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時間是屎,生命是破:從《富都青年》到《但願人長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從李志的〈忽然〉開始

看完《但願人長久》再看《富都青年》會感到特別絕望,或許是因為結局的哀楚,也可能是因為離開的永遠都是同一個人──我指的同一個人,你當然可以將它直譯為是同一個演員分別飾演兩部作品裡的主角之意,但這非我本意。於此,我欲將更多的目光看向在闔上劇本、電影散場之後,那些從銀幕裡流淌出的、與現實遙遙呼應的逼仄。

這兩部片一直讓我想起李志的歌,遂決定由李志在二〇一〇年寫的〈忽然〉來作為整篇文章的引子:

有誰會讓我覺得這夜晚還有期盼
我就會跟著它去遠行
可是你在哪裡
可是明天醒來的第一片陽光
是否會像夢裡一樣明亮

身處在濁濁人間,如《富都青年》裡沒有前世的阿邦和阿迪,成為家國邊緣的失孤,你說要回去,他們甚至沒有地方可以回去,而生存的唯一手段或許只剩下與惡靠攏,更遑論覓得一場新生的機會,或望見陽光普照。

身處在濁濁人間,如《但願人長久》裡子圓從湖南來到香港時,說著粵語,藏起移民身分,看爸爸吸毒,看爸爸為她偷零嘴,看爸爸已經捉襟見肘還是買了麥當勞兒童餐,再看爸爸啷噹入獄,而自己的愛裡慢慢延展出了恨,還有輕蔑與厭惡。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我忍不住絕望地想,死了的阿邦,在來生是否仍無望地成了無所適從的垃圾青年;十年一刻,再成為無法被回收再利用的老父;又過一個十年,他孓然地死去,邁向下一世仍無力翻轉的宿命。

可電影裡的真實仍在遠方,即使在大多數的畫面裡,我們被放置在與角色齊高的景框中,得以仔細端詳每一張臉,卻仍保持著旁觀,而在那背後,無法忽視的暈散的背景如同隱約浮現的悲愴──活著就是這樣了嗎?活下來真的會好嗎?

這一切仍與我、與你不是那麼靠近,距離是實在的,像人與神之間、富都與青年之間、圓缺與完滿之間。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富都的失孤與神祇

陋居於富都的兄弟檔,成為彼此的兄長、父母,阿迪從事非法工作,想存錢幫自己與哥哥辦假身分證;阿邦仍將希冀託付在社會福利機構,於是他甘願流轉在各式各樣的零工雜活裡,剁雞、割菜、送貨,兩人和著粗茶淡飯、水煮雞蛋,繳完房租和生活所需後剩下的幾張紙鈔,也只能寄存在生鏽的鐵罐裡,連個帳戶都不能辦,房子甚至是別人幫忙租的。

已經到了這個時候,阿邦仍念著社工會為他們找到出口,與其說是盲目地信任,這更像是僅存的希望──如果連社會福利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失守,努力生活便再無意義,屆時就連生存也是枉然。

可他們本就被社會的法拋棄,活在邊陲的他們終究是被法治排除的,因此最後的失序已是預料之內。

你以為階級可以被撼動,只要耐得住窮,生活總會出現一絲生機。可貧窮是會透進骨髓裡的,作為被社會保護的一份子的我們,始終無法理解,只是兀自以為貧窮是能過得下去的,相信即使貧窮,仍應謹守道德底線:不偷、不搶、不作惡、不悖德,人不應該活成野獸,除了生存以外,生活也不該野蠻。

但一切都失控的當下,你又怎麼能期待這對失孤能夠循著正常的管道,行上倫常的道路?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阿迪不該選擇逃跑,阿邦不該放棄訴訟;父親不該偷糖果,女兒不該偷同學的錶——如果如果,他們曾在某個時間點上,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事情會不會變好?

但有些生命的出軌是註定的。選擇中途離席既是一條死路,繼續向前駛,也可能遲早會墜亡。《富都青年》和《但願人長久》裡的徒勞、邊緣與現實,即是層疊的障,更像諸神的戲法。

祂說祂總看顧世人,你說你感覺到痛,祂卻要你將苦當遊戲;祂說你心裡要有神,你說你快被壓垮,祂卻斥責你不夠相信。最後,祂會說孺子不可教也,遂決定離開你。

就連神也是選擇性存在的,富人總與神常在,窮人總身旁無神。

你在生活裡遞出出生證明想換取名字與身分好安身,政府會寄發一張拒絕核定通知單給你,順便附上一張神的不在場證明──所以我說,到底有沒有神?就算把什麼偷來的東西還回去了,世界也不會變好,因為失控也是神明精準的養成遊戲。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渡化女孩要說髒話

九七回歸那年,子圓、母親和妹妹子缺先後從河南移民到香港與父親聚首,家貧,毒父,身分認同與外地口音──能讓一個孩子心底溢出自卑、面貌卻生得堅毅的來由,全被塞進了這個失能家庭裡。二〇〇七年,子圓剛上高中,父親因毒入獄多年終於返歸,母親在那個下午重新鋪上床褥、換上新的枕套,她期待的是這次出獄的丈夫,或許能回岸,全家能團圓。

這和《富都青年》裡阿邦對社福機構的相信一樣,午後灑進窗邊的太陽言明了母親的祈願,可伴隨而來的,是兩個女兒的青春註定得繼續與破敗相伴。

子圓在父親毒癮發作時,擋在妹妹前面,回到家的母親再用自己早已風霜的身體護住孩子。我一直在想,面對這樣有毒的關係,她們為什麼沒想過要逃?我的媽媽看著賭光整個家的爸爸,怎麼不逃?

可能她們曾經想過,只是想不到離開之後,有哪裡能去。被困住的感覺是由內而外的,放不下有毒的關係、脫不下移民的身分、翻轉不了階級、離不開香港。香港的變調也幽微地渡在電影裡,毒癮之於陋室、衰亡之於棄守,就連茶餐廳也開始加辣提味。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二〇一七年,子圓做了導遊工作,子缺還在念大學,父親又回去「唸書」,在她們的成長記憶裡只有父親搖搖晃晃的背影,長大以後,當然不需要父親。

而父親的墮落也如一列出軌的火車,尋回正軌實難。當年出獄那一夜,父親選擇與毒團圓,終是錯過了姐妹倆成長的珍稀時光。若我們不談論悔悟與否,而是看向更核心,那打自踏入社會就再無未來可言的無望,以及終無法拉起自己的自咎感,早已讓人甘願做一頭獸。因為神不曾臨在。

有些時候,佛號和髒話是一樣污穢的,當你對著一罈燒不出希望的灰燼念佛,一樣都是六個字,你就像在對他罵髒話一樣,與其說是渡化,或許更像是在訕笑這團灰塵從未見過神的顯跡。

(讀到這裡,想先請你/妳去聽聽李志的〈這個世界會好嗎〉再回來。)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時間不是巧克力,是屎

抬頭卻不見天穹的青年們,回望但找不著愛的女孩們。如果真的有神,在他們身邊的即是時間之神與命運之神,時間的創傷與命運的決絕以最污濁的方式,在不毛之地的芒草花上潑糞,白茫裡發著酸臭,沾上宿命的屎。

沿著電影裡精心設計的消解與縫隙,再看這兩部片的結局,本該唏噓的收場,兩部作品的導演不約而同地遞出與過去和解的橄欖枝。於是主題再厚重都變得有些輕盈,可人生之所以深刻,皆是來自它的不可追,以及日後永遠縈繞在心上的不復的記憶。

前面說這兩部作品於我而言,終究是遙遠的,我想對閱讀到這裡的絕大多數讀者們亦然。角色的窮困和終極的絕望,我實然無法體會,只是總有幾場戲如日暮時刻火紅、巨大的太陽,再次將那些遺棄在畸零地的舊時喚醒。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我想應該也是在二〇〇七年附近,大概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一天夜半媽媽開車載我出門,筆直到幾乎沒有盡頭的寬大馬路上,只有一間 OK 便利商店還發著光。媽媽要我去挑一盒巧克力。那時候我很興奮,小時候我們家少有甜食,多半都是親戚買來的,我一直以為家裡沒有零食是因為那不健康,後來才知道是因為窮。當時就連註冊費也是媽媽去借來的,怎麼可能有閒錢買糖吃。怎麼可能。

我最後選了一盒森永巧克力球,下盒裝的是包裹著巧克力的威化餅乾,上盒的包裝裡有個洞,依稀可以窺見神奇寶貝的編號,神奇寶貝是廉價贈品,但其實巧克力球的味道也很普通。

上車後,媽媽把車子駛向前方的黑裡,我們停在一棟大樓前很久,久到我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寤寐之間爸爸上了車,他們在前座爭吵得激烈,我一個人坐在後座靜默地哭,究竟吵什麼我也忘記了。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巧克力球上的神奇寶貝,被裹在暗密不透的黑裡,一切都有點模糊。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這幾年我才知道,大樓裡有爸爸的戀人,那天媽媽已經準備好帶我去死,在她領著我向死之際,她已經將姊姊、弟弟安放在外婆家。我想我真的是贈品。生是多餘,就連死也是連帶陪葬。

父親買來送給子缺的歡樂兒童餐玩具也是附贈,姐妹們分食一包薯條,其中也定有一個人是多的。

我曾經以為只要乖順、聽話而且聰明,家庭的裂縫終將變得圓滿,卻又時刻感覺到自己似乎是整個家裡多出來的那個──如果妹妹沒有出生就好了,如果家裡少一個負擔就好了。我在縫隙裡長出痛,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被塞進密封袋裡,傷者一號、傷者二號⋯⋯,我們苟且地活在這個家裡,就連爸爸也是,碰不著彼此的肌膚,更別說是撫癒彼此。

二〇一七年,我離開原生家庭,在外地獨自過著秘密的、孤獨的生活。中間幾次回去,我偶爾對仍栽在輸贏之神的股掌間的爸爸生起一些舊的痛感,但它會在下一秒被我打住,我決心要漠視對他的一切感受,就連恨也不要。我希望我們沒有關係,像子缺在麥當勞假裝沒看見曾經送她洋娃娃的叔伯,像子圓的手機裡沒有父親的電話號碼。我翻出了屬於恨的記憶,將愛他的可能拋擲向不透風的童年裡。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污濁、拯救與被拯救

我在想的是,長大以後會帶上燒賣便當去探望仍在囹圄的父親、騙他電風扇正在特賣所以才買回家的子缺,為的是相信父親終會向善,還是想縫補自己抱憾的童年?而最終還是赴約上茶餐廳和父親、妹妹吃燒賣的子圓,想拯救的又是誰?

或甚,擔下了罪名,只願讓弟弟繼續擁有自由之身的阿邦,仍然相信活著是一件好事嗎?

明明那盒巧克力球不是威利・旺卡做的,我們也都不是窮但幸運的查理,怎麼可能會選到最喜歡的那隻神奇寶貝,怎麼可能靠著一盒巧克力就帶整個家脫離苦海。怎麼可能。

我想這世上是沒有神跡的,我們總是一再地感覺到自己是骯髒的、多餘的,所以那些關於拯救與被拯救的事,都有點殘暴。時間與命運如芒草花在蠻荒曠野上恣意生長,污濁將成為你人生中的幾次斷點,在接下來幾個重要的片刻時不時搔癢著你。

那些時候,記憶會復返,差不多會發生在你決定離家、決定原諒、決定愛人、決定相信的忽然之間。它看似已經平息,卻總在這些時候再次風起。搔抓就流血、發臭。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阿迪決定存錢帶上哥哥一起離開,阿邦決定負罪以許弟弟一場新生;子缺決定買風扇回家送給老父,子圓決定帶著老父回一趟河南;決定回家奔喪,決定提筆寫字。你發現自己的一切行動,背後都有一段記憶正幽微地影響著你,就算好的記憶少得可憐。敲在彼此頭上的水煮蛋、無暇的白布鞋與洋娃娃、坐在爸爸肩上摘下一顆星星,記得這些,為的都是拯救與被拯救,拯救自己以及被自己拯救。

活在這個總是潑得你滿身泥濘的世界,在破夢與抵達須彌之前,活著依舊不會太好。社會與階級仍有著牢不可破的邊界,而在無可避免的創傷背後、故事真正的核心,是沒有解方的生命真理,是死生之間純粹的、永恆的人類存在狀態。是相信,也是破。

關於鄭州我想的全是你/想來生活無非是痛苦和美麗
關於鄭州我愛的全是你/愛到最後我們都無路可去
似是而非或是世事可畏/有情有義又是有米無炊
時間改變了很多也什麼都沒有
讓我再次擁抱你 鄭州

李志〈關於鄭州的記憶〉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劇照提供/甲上娛樂、高先電影
核稿編輯/張硯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灣演員吳慷仁以聾人角色首度入圍第60屆金馬獎並奪得影帝寶座 「你叫我不要放棄,繼續生活下去但我不行,你知道我活得很辛苦嗎?」—《富都青年》
Thumbnail
台灣演員吳慷仁以聾人角色首度入圍第60屆金馬獎並奪得影帝寶座 「你叫我不要放棄,繼續生活下去但我不行,你知道我活得很辛苦嗎?」—《富都青年》
Thumbnail
這個世界所帶給他的孤單、冷漠,以及他生來與其他人位於無法平等的處境,都讓他倍感孤獨,孤獨地讓他無法擁有希望地活著!即使他如此渴望去擁有家、擁有愛、擁有極平凡人能夠擁有的一切!
Thumbnail
這個世界所帶給他的孤單、冷漠,以及他生來與其他人位於無法平等的處境,都讓他倍感孤獨,孤獨地讓他無法擁有希望地活著!即使他如此渴望去擁有家、擁有愛、擁有極平凡人能夠擁有的一切!
Thumbnail
,這世界有太多太多需要被看見的角落,在這些角落中有許多堅韌的靈魂,或許我們沒辦法好好的讓自己的溫柔照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但至少我們可以再看到這些靈魂奮力時好好的去承接住他們,用盡力擠出的溫柔,讓更多浮萍可以稍稍停泊,好好活著。
Thumbnail
,這世界有太多太多需要被看見的角落,在這些角落中有許多堅韌的靈魂,或許我們沒辦法好好的讓自己的溫柔照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但至少我們可以再看到這些靈魂奮力時好好的去承接住他們,用盡力擠出的溫柔,讓更多浮萍可以稍稍停泊,好好活著。
Thumbnail
【富都青年】上映的第一天,我就抱著滿懷期待的心情進場觀賞了!事實上,這其實是一部看完會格外沉重,但又覺得人生充滿希望的電影!現實社會總是現實又殘酷,無論對貧窮或者是富有的人群。但對於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們,世界更是會不留情面地,一次又一次的狂暴衝擊,彷彿不將你打趴在地苟延殘喘就誓不停止。
Thumbnail
【富都青年】上映的第一天,我就抱著滿懷期待的心情進場觀賞了!事實上,這其實是一部看完會格外沉重,但又覺得人生充滿希望的電影!現實社會總是現實又殘酷,無論對貧窮或者是富有的人群。但對於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們,世界更是會不留情面地,一次又一次的狂暴衝擊,彷彿不將你打趴在地苟延殘喘就誓不停止。
Thumbnail
透過《富都青年》,我們可以重新思考,那些同樣也生活在馬來西亞,卻被刻意忽視的無國籍者、在富都苟延殘喘的靈魂,也是馬來西亞的子女嗎?
Thumbnail
透過《富都青年》,我們可以重新思考,那些同樣也生活在馬來西亞,卻被刻意忽視的無國籍者、在富都苟延殘喘的靈魂,也是馬來西亞的子女嗎?
Thumbnail
最後, 「所有我想得到的都做了、我也和善待人了、我也兢兢業業了、我也壓抑情緒了,為什麼都還是沒有辦法。」 在看完金馬男主角入圍片段的那場戲,我私自為阿邦想了這段獨白。
Thumbnail
最後, 「所有我想得到的都做了、我也和善待人了、我也兢兢業業了、我也壓抑情緒了,為什麼都還是沒有辦法。」 在看完金馬男主角入圍片段的那場戲,我私自為阿邦想了這段獨白。
Thumbnail
全片劇本高潮起伏,配樂與攝影十分動人,飾演貧困兄弟的吳慷仁與陳澤耀,與跨性別者Money姐的鄧金煌,三人在片中演出真情流露,自然而動人心弦,也讓人關​注生活在社會底層人們的真實情誼。
Thumbnail
全片劇本高潮起伏,配樂與攝影十分動人,飾演貧困兄弟的吳慷仁與陳澤耀,與跨性別者Money姐的鄧金煌,三人在片中演出真情流露,自然而動人心弦,也讓人關​注生活在社會底層人們的真實情誼。
Thumbnail
王禮霖說,拍這部電影,只是為了透過影像去傳遞一些事實,將那些在現實中無法控制的事情,透過電影發散出去,阿邦和阿迪都接住自己了,他也將放下這對兄弟,再寫下一個故事。
Thumbnail
王禮霖說,拍這部電影,只是為了透過影像去傳遞一些事實,將那些在現實中無法控制的事情,透過電影發散出去,阿邦和阿迪都接住自己了,他也將放下這對兄弟,再寫下一個故事。
Thumbnail
活在這個總是潑得你滿身泥濘的世界,在破夢與抵達須彌之前,活著依舊不會太好。社會與階級仍有著牢不可破的邊界,而在無可避免的創傷背後、故事真正的核心,是沒有解方的生命真理,是死生之間純粹的、永恆的人類存在狀態。是相信,也是破。
Thumbnail
活在這個總是潑得你滿身泥濘的世界,在破夢與抵達須彌之前,活著依舊不會太好。社會與階級仍有著牢不可破的邊界,而在無可避免的創傷背後、故事真正的核心,是沒有解方的生命真理,是死生之間純粹的、永恆的人類存在狀態。是相信,也是破。
Thumbnail
「人生到最後,如果可以在活的人心裡留下一點什麼,好像就足夠了」一部雖是翻拍但卻最正港、具台灣味的愛情故事,雖然沒有高富帥、白富美,卻是最貼近日常庶民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人生到最後,如果可以在活的人心裡留下一點什麼,好像就足夠了」一部雖是翻拍但卻最正港、具台灣味的愛情故事,雖然沒有高富帥、白富美,卻是最貼近日常庶民的愛情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