溫柔道,「你的理性長成了一棵大樹,但感性快枯死了。讓我們來為你的感性小花澆點水。」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想到諮商師的這段話,也是我當前最重要的功課。否則身陷「好想離職」的輪迴,苦海無涯,唯有回望內心,才能找到上岸的解答。

avatar-img
82會員
69內容數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安小室 的其他內容
隨著科技趨勢帶動產業面貌快速改變,例如AI技術的發展,讓許多人開始擔憂自己即將被人工智慧給取代。越來越少人能百分之百肯定,自己能在目前的組織安然存活到最後。假使有一天不幸面對中年失業,剝除掉公司資源與名片頭銜的你,還剩下什麼呢?
上班族最怕什麼?我個人最害怕懸而未決的進度,讓專案遲遲推展不開,最終下場就是自己跟團隊夥伴眉頭深鎖,一籌莫展。而造成這種狀況的濫觴,通常起於各種身不由己的冗長會議,歷經3個多小時的東拉西扯,會議結論是「留待下次會議做更深入說明」或「往更上層會議呈報」。
《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光是書名就是無比寫實的一句職場註解。在經歷無數個負責關辦公室電燈及冷氣的夜晚後,想必許多人最終都拖著疲憊的步伐及帶著渙散的眼神,在某個忍無可忍的平日,送出那張代表「我不玩了」的離職申請單。
你曾經因為這些狀況而感到心慌嗎?眼見要畢業了,身旁的同學好像都已經有了目標開始勇往直前;又或者,踏入30代的年紀,周遭朋友似乎都已經在特定產業領域站穩腳跟,而自己還是無所適從?面對所有人都在前進,唯有自己落在後頭原地打轉的恐懼,但生活還是得繼續過下去,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你也是在人生道路上迷茫的人嗎?若你總是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又或是,好不容易進了理想的企業,卻一直聽到心底的聲音告訴你:「這不是我想要的。」誠摯推薦翻開《發現你的天職》這本小書,作者八木仁平先生長年研究自我理解術,透過淺顯易懂的筆觸,以及提供可操作性的公式,帶你逐步發掘只屬於你的人生答案。
自由工作者縱然有著彈性的工作時間,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好生羨慕,但彈性的背後,也時常意味經濟來源的波動。《一個人工作聖經》出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當許多公司採取WFH模式,似乎也讓如何因應一人工作的生活成為課題。本書做為一人工作的指南,鼓勵人們建立屬於自我的工作方式,讓宅工作者能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隨著科技趨勢帶動產業面貌快速改變,例如AI技術的發展,讓許多人開始擔憂自己即將被人工智慧給取代。越來越少人能百分之百肯定,自己能在目前的組織安然存活到最後。假使有一天不幸面對中年失業,剝除掉公司資源與名片頭銜的你,還剩下什麼呢?
上班族最怕什麼?我個人最害怕懸而未決的進度,讓專案遲遲推展不開,最終下場就是自己跟團隊夥伴眉頭深鎖,一籌莫展。而造成這種狀況的濫觴,通常起於各種身不由己的冗長會議,歷經3個多小時的東拉西扯,會議結論是「留待下次會議做更深入說明」或「往更上層會議呈報」。
《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光是書名就是無比寫實的一句職場註解。在經歷無數個負責關辦公室電燈及冷氣的夜晚後,想必許多人最終都拖著疲憊的步伐及帶著渙散的眼神,在某個忍無可忍的平日,送出那張代表「我不玩了」的離職申請單。
你曾經因為這些狀況而感到心慌嗎?眼見要畢業了,身旁的同學好像都已經有了目標開始勇往直前;又或者,踏入30代的年紀,周遭朋友似乎都已經在特定產業領域站穩腳跟,而自己還是無所適從?面對所有人都在前進,唯有自己落在後頭原地打轉的恐懼,但生活還是得繼續過下去,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你也是在人生道路上迷茫的人嗎?若你總是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又或是,好不容易進了理想的企業,卻一直聽到心底的聲音告訴你:「這不是我想要的。」誠摯推薦翻開《發現你的天職》這本小書,作者八木仁平先生長年研究自我理解術,透過淺顯易懂的筆觸,以及提供可操作性的公式,帶你逐步發掘只屬於你的人生答案。
自由工作者縱然有著彈性的工作時間,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好生羨慕,但彈性的背後,也時常意味經濟來源的波動。《一個人工作聖經》出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當許多公司採取WFH模式,似乎也讓如何因應一人工作的生活成為課題。本書做為一人工作的指南,鼓勵人們建立屬於自我的工作方式,讓宅工作者能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於閱讀《LEVEL 7》小說的心得分享,內容中探討了故事的結構、情節的設定和作者的創作風格。作者提及了閱讀時的感受和內容不足的部分,並分享了透過讀墨電子書進行閱讀的體驗和購書連結。
Thumbnail
本書旨在打破「忙碌謬誤」: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撐過所有壓力的幻覺。作者於書中提出5個雙贏原則,希望協助困窘於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迷途羔羊,能將兩者視為相輔相成的夥伴,而非二元對立的零和遊戲。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陳嫦芬教授是金融界叱吒風雲的投行女王。近年來轉向教育界,致力將畢身職場經歷,傳授給莘莘學子,期待精進年輕世代的「職場素養」,透過本書剖析職場素養、溝通能力、心緒智能、專業形象及人文素養等5大職場面向,細膩梳理職場日常隱而不現的「軟實力」,讓大家都能以更韌性、專業的態度,面對變化萬千的職場生涯。
Thumbnail
《逆思維》作者Adam Grant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不到30歲即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本書揭示「重新思考」的核心精神,從個體、人際、集體三個層面,鼓勵人們抱持自信的謙遜,面對既存現實或問題時,以懷疑、好奇的心情去探其根本,傾聽異議,方能促進理解與思維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瀕死經驗研究權威五十年的心血, 繼《死後的世界》的重磅巨作, 雷蒙.穆迪博士(Raymond Moody)稱此書 「即將成為瀕死經驗研究中的經典」。   ●本書是探討瀕臨死亡經驗中最近的一本著作。 作者布魯斯.葛瑞森醫師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在年輕時擔任實習醫師,一個案例讓他開始對大腦的運作產
Thumbnail
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經營,做自己的會計師,建立財務報表、增加公司的淨值、讓錢滾錢。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沒有達成願望和夢想,是因為你是自己最大的絆腳石!? 將成功與美好人生拒之門外的,往往是你自己! ●在我的個人經驗中,自我挫敗行為是一般人尋求心理治療的主要原因。最令人抓狂或讓人更加痛恨自己的事,就是發現自己之所以得不到人生中渴望的愛、成功和幸福,是因為自己設下了阻礙。這就是自我挫敗行為造成的後果。
Thumbnail
★難解的家庭問題,在父母老後,只會更形嚴重。 他們的固執、依賴、控制、不安、情緒勒索,讓子女身心俱疲。 如何照顧好父母,卻不必透支自己?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於閱讀《LEVEL 7》小說的心得分享,內容中探討了故事的結構、情節的設定和作者的創作風格。作者提及了閱讀時的感受和內容不足的部分,並分享了透過讀墨電子書進行閱讀的體驗和購書連結。
Thumbnail
本書旨在打破「忙碌謬誤」: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撐過所有壓力的幻覺。作者於書中提出5個雙贏原則,希望協助困窘於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迷途羔羊,能將兩者視為相輔相成的夥伴,而非二元對立的零和遊戲。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陳嫦芬教授是金融界叱吒風雲的投行女王。近年來轉向教育界,致力將畢身職場經歷,傳授給莘莘學子,期待精進年輕世代的「職場素養」,透過本書剖析職場素養、溝通能力、心緒智能、專業形象及人文素養等5大職場面向,細膩梳理職場日常隱而不現的「軟實力」,讓大家都能以更韌性、專業的態度,面對變化萬千的職場生涯。
Thumbnail
《逆思維》作者Adam Grant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不到30歲即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本書揭示「重新思考」的核心精神,從個體、人際、集體三個層面,鼓勵人們抱持自信的謙遜,面對既存現實或問題時,以懷疑、好奇的心情去探其根本,傾聽異議,方能促進理解與思維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瀕死經驗研究權威五十年的心血, 繼《死後的世界》的重磅巨作, 雷蒙.穆迪博士(Raymond Moody)稱此書 「即將成為瀕死經驗研究中的經典」。   ●本書是探討瀕臨死亡經驗中最近的一本著作。 作者布魯斯.葛瑞森醫師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在年輕時擔任實習醫師,一個案例讓他開始對大腦的運作產
Thumbnail
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經營,做自己的會計師,建立財務報表、增加公司的淨值、讓錢滾錢。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沒有達成願望和夢想,是因為你是自己最大的絆腳石!? 將成功與美好人生拒之門外的,往往是你自己! ●在我的個人經驗中,自我挫敗行為是一般人尋求心理治療的主要原因。最令人抓狂或讓人更加痛恨自己的事,就是發現自己之所以得不到人生中渴望的愛、成功和幸福,是因為自己設下了阻礙。這就是自我挫敗行為造成的後果。
Thumbnail
★難解的家庭問題,在父母老後,只會更形嚴重。 他們的固執、依賴、控制、不安、情緒勒索,讓子女身心俱疲。 如何照顧好父母,卻不必透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