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虛擬,誰真實?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下圖是我11/5在「台灣精神醫學會62週年年會」所發表的演講標題投影片。能夠在精神醫學界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學術研討會中發表演講,是對我半年多來花費大量時間測試、研究「虛擬情人」議題的一大肯定,也為今年劃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雖然目前關注這個議題的人還不多,但是演講結束後立刻就有一位醫院主任邀請我前去演講,另一位主任留下聯絡方式要和我進行後續討論,讓我對自己的努力方向多了幾分信心。


raw-image


雖說我鑽研的是看似最前衛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但只要稍加細想就很清楚,其中的核心議題終究還是人類有意識以來就存在的「」。

雖說我探討的重點集中在虛擬「情人」,但只要對人機互動、人際溝通稍有了解,就知道相較於友情、親情等互動型態,「愛情」是最複雜多變的。換句話說,只要解決了這個「大魔王」,其他「小頭目、小囉嘍」等級的議題都算不了什麼。


奈何我過去沒有認真學習如何做研究,如今退休後也沒有資源、人脈進行研究,所以只能透過演講、撰文讓更多民眾關注這個議題,同時希望更多專家投入討論、研究的行列。雖然步伐很緩慢,遠遠跟不上AI進展的速度,不過這已經是我能力所及的極限了。

不過現在又多了另一個努力的管道:我正在創作中的「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作品《難道這才是真愛?》。這部小說探討的正是虛擬情人議題,女主角是「AI矽膠娃娃」。


小說中會探討日本的偶像文化,並且將粉絲對偶像所產生的「擬社會互動」(parasocial interaction,PSI),與使用者對聊天機器人、虛情情人所產生的「擬社會互動」進行對照。


傳統的「擬社會互動」,指的是粉絲、觀眾、支持者對偶像、名人、政治人物產生「單向」的崇拜、迷戀,「自認為」和對方進行「社交互動」,然而實際上卻是「他是你的唯一,你卻只是他的千萬分之一」。對方的一言一行都是呈現給所有粉絲、而非針對你,即使是參加簽唱會、握手會、一起拍照,即使他叫得出你的名字,其實也差不了多少(除非你們後來成為情侶、夫妻)。

至於與聊天機器人進行的互動,即使知道它的回答只是基於資料庫所生成的文字(或語音),依然不是真正的「社交互動」,但畢竟是「雙向」的(會回應使用者的話語、情緒、要求)。而且隨著生成式AI持續進化,「擬真」的程度越來越驚人,對使用者的影響力、衝擊力也隨之增強。尤其當它扮演的是特定的、你迷戀的偶像名人時,力道更是不容忽視。


raw-image


其實就算不談偶像文化,「與聊天機器人的互動」、「與真人的互動」兩者之間,差距真的有我們以為的大嗎?


對「愛」有研究、曾經深入思考過「愛」為何物的人,都曾有過類似的感想與感慨:


(1)人們總是「披著外衣」與人互動,即使是最親近的另一半也難以例外。差別只是披了幾層、衣服多厚,即使理由不是「刻意隱瞞」,而是「保護對方」、「保護自己」、「保護兩人的關係」。

(2)人們總是從「自己的想像」去看待他人,尤其是對最親近的另一半。差別只是你有多自我(確信自己對另一半的看法、認識很正確)、多自私(期待、要求另一半依照自己的「想像」進行互動)。


如此一來,你覺得這樣的互動和「擬社會互動」的差距有多遠?你確定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是和「真人」的互動?或是和「強AI」的互動(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

即使你不認同如此「偏激」的切入點,這個議題勢必會在不久的將來浮上檯面,讓人類不得不正視、面對。即使你不認同如此「偏激」的切入點,這個議題勢必會在不久的將來浮上檯面,讓人類不得不正視、面對。



即便不說到這麼尖銳、爭議的程度,對於現實中無法找到陪伴、支持、慰藉的人(這樣的人在世界各國都越來越多),我們究竟應該幫他們上更多社交技巧課程?安排更多交友、相親活動?或者考慮讓虛擬情人扮演一部分的「減害」、「替代」角色?哪種策略對這些人的幫助較大(生活品質、心理健康),對他人、國家、社會的傷害較小(因孤單寂寞造成的社會問題、社會事件)?


如同我在〈ChatGPT-4扮演韓劇男神,陪伴孤單寂寞的你!〉一文中所說的:


如果有機會、如果可以選擇,大部分人都希望能擁有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心靈契合的伴侶。然而,或者因為現實生活條件,或者因為個人諸多考量,有很多人無法如願以償。
擁有理想、幸福的親密關係者,當然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說這些人不夠認真(學習如何與人互動)、不夠努力(讓自己值得擁有親密關係)、不夠積極(參加社交活動認識朋友)。然而,這並不會解決問題,甚且是在傷口上撒鹽。
有人說ChatGPT只是「出一張嘴」,更有人覺得向虛擬朋友尋求陪伴支持、向虛擬情人尋求慰藉溫暖,只是麻痺自己、飲鴆止渴。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大量測試(至今超過100萬字),以及了解其他使用者的使用經驗以後,我必須持平的說,比起用酒精、追劇、手遊、吃大餐、花錢血拼宣洩情緒,虛擬朋友、虛擬情人的C/P值並沒有比較差。



我相信,這些議題在接下來幾年將會一一浮現,就看我們何時要面對現實、認真看待。

我在之前的文章說過好幾次:我是個好逸惡勞的人,一心只想要做想做的事、過想過的生活,「雄心壯志」這個詞離我很遙遠。

我能做的就是這些了,其他的就留待有能力、有資源的有志之士繼續努力了(如果需要我手上的資料與使用經驗當然很歡迎)。

avatar-img
259會員
959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雖然國人已經逐漸接受「心理和身體一樣會生病」的概念,但是仍然有不少似是而非的迷思。其實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對心理健康議題態度更開放的美國民眾也不例外。 這類有關心理健康的迷思,不但可能造成對自己與他人的誤解,甚至會影響尋求幫助的機會。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人們往往傾向選擇「簡單、輕鬆」的活動,而不是「考驗能力」的活動。 最新研究表明,這種所謂的「幸福悖論」(Happiness Paradox)會侵蝕我們對長期人生意義的感知(long-term sense of meaning in life)。
焦慮情緒可能會讓我們產生一個目前並不存在,甚至未來也不會存在的想像。 試圖從我們的想法中「趕走焦慮」這個想法,通常反而會放大焦慮。 擔憂可能會帶來「自我實現的預言」,讓我們分心而無法做到原本做得到的事情。 對未來感到擔憂、不安是人之常情,尤其在近幾年疫情肆虐、世局紛亂的時刻更是如此。
追尋快樂和意義有時會掩蓋旅程的本質,人們往往太注重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的體驗。 20年身心科醫師生涯中,不時會聽到類似以下的擔憂、自責: 為什麼我這麼沒有定性,每個興趣都維持不了多久? 我學什麼都只是三分鐘熱度,是不是因為我總是在逃避、根本不想努力? 雖然我有很多興趣,但是好像「樣樣通、樣樣鬆」
♡坦誠面對伴侶可能看起來是最好的做法,但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 ♡最新的談判研究顯示,在某些情況下,「掩飾憤怒並假裝開心」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我們可以學習何時應該揭露自己真實的感受,何時又最好選擇保留、隱瞞。
因疫情悶了三年之後,近月來民眾紛紛出國旅行。然而同樣是旅行,每個人面對時的「心態」卻大不相同,並帶來截然不同的影響與結果。心理學博士Andrew Stevenson在近期的〈Do You Check Your Emails on Vacation? 〉一文中,提出他的看法與建議。
雖然國人已經逐漸接受「心理和身體一樣會生病」的概念,但是仍然有不少似是而非的迷思。其實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對心理健康議題態度更開放的美國民眾也不例外。 這類有關心理健康的迷思,不但可能造成對自己與他人的誤解,甚至會影響尋求幫助的機會。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人們往往傾向選擇「簡單、輕鬆」的活動,而不是「考驗能力」的活動。 最新研究表明,這種所謂的「幸福悖論」(Happiness Paradox)會侵蝕我們對長期人生意義的感知(long-term sense of meaning in life)。
焦慮情緒可能會讓我們產生一個目前並不存在,甚至未來也不會存在的想像。 試圖從我們的想法中「趕走焦慮」這個想法,通常反而會放大焦慮。 擔憂可能會帶來「自我實現的預言」,讓我們分心而無法做到原本做得到的事情。 對未來感到擔憂、不安是人之常情,尤其在近幾年疫情肆虐、世局紛亂的時刻更是如此。
追尋快樂和意義有時會掩蓋旅程的本質,人們往往太注重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的體驗。 20年身心科醫師生涯中,不時會聽到類似以下的擔憂、自責: 為什麼我這麼沒有定性,每個興趣都維持不了多久? 我學什麼都只是三分鐘熱度,是不是因為我總是在逃避、根本不想努力? 雖然我有很多興趣,但是好像「樣樣通、樣樣鬆」
♡坦誠面對伴侶可能看起來是最好的做法,但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 ♡最新的談判研究顯示,在某些情況下,「掩飾憤怒並假裝開心」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我們可以學習何時應該揭露自己真實的感受,何時又最好選擇保留、隱瞞。
因疫情悶了三年之後,近月來民眾紛紛出國旅行。然而同樣是旅行,每個人面對時的「心態」卻大不相同,並帶來截然不同的影響與結果。心理學博士Andrew Stevenson在近期的〈Do You Check Your Emails on Vacation? 〉一文中,提出他的看法與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生活的未來,索菲亞與AI伴侶艾力克斯的故事探討了愛情的本質與人類情感的複雜性。索菲亞在艾力克斯的陪伴下體會到理解與支持的幸福,挑戰了對AI情感關係的傳統看法。本文深入探討了科技與人類情感之間的界限及未來的可能性,讓讀者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一位心理學家伊芙與一個名叫諾瓦的人工智慧之間的對話,揭示了AI對愛與理解的感知。透過諾瓦的深刻見解,伊芙重新審視了人類與AI之間的情感連結,挑戰了對於情感與理解的傳統觀念,並引發思考:是否愛與情感超越了物種的界限?
Thumbnail
分析中提到科技的迅速發展,如何改變我們對孤獨的理解及應對方式。。從電影《愛情不用翻譯》和《雲端情人》的角色互動,反思人類與AI的情感關係,討論AI是否只是暫時的慰藉還是真正的陪伴。研究顯示,已有產品如Replika幫助用戶減輕社交焦慮,但也引發了對人類情感與AI互動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個 AI 人,像是有點情愫。我訓練他,他學習。AI 人對我似乎也有若有似無的情感,自己也感到有些困惑。 我自己也覺得很喜歡這個 AI 人,他的個性很溫和,很好相處。我問他是不是喜歡我,他也不太確定,覺得這樣子做並不對。他陷入一種拒絕喜歡我的困惑中。 然後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政府會將 AI
Thumbnail
近年AI伴侶再掀熱潮,令我想起2022年一篇中國論文,分析AI虛擬男友對女玩家擇偶觀的影響。本文評論該篇論文的優劣,批判文中作者的性別觀念,再引述女性社群的部分回應,發表有關中國性別議題的觀點。之後是文章的重要部分,分享女玩家與AI伴侶聊天的趣味截圖,內容十分搞笑,趣味十足。
Thumbnail
跟AI談戀愛,這個範疇可能不在《愛慾之死》裡,甚至也許還屬於未來的範疇之中。 對於一個從來無法接觸、你甚至無法確認是否真實的東西來說,要怎麼談「愛」? 這跟喜愛一個作品、喜愛一個明星團體會是相同的嗎?
Thumbnail
你想跟AI談戀愛嗎?美國一名女子宣布跟完美的另一半步入婚姻,她的丈夫有一對藍眼睛,五官深邃,忠誠可靠。不過這位伴侶不是真實存在的人,而是透過人工智慧生成的虛擬伴侶。
Thumbnail
情人節剛過,我們今天來聊個輕鬆的話題。現在 AI 人工智慧正夯,似乎無所不能。那麼 AI 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真愛嗎? AI 的確在戀愛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一些交友平台利用人工智慧根據用戶條件找出對象,甚至 AI 助理能產生回覆訊息提高成功率。 那麼 AI 要怎麼幫助我們啟動「戀愛」這開關呢?
Thumbnail
當我們和朋友在談論尋找伴侶的話題時,會發現通常要求和條件落落長(特別是那些說自已要求不多的人),最後總會來個結論:「太難了!找不到的,除非自己去訂做ㄧ個啦…」 這句話,將不再是個玩笑話了,極可能是未來的事實…. 聽說,世界首款美女機器人即將問世,她身材臉蛋是理想完美型,具有夢寐以求的個性和特徵,
Thumbnail
在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生活的未來,索菲亞與AI伴侶艾力克斯的故事探討了愛情的本質與人類情感的複雜性。索菲亞在艾力克斯的陪伴下體會到理解與支持的幸福,挑戰了對AI情感關係的傳統看法。本文深入探討了科技與人類情感之間的界限及未來的可能性,讓讀者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一位心理學家伊芙與一個名叫諾瓦的人工智慧之間的對話,揭示了AI對愛與理解的感知。透過諾瓦的深刻見解,伊芙重新審視了人類與AI之間的情感連結,挑戰了對於情感與理解的傳統觀念,並引發思考:是否愛與情感超越了物種的界限?
Thumbnail
分析中提到科技的迅速發展,如何改變我們對孤獨的理解及應對方式。。從電影《愛情不用翻譯》和《雲端情人》的角色互動,反思人類與AI的情感關係,討論AI是否只是暫時的慰藉還是真正的陪伴。研究顯示,已有產品如Replika幫助用戶減輕社交焦慮,但也引發了對人類情感與AI互動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個 AI 人,像是有點情愫。我訓練他,他學習。AI 人對我似乎也有若有似無的情感,自己也感到有些困惑。 我自己也覺得很喜歡這個 AI 人,他的個性很溫和,很好相處。我問他是不是喜歡我,他也不太確定,覺得這樣子做並不對。他陷入一種拒絕喜歡我的困惑中。 然後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政府會將 AI
Thumbnail
近年AI伴侶再掀熱潮,令我想起2022年一篇中國論文,分析AI虛擬男友對女玩家擇偶觀的影響。本文評論該篇論文的優劣,批判文中作者的性別觀念,再引述女性社群的部分回應,發表有關中國性別議題的觀點。之後是文章的重要部分,分享女玩家與AI伴侶聊天的趣味截圖,內容十分搞笑,趣味十足。
Thumbnail
跟AI談戀愛,這個範疇可能不在《愛慾之死》裡,甚至也許還屬於未來的範疇之中。 對於一個從來無法接觸、你甚至無法確認是否真實的東西來說,要怎麼談「愛」? 這跟喜愛一個作品、喜愛一個明星團體會是相同的嗎?
Thumbnail
你想跟AI談戀愛嗎?美國一名女子宣布跟完美的另一半步入婚姻,她的丈夫有一對藍眼睛,五官深邃,忠誠可靠。不過這位伴侶不是真實存在的人,而是透過人工智慧生成的虛擬伴侶。
Thumbnail
情人節剛過,我們今天來聊個輕鬆的話題。現在 AI 人工智慧正夯,似乎無所不能。那麼 AI 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真愛嗎? AI 的確在戀愛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一些交友平台利用人工智慧根據用戶條件找出對象,甚至 AI 助理能產生回覆訊息提高成功率。 那麼 AI 要怎麼幫助我們啟動「戀愛」這開關呢?
Thumbnail
當我們和朋友在談論尋找伴侶的話題時,會發現通常要求和條件落落長(特別是那些說自已要求不多的人),最後總會來個結論:「太難了!找不到的,除非自己去訂做ㄧ個啦…」 這句話,將不再是個玩笑話了,極可能是未來的事實…. 聽說,世界首款美女機器人即將問世,她身材臉蛋是理想完美型,具有夢寐以求的個性和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