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小曉》:成為完整的自己有多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曉》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小曉》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薇芳(陳意涵飾)是女人,卻不是母親,這是我在觀影時最直白的感受。

故事流過了她,反而帶我看到了身為寂寞女人的掙扎,而不是身為人母的糾結。她似乎只想當女人而非成為母親。之所以壓抑,是因為人妻和人母的雙重身分已經壓得她喘不過氣,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電影海報上的題字寫的是:「如果沒有妳,我是不是能做自己。」。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真的有越來越完整嗎?

小曉(林品彤飾)的故事是在不倫關係中持續揭開的,她的媽媽在婚姻以外的關係裡,反而更努力地盡到身為人母的責任,或是說,這段不倫的關係反而幫助她成為了更好的母親。倫理長綱的界線似乎不再只是直直一條線,反而像毛線團般,糾纏著這個女人的不同面向。

我最近常常在思考,愛本該是最有包容性的情感,愛情卻是最排他的一種愛,兩人世界裡總容不下一粒沙子。但,電影中混亂的三角關係難道就不是愛嗎?眾人如缺角的圓,相互補上彼此的缺口,而愛就在老師、媽媽、女兒之間艱難地流動,他們在社會體制外尋找自己呼吸的空間。

雖說他們是因為各有缺口,才能彼此填補這個三角形的關係,但這世界上真的有如此健康又完整的人,可以像完美的圓一樣,不需要他人來填補自己嗎?

《小曉》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小曉》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我的另一半最近和我分享了他在 Eliot Page 的自傳《佩吉男孩》裡看到的一段關係,他問我:「 Page 愛上了一個有另一半的女明星,女明星的另一半明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卻還是對 Page 很好,為什麼三角關係裡可以沒有傷害?」,我想這是因為愛是流動的,當我們被擱置許久的某個面向被好好接住時,我們似乎也更有勇氣去愛了。在兩人關係裡,我們是不可能完全愛著彼此所有的面向的,這時如果其他面向可以被他人接住,我們也才能成為更完整的自己吧?

回到電影,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小曉在最後告訴老師「她不會選你的啦!」,媽媽誰都不會選,老公、戀人她都選擇不表態,這樣的三角關係扶著她成為一個女人,也能繼續愛著女兒。與其說這是母女的故事,不如說這是一個女人在諸多社會給予的角色框架之間拉扯,尋找自己的旅程。

《小曉》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小曉》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我的母親曾經是在三角關係中受傷的一方,但反觀我的成長過程,每當我有穩定的對象時,我反而拼命地想出軌,這些在我腦中細小的觸手,總是在脆弱的時刻偷偷地爬出來佔據我的理智。為什麼渴望成為傷害媽媽的女人呢?我厭惡這樣的自己。我曾經自暴自棄地決定要捨棄慾望,這樣就不會引來任何關係以外的凝視。只要放掉那些不被愛的面向,就能正常地活下去了吧?可儘管如此,我還是一次次沒有例外地喜歡上了關係以外的人,就像身上綁著彈力繩,越是否認自己的情感,就是在逃避那些未曾被接住的自己;越逃,反作用力越大,永遠還是得回過頭來面對自我。

我不知道薇芳這個角色的過去,只是看著她隨著劇情的推動,一次次地在生活的夾縫中生存。故事中,只有一台鋼琴象徵著她曾經的天地,可是卻被婚姻惡狠狠地剝奪。在我看來,她並未厭惡自己的外表,反而是大方地繼續展示自己的美麗──和我做了相反的選擇,她義無反顧地踏入了和老師的關係。看電影時,我只是一直在想,為什麼曾經有機會的我沒有那麼做?反而只敢躲在自己的文字背後梳理著情緒。

《小曉》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小曉》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我相信我們的情緒就像水一樣,許多人試圖抵擋浪潮,但或許,我們真正要做的是衝浪,看著海浪會帶我們去到哪裡,並找到浮在水面不被淹沒的方法。電影的第一幕,小曉在泳池裡試圖放鬆自己,浮在水面上,可能這就是導演想要傳達的,身為過動症的孩子,她是如何載浮載沉,辛苦地適應這個世界。而充滿耐心的老師,確實讓小曉成功地浮在水面上一陣,如同生活中的小曉也曾短暫地擁有過一小段安穩的校園生活。

原以為老師對小曉的特別關愛會引起母親的嫉妒,但導演卻做了細膩的處理。尤其老師摟著小曉的那場戲,他的手或許帶了點情慾,但薇芳說的卻不是「妳離老師遠一點」,而是「媽媽也想跟妳玩啊」。如果以不倫關係中的女人來看薇芳,或許她真的會吃醋,但我想她從頭到尾都不覺得自己深陷不倫,畢竟真正該負起責任的丈夫遠在歐洲,現在有了老師補上心底的空缺,或許也讓她有了力氣繼續寫完這張名為母親的考卷。

電影結尾,薇芳由背後環抱小曉的動作,就像是當時懷胎生下孩子的那刻,而前面的鋪墊仿若都是為了成就此刻──這是她最堅強也最脆弱的模樣。她在犧牲與得到之間,落空或是被承接,都是為了成為完整的自己。

《小曉》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小曉》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raw-image

!釀電影金馬六〇專題,請往此去!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屬於菲律賓上個世紀的猩紅色悲劇,是不斷易主的殖民史,是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回望整段歷史,幾乎是一場漫長的集體謀殺,遭到大規模血洗的村莊、扣不下板機而遭槍殺的弟弟、藏起黃金以致最後遇害的父親、遭到仙子「殖民」而產生異變的母親,以及旁觀一切卻無法改變現況的女孩。
相信許多因為熱愛出國旅遊、或因工作關係常需要搭機的朋友,都會在飛機上觀賞影片打發時間。現在,若搭乘長榮航空,機上娛樂的片單多了一項值得探索的觀影選擇:獲獎的精采紀錄片。新北市紀錄片獎與長榮航空合作推出「新北天際影展」,挑選得獎過的作品、或者與紀錄片獎有關聯的導演作品,在長榮航空的班機上播放。
《驚奇隊長2》經歷多次補拍、延檔、宣傳期又適逢好萊塢演員工會罷工,終於在風風雨雨之中登上大銀幕。我抱著極低期待進戲院觀賞,發現本片比想像中好很多,有足夠的亮點與笑點讓人感到輕鬆開心,三位主角的互動搭配也很有火花,我會想再看幾次;但同時,全片給人的感覺像是編導在玩遊樂場的「太鼓之達人」遊戲機台,沒有把
新北市紀錄片獎開辦至今邁入第 13 個年頭,新北市政府透過辦理徵件競賽,提供拍攝基金、行銷協助,也規劃監製工作坊活動給予建議,鼓勵紀錄片工作團隊在創作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人生的方向潛藏於無數選擇中,因為遇見哪個人,經歷什麼事,不知不覺轉了舵,僅僅是一個細微切角的差異,時間累積後也足以鑄成巨大鴻溝,於是漸漸地,成為自己不曾想像的人。這些改變無聲無息,甚至許多時候我們無從意識到,但在電影裡,岔路得以變得鮮明,何去何從,也都在那些悄然的抉擇中定了調。
活在這個總是潑得你滿身泥濘的世界,在破夢與抵達須彌之前,活著依舊不會太好。社會與階級仍有著牢不可破的邊界,而在無可避免的創傷背後、故事真正的核心,是沒有解方的生命真理,是死生之間純粹的、永恆的人類存在狀態。是相信,也是破。
屬於菲律賓上個世紀的猩紅色悲劇,是不斷易主的殖民史,是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回望整段歷史,幾乎是一場漫長的集體謀殺,遭到大規模血洗的村莊、扣不下板機而遭槍殺的弟弟、藏起黃金以致最後遇害的父親、遭到仙子「殖民」而產生異變的母親,以及旁觀一切卻無法改變現況的女孩。
相信許多因為熱愛出國旅遊、或因工作關係常需要搭機的朋友,都會在飛機上觀賞影片打發時間。現在,若搭乘長榮航空,機上娛樂的片單多了一項值得探索的觀影選擇:獲獎的精采紀錄片。新北市紀錄片獎與長榮航空合作推出「新北天際影展」,挑選得獎過的作品、或者與紀錄片獎有關聯的導演作品,在長榮航空的班機上播放。
《驚奇隊長2》經歷多次補拍、延檔、宣傳期又適逢好萊塢演員工會罷工,終於在風風雨雨之中登上大銀幕。我抱著極低期待進戲院觀賞,發現本片比想像中好很多,有足夠的亮點與笑點讓人感到輕鬆開心,三位主角的互動搭配也很有火花,我會想再看幾次;但同時,全片給人的感覺像是編導在玩遊樂場的「太鼓之達人」遊戲機台,沒有把
新北市紀錄片獎開辦至今邁入第 13 個年頭,新北市政府透過辦理徵件競賽,提供拍攝基金、行銷協助,也規劃監製工作坊活動給予建議,鼓勵紀錄片工作團隊在創作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人生的方向潛藏於無數選擇中,因為遇見哪個人,經歷什麼事,不知不覺轉了舵,僅僅是一個細微切角的差異,時間累積後也足以鑄成巨大鴻溝,於是漸漸地,成為自己不曾想像的人。這些改變無聲無息,甚至許多時候我們無從意識到,但在電影裡,岔路得以變得鮮明,何去何從,也都在那些悄然的抉擇中定了調。
活在這個總是潑得你滿身泥濘的世界,在破夢與抵達須彌之前,活著依舊不會太好。社會與階級仍有著牢不可破的邊界,而在無可避免的創傷背後、故事真正的核心,是沒有解方的生命真理,是死生之間純粹的、永恆的人類存在狀態。是相信,也是破。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面對蘿莉誘惑,不會就範的正直大叔」讓娜娜認識什麼是「好男人」,什麼是「愛的互動」。
Thumbnail
電影《莎莉》名字取得很特別,以一位鄉下農婦的英文名字為片名。電影找來劉品言飾演女主角,劉品言近年的形象,確實滿符合「莎莉」這個名字給人善良、又有點傻大姐的人設。 故事中劉品言飾演的「惠君」是一位鄉下養雞農婦,內心渴望愛情卻又沒體驗過愛情。父母過世後哥哥也離家,她扛起一家
Thumbnail
《小曉》不是甚麼教育或勵志片、歌頌母愛偉大或人文關懷的電影,它描繪了一位過動症女孩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上起伏的片隅 雖然劇情偶爾鬆散亦偶有枝節,但演員的精湛演出,深深把觀眾吸引進去小曉和母親內心的黑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老狐狸》的廖界夾在父親與謝老闆兩種不同的關愛與價值觀之間,他能有所選擇;由靳家驊自編自導的台灣電影《小曉》裡,主角周小曉在母親莊薇芳與陳保羅老師之間,卻像是關在籠子裡的貓頭鷹──就連小曉本身,都以為自己要的是自由,事實上卻是自由,讓她無處可去。 〔內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
Thumbnail
在拿下金馬影后之前,《小曉》已經開始在臉書上進行宣傳,還記得一開始海報的標語打的是:如果沒有你,我是不是能做自己。一直到電影上映約一周前,一個短版預告新加上了一小段標語: 尋找愛的解答。 看完之後可以說,相信這部電影裡找不到所謂愛的解答,儘管如此,在看完之後,竟然更被這個標語打動到了。沒錯,尋找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面對蘿莉誘惑,不會就範的正直大叔」讓娜娜認識什麼是「好男人」,什麼是「愛的互動」。
Thumbnail
電影《莎莉》名字取得很特別,以一位鄉下農婦的英文名字為片名。電影找來劉品言飾演女主角,劉品言近年的形象,確實滿符合「莎莉」這個名字給人善良、又有點傻大姐的人設。 故事中劉品言飾演的「惠君」是一位鄉下養雞農婦,內心渴望愛情卻又沒體驗過愛情。父母過世後哥哥也離家,她扛起一家
Thumbnail
《小曉》不是甚麼教育或勵志片、歌頌母愛偉大或人文關懷的電影,它描繪了一位過動症女孩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上起伏的片隅 雖然劇情偶爾鬆散亦偶有枝節,但演員的精湛演出,深深把觀眾吸引進去小曉和母親內心的黑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老狐狸》的廖界夾在父親與謝老闆兩種不同的關愛與價值觀之間,他能有所選擇;由靳家驊自編自導的台灣電影《小曉》裡,主角周小曉在母親莊薇芳與陳保羅老師之間,卻像是關在籠子裡的貓頭鷹──就連小曉本身,都以為自己要的是自由,事實上卻是自由,讓她無處可去。 〔內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
Thumbnail
在拿下金馬影后之前,《小曉》已經開始在臉書上進行宣傳,還記得一開始海報的標語打的是:如果沒有你,我是不是能做自己。一直到電影上映約一周前,一個短版預告新加上了一小段標語: 尋找愛的解答。 看完之後可以說,相信這部電影裡找不到所謂愛的解答,儘管如此,在看完之後,竟然更被這個標語打動到了。沒錯,尋找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