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時間是屎,生命是破:從《富都青年》到《但願人長久》

更新於 2024/11/09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從李志的〈忽然〉開始

看完《但願人長久》再看《富都青年》會感到特別絕望,或許是因為結局的哀楚,也可能是因為離開的永遠都是同一個人──我指的同一個人,你當然可以將它直譯為是同一個演員分別飾演兩部作品裡的主角之意,但這非我本意。於此,我欲將更多的目光看向在闔上劇本、電影散場之後,那些從銀幕裡流淌出的、與現實遙遙呼應的逼仄。

這兩部片一直讓我想起李志的歌,遂決定由李志在二〇一〇年寫的〈忽然〉來作為整篇文章的引子:

有誰會讓我覺得這夜晚還有期盼
我就會跟著它去遠行
可是你在哪裡
可是明天醒來的第一片陽光
是否會像夢裡一樣明亮

身處在濁濁人間,如《富都青年》裡沒有前世的阿邦和阿迪,成為家國邊緣的失孤,你說要回去,他們甚至沒有地方可以回去,而生存的唯一手段或許只剩下與惡靠攏,更遑論覓得一場新生的機會,或望見陽光普照。

身處在濁濁人間,如《但願人長久》裡子圓從湖南來到香港時,說著粵語,藏起移民身分,看爸爸吸毒,看爸爸為她偷零嘴,看爸爸已經捉襟見肘還是買了麥當勞兒童餐,再看爸爸啷噹入獄,而自己的愛裡慢慢延展出了恨,還有輕蔑與厭惡。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我忍不住絕望地想,死了的阿邦,在來生是否仍無望地成了無所適從的垃圾青年;十年一刻,再成為無法被回收再利用的老父;又過一個十年,他孓然地死去,邁向下一世仍無力翻轉的宿命。

可電影裡的真實仍在遠方,即使在大多數的畫面裡,我們被放置在與角色齊高的景框中,得以仔細端詳每一張臉,卻仍保持著旁觀,而在那背後,無法忽視的暈散的背景如同隱約浮現的悲愴──活著就是這樣了嗎?活下來真的會好嗎?

這一切仍與我、與你不是那麼靠近,距離是實在的,像人與神之間、富都與青年之間、圓缺與完滿之間。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富都的失孤與神祇

陋居於富都的兄弟檔,成為彼此的兄長、父母,阿迪從事非法工作,想存錢幫自己與哥哥辦假身分證;阿邦仍將希冀託付在社會福利機構,於是他甘願流轉在各式各樣的零工雜活裡,剁雞、割菜、送貨,兩人和著粗茶淡飯、水煮雞蛋,繳完房租和生活所需後剩下的幾張紙鈔,也只能寄存在生鏽的鐵罐裡,連個帳戶都不能辦,房子甚至是別人幫忙租的。

已經到了這個時候,阿邦仍念著社工會為他們找到出口,與其說是盲目地信任,這更像是僅存的希望──如果連社會福利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失守,努力生活便再無意義,屆時就連生存也是枉然。

可他們本就被社會的法拋棄,活在邊陲的他們終究是被法治排除的,因此最後的失序已是預料之內。

你以為階級可以被撼動,只要耐得住窮,生活總會出現一絲生機。可貧窮是會透進骨髓裡的,作為被社會保護的一份子的我們,始終無法理解,只是兀自以為貧窮是能過得下去的,相信即使貧窮,仍應謹守道德底線:不偷、不搶、不作惡、不悖德,人不應該活成野獸,除了生存以外,生活也不該野蠻。

但一切都失控的當下,你又怎麼能期待這對失孤能夠循著正常的管道,行上倫常的道路?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阿迪不該選擇逃跑,阿邦不該放棄訴訟;父親不該偷糖果,女兒不該偷同學的錶——如果如果,他們曾在某個時間點上,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事情會不會變好?

但有些生命的出軌是註定的。選擇中途離席既是一條死路,繼續向前駛,也可能遲早會墜亡。《富都青年》和《但願人長久》裡的徒勞、邊緣與現實,即是層疊的障,更像諸神的戲法。

祂說祂總看顧世人,你說你感覺到痛,祂卻要你將苦當遊戲;祂說你心裡要有神,你說你快被壓垮,祂卻斥責你不夠相信。最後,祂會說孺子不可教也,遂決定離開你。

就連神也是選擇性存在的,富人總與神常在,窮人總身旁無神。

你在生活裡遞出出生證明想換取名字與身分好安身,政府會寄發一張拒絕核定通知單給你,順便附上一張神的不在場證明──所以我說,到底有沒有神?就算把什麼偷來的東西還回去了,世界也不會變好,因為失控也是神明精準的養成遊戲。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渡化女孩要說髒話

九七回歸那年,子圓、母親和妹妹子缺先後從河南移民到香港與父親聚首,家貧,毒父,身分認同與外地口音──能讓一個孩子心底溢出自卑、面貌卻生得堅毅的來由,全被塞進了這個失能家庭裡。二〇〇七年,子圓剛上高中,父親因毒入獄多年終於返歸,母親在那個下午重新鋪上床褥、換上新的枕套,她期待的是這次出獄的丈夫,或許能回岸,全家能團圓。

這和《富都青年》裡阿邦對社福機構的相信一樣,午後灑進窗邊的太陽言明了母親的祈願,可伴隨而來的,是兩個女兒的青春註定得繼續與破敗相伴。

子圓在父親毒癮發作時,擋在妹妹前面,回到家的母親再用自己早已風霜的身體護住孩子。我一直在想,面對這樣有毒的關係,她們為什麼沒想過要逃?我的媽媽看著賭光整個家的爸爸,怎麼不逃?

可能她們曾經想過,只是想不到離開之後,有哪裡能去。被困住的感覺是由內而外的,放不下有毒的關係、脫不下移民的身分、翻轉不了階級、離不開香港。香港的變調也幽微地渡在電影裡,毒癮之於陋室、衰亡之於棄守,就連茶餐廳也開始加辣提味。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二〇一七年,子圓做了導遊工作,子缺還在念大學,父親又回去「唸書」,在她們的成長記憶裡只有父親搖搖晃晃的背影,長大以後,當然不需要父親。

而父親的墮落也如一列出軌的火車,尋回正軌實難。當年出獄那一夜,父親選擇與毒團圓,終是錯過了姐妹倆成長的珍稀時光。若我們不談論悔悟與否,而是看向更核心,那打自踏入社會就再無未來可言的無望,以及終無法拉起自己的自咎感,早已讓人甘願做一頭獸。因為神不曾臨在。

有些時候,佛號和髒話是一樣污穢的,當你對著一罈燒不出希望的灰燼念佛,一樣都是六個字,你就像在對他罵髒話一樣,與其說是渡化,或許更像是在訕笑這團灰塵從未見過神的顯跡。

(讀到這裡,想先請你/妳去聽聽李志的〈這個世界會好嗎〉再回來。)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時間不是巧克力,是屎

抬頭卻不見天穹的青年們,回望但找不著愛的女孩們。如果真的有神,在他們身邊的即是時間之神與命運之神,時間的創傷與命運的決絕以最污濁的方式,在不毛之地的芒草花上潑糞,白茫裡發著酸臭,沾上宿命的屎。

沿著電影裡精心設計的消解與縫隙,再看這兩部片的結局,本該唏噓的收場,兩部作品的導演不約而同地遞出與過去和解的橄欖枝。於是主題再厚重都變得有些輕盈,可人生之所以深刻,皆是來自它的不可追,以及日後永遠縈繞在心上的不復的記憶。

前面說這兩部作品於我而言,終究是遙遠的,我想對閱讀到這裡的絕大多數讀者們亦然。角色的窮困和終極的絕望,我實然無法體會,只是總有幾場戲如日暮時刻火紅、巨大的太陽,再次將那些遺棄在畸零地的舊時喚醒。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我想應該也是在二〇〇七年附近,大概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一天夜半媽媽開車載我出門,筆直到幾乎沒有盡頭的寬大馬路上,只有一間 OK 便利商店還發著光。媽媽要我去挑一盒巧克力。那時候我很興奮,小時候我們家少有甜食,多半都是親戚買來的,我一直以為家裡沒有零食是因為那不健康,後來才知道是因為窮。當時就連註冊費也是媽媽去借來的,怎麼可能有閒錢買糖吃。怎麼可能。

我最後選了一盒森永巧克力球,下盒裝的是包裹著巧克力的威化餅乾,上盒的包裝裡有個洞,依稀可以窺見神奇寶貝的編號,神奇寶貝是廉價贈品,但其實巧克力球的味道也很普通。

上車後,媽媽把車子駛向前方的黑裡,我們停在一棟大樓前很久,久到我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寤寐之間爸爸上了車,他們在前座爭吵得激烈,我一個人坐在後座靜默地哭,究竟吵什麼我也忘記了。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巧克力球上的神奇寶貝,被裹在暗密不透的黑裡,一切都有點模糊。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這幾年我才知道,大樓裡有爸爸的戀人,那天媽媽已經準備好帶我去死,在她領著我向死之際,她已經將姊姊、弟弟安放在外婆家。我想我真的是贈品。生是多餘,就連死也是連帶陪葬。

父親買來送給子缺的歡樂兒童餐玩具也是附贈,姐妹們分食一包薯條,其中也定有一個人是多的。

我曾經以為只要乖順、聽話而且聰明,家庭的裂縫終將變得圓滿,卻又時刻感覺到自己似乎是整個家裡多出來的那個──如果妹妹沒有出生就好了,如果家裡少一個負擔就好了。我在縫隙裡長出痛,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被塞進密封袋裡,傷者一號、傷者二號⋯⋯,我們苟且地活在這個家裡,就連爸爸也是,碰不著彼此的肌膚,更別說是撫癒彼此。

二〇一七年,我離開原生家庭,在外地獨自過著秘密的、孤獨的生活。中間幾次回去,我偶爾對仍栽在輸贏之神的股掌間的爸爸生起一些舊的痛感,但它會在下一秒被我打住,我決心要漠視對他的一切感受,就連恨也不要。我希望我們沒有關係,像子缺在麥當勞假裝沒看見曾經送她洋娃娃的叔伯,像子圓的手機裡沒有父親的電話號碼。我翻出了屬於恨的記憶,將愛他的可能拋擲向不透風的童年裡。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但願人長久》電影劇照/高先電影

污濁、拯救與被拯救

我在想的是,長大以後會帶上燒賣便當去探望仍在囹圄的父親、騙他電風扇正在特賣所以才買回家的子缺,為的是相信父親終會向善,還是想縫補自己抱憾的童年?而最終還是赴約上茶餐廳和父親、妹妹吃燒賣的子圓,想拯救的又是誰?

或甚,擔下了罪名,只願讓弟弟繼續擁有自由之身的阿邦,仍然相信活著是一件好事嗎?

明明那盒巧克力球不是威利・旺卡做的,我們也都不是窮但幸運的查理,怎麼可能會選到最喜歡的那隻神奇寶貝,怎麼可能靠著一盒巧克力就帶整個家脫離苦海。怎麼可能。

我想這世上是沒有神跡的,我們總是一再地感覺到自己是骯髒的、多餘的,所以那些關於拯救與被拯救的事,都有點殘暴。時間與命運如芒草花在蠻荒曠野上恣意生長,污濁將成為你人生中的幾次斷點,在接下來幾個重要的片刻時不時搔癢著你。

那些時候,記憶會復返,差不多會發生在你決定離家、決定原諒、決定愛人、決定相信的忽然之間。它看似已經平息,卻總在這些時候再次風起。搔抓就流血、發臭。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阿迪決定存錢帶上哥哥一起離開,阿邦決定負罪以許弟弟一場新生;子缺決定買風扇回家送給老父,子圓決定帶著老父回一趟河南;決定回家奔喪,決定提筆寫字。你發現自己的一切行動,背後都有一段記憶正幽微地影響著你,就算好的記憶少得可憐。敲在彼此頭上的水煮蛋、無暇的白布鞋與洋娃娃、坐在爸爸肩上摘下一顆星星,記得這些,為的都是拯救與被拯救,拯救自己以及被自己拯救。

活在這個總是潑得你滿身泥濘的世界,在破夢與抵達須彌之前,活著依舊不會太好。社會與階級仍有著牢不可破的邊界,而在無可避免的創傷背後、故事真正的核心,是沒有解方的生命真理,是死生之間純粹的、永恆的人類存在狀態。是相信,也是破。

關於鄭州我想的全是你/想來生活無非是痛苦和美麗
關於鄭州我愛的全是你/愛到最後我們都無路可去
似是而非或是世事可畏/有情有義又是有米無炊
時間改變了很多也什麼都沒有
讓我再次擁抱你 鄭州

李志〈關於鄭州的記憶〉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富都青年》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劇照提供/甲上娛樂、高先電影
核稿編輯/張硯拓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初找演員找得很辛苦,因為很多同行都紛紛認為這部電影不太可能拍成,顯然這是一部不被祝福的電影。正因為這樣,讓我想要用控訴以外、憤怒以外的方式來證明一件事:我們是時候該走出第一步。不要所有人一輩子活在那個白色恐怖裡,不知道這個可不可以碰、那個可不可以說。我們要能說,還要能對話,才能開始改變一些事情」
編按:《南巫》導演張吉安的第二部長片作品《五月雪》,近日將在金馬 60 國際影展作為開幕片首映。這是一個根植於馬來西亞歷史的故事,對於多數的台灣觀眾而言,勢必需要一些事前/事後的知識補充。
若說《惡女》這部電影,為的是顛覆某些刻板印象,那麼這樣的表演,事實上正是對立美也對觀眾的冷酷凝視:你相信的是成見還是你看到的?你看到的是演繹了你的成見,還是呈現了真相?你確定真相在你眼前時,真的看得見嗎?這看似刻板印象的表演,實際上正是對刻板印象最冷酷的嘲弄,彰顯出刻板印象有多麼、多麼難以扭轉。
我一直覺得夢是騙人的,無論好壞。總之,製造夢境的人、愛做夢的人都喜歡撒謊。姑且先將世界上所有筆耕、作畫、拍電影的人都稱之為「作家」,很有可能,這些作家的思想都來自無意識的夢境/謊言。
《雙瞳》捨棄好萊塢式的嚇人設計,選擇以華人世界共同的信仰以及如《火線追緝令》(1995)的縝密懸案設計,創造出既本土又玄幻的世界觀,然而最令人恐懼的,並不是片中神通廣大的教主謝亞里,而是造就這一切的「愛」──因愛而生的執念,才是整部片的核心。也正因如此普世的情感,才能讓恐懼得以圓滿。
導演在作品中割開了一個想像的畸零地,將女人精神上的自主化為具象的表演,電影中野性的、擁有自我的女人支配著男人,很可能比男人還要偉大,她在幻象中無所不能,卻在歷史中被消弭。
「當初找演員找得很辛苦,因為很多同行都紛紛認為這部電影不太可能拍成,顯然這是一部不被祝福的電影。正因為這樣,讓我想要用控訴以外、憤怒以外的方式來證明一件事:我們是時候該走出第一步。不要所有人一輩子活在那個白色恐怖裡,不知道這個可不可以碰、那個可不可以說。我們要能說,還要能對話,才能開始改變一些事情」
編按:《南巫》導演張吉安的第二部長片作品《五月雪》,近日將在金馬 60 國際影展作為開幕片首映。這是一個根植於馬來西亞歷史的故事,對於多數的台灣觀眾而言,勢必需要一些事前/事後的知識補充。
若說《惡女》這部電影,為的是顛覆某些刻板印象,那麼這樣的表演,事實上正是對立美也對觀眾的冷酷凝視:你相信的是成見還是你看到的?你看到的是演繹了你的成見,還是呈現了真相?你確定真相在你眼前時,真的看得見嗎?這看似刻板印象的表演,實際上正是對刻板印象最冷酷的嘲弄,彰顯出刻板印象有多麼、多麼難以扭轉。
我一直覺得夢是騙人的,無論好壞。總之,製造夢境的人、愛做夢的人都喜歡撒謊。姑且先將世界上所有筆耕、作畫、拍電影的人都稱之為「作家」,很有可能,這些作家的思想都來自無意識的夢境/謊言。
《雙瞳》捨棄好萊塢式的嚇人設計,選擇以華人世界共同的信仰以及如《火線追緝令》(1995)的縝密懸案設計,創造出既本土又玄幻的世界觀,然而最令人恐懼的,並不是片中神通廣大的教主謝亞里,而是造就這一切的「愛」──因愛而生的執念,才是整部片的核心。也正因如此普世的情感,才能讓恐懼得以圓滿。
導演在作品中割開了一個想像的畸零地,將女人精神上的自主化為具象的表演,電影中野性的、擁有自我的女人支配著男人,很可能比男人還要偉大,她在幻象中無所不能,卻在歷史中被消弭。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餘燼》著實不乏動人的橋段,但在背後存在著一種巨大且危險的幻想:當所有的角色、創作者、觀看者,都是溫良恭儉讓,成為了更大一團無思考性的團塊,通通服膺於導演自身對於進步價值的淺薄想像,彷彿在溫暖的原諒之後,導演、電影、社會也都真正地前往生命的下一步——而我們真的需要這樣虛浮的電影嗎?
Thumbnail
《紅色房間》一句點名主旨的台詞——「你猜,這世界上誰最不會說謊?──是鬼魂,因為它們能夠被看透。」正因為鬼魂能夠被看穿,而人類並無法,因此電影留下了並未道破的結局,我們看不清楚彼此真正的形貌,也因此在這個過分透明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某程度上都成為了受害者,同時又是加害者。
Thumbnail
男孩埋了整座村莊的時鐘,除了自己家裡的那一個。村莊因此失去了時間,日出日落,昨日今日,時光凝止,再沒有人能為此時此刻定錨,現實與夢境、傳說、流言之間模糊了界線。雖然沒了時間,但村裡卻出現了一個洞穴,通往地府郵局,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此送信給過往的人。 下一幕,轉眼之間,男孩長大變成了男人。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無所事事的寒暑假,醒來時已經過午,早出門工作的爸媽留一張字條在桌上,交代冰箱有昨晚事先做好的午餐。你用筷子在保鮮膜上戳幾個洞,送進微波爐,然後去房間叫醒仍然呼呼大睡的弟弟、妹妹。你裝好飯菜,一人分發一個碗公,一人占據一張沙發座墊,先抓到遙控器者得勝利。但無論是誰握有先發權,彼此
Thumbnail
每一次重溫《愛在黎明破曉時》,浪漫感逐漸稀釋,時間感持續放大。最終,我也分不清楚自己是在感嘆席琳與傑西的愛情不再如剛相識時的單純,或是在感嘆自己的老去與不再輕盈的心靈?想想,能夠跟著心愛的電影角色一起走過:青澀、理想、埋怨、妥協等不同階段的人生,不也是一種「詩意化的日常生活」表現嗎?
Thumbnail
我不斷思索和試圖理解安妮為何如此詮釋這段時光、這場婚姻,時而懷疑是她的回憶濾鏡銳化(而非鈍化)了當初的矛盾與不快,時而敬佩地認為這正是她從不裝睡、永遠清醒的銳利誠實。但「暴力」是嚴肅指控,以此形容究竟是精準或言重?
Thumbnail
時間模稜、時空通融的影像,指向過去,也指向現在與未來。重複播送的〈You and Whose Army〉唱著神聖羅馬帝國,說著法語的 Jeanne 抵達中東各地的語言屏障,以及維勒納夫自稱「外來者」的背景,在在異化著文本,異化著我們「定位」那些大遠鏡鏡頭下的環境空間。
Thumbnail
重溫敘境與動機的個別意義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問題梗概,可先試問:基於影像與主觀視覺經驗間的諸多重疊,一台攝影機可能代言故事中的誰,又或者不代言任何故事人物?由此也有別的衍伸疑惑,例如追蹤鏡頭是誰在追誰(who’s following who)?或者,鏡頭是否充任了敘境內部(diegetic)的觀點?
Thumbnail
「無間地獄中,壽長乃大劫。」20年過去,香港的警匪傳奇故事在這三部電影中被濃縮精煉,展開成一幅使當代人深有所感的精神煉獄圖像,而我們等不及用各種方式重新體驗它。本文對三部曲進行回顧,梳理它極具戲劇張力的母題、《無間道》在雙雄觀點上的趣味,還有《無間道II》與《無間道III》個別異於前集的特點。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餘燼》著實不乏動人的橋段,但在背後存在著一種巨大且危險的幻想:當所有的角色、創作者、觀看者,都是溫良恭儉讓,成為了更大一團無思考性的團塊,通通服膺於導演自身對於進步價值的淺薄想像,彷彿在溫暖的原諒之後,導演、電影、社會也都真正地前往生命的下一步——而我們真的需要這樣虛浮的電影嗎?
Thumbnail
《紅色房間》一句點名主旨的台詞——「你猜,這世界上誰最不會說謊?──是鬼魂,因為它們能夠被看透。」正因為鬼魂能夠被看穿,而人類並無法,因此電影留下了並未道破的結局,我們看不清楚彼此真正的形貌,也因此在這個過分透明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某程度上都成為了受害者,同時又是加害者。
Thumbnail
男孩埋了整座村莊的時鐘,除了自己家裡的那一個。村莊因此失去了時間,日出日落,昨日今日,時光凝止,再沒有人能為此時此刻定錨,現實與夢境、傳說、流言之間模糊了界線。雖然沒了時間,但村裡卻出現了一個洞穴,通往地府郵局,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此送信給過往的人。 下一幕,轉眼之間,男孩長大變成了男人。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無所事事的寒暑假,醒來時已經過午,早出門工作的爸媽留一張字條在桌上,交代冰箱有昨晚事先做好的午餐。你用筷子在保鮮膜上戳幾個洞,送進微波爐,然後去房間叫醒仍然呼呼大睡的弟弟、妹妹。你裝好飯菜,一人分發一個碗公,一人占據一張沙發座墊,先抓到遙控器者得勝利。但無論是誰握有先發權,彼此
Thumbnail
每一次重溫《愛在黎明破曉時》,浪漫感逐漸稀釋,時間感持續放大。最終,我也分不清楚自己是在感嘆席琳與傑西的愛情不再如剛相識時的單純,或是在感嘆自己的老去與不再輕盈的心靈?想想,能夠跟著心愛的電影角色一起走過:青澀、理想、埋怨、妥協等不同階段的人生,不也是一種「詩意化的日常生活」表現嗎?
Thumbnail
我不斷思索和試圖理解安妮為何如此詮釋這段時光、這場婚姻,時而懷疑是她的回憶濾鏡銳化(而非鈍化)了當初的矛盾與不快,時而敬佩地認為這正是她從不裝睡、永遠清醒的銳利誠實。但「暴力」是嚴肅指控,以此形容究竟是精準或言重?
Thumbnail
時間模稜、時空通融的影像,指向過去,也指向現在與未來。重複播送的〈You and Whose Army〉唱著神聖羅馬帝國,說著法語的 Jeanne 抵達中東各地的語言屏障,以及維勒納夫自稱「外來者」的背景,在在異化著文本,異化著我們「定位」那些大遠鏡鏡頭下的環境空間。
Thumbnail
重溫敘境與動機的個別意義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問題梗概,可先試問:基於影像與主觀視覺經驗間的諸多重疊,一台攝影機可能代言故事中的誰,又或者不代言任何故事人物?由此也有別的衍伸疑惑,例如追蹤鏡頭是誰在追誰(who’s following who)?或者,鏡頭是否充任了敘境內部(diegetic)的觀點?
Thumbnail
「無間地獄中,壽長乃大劫。」20年過去,香港的警匪傳奇故事在這三部電影中被濃縮精煉,展開成一幅使當代人深有所感的精神煉獄圖像,而我們等不及用各種方式重新體驗它。本文對三部曲進行回顧,梳理它極具戲劇張力的母題、《無間道》在雙雄觀點上的趣味,還有《無間道II》與《無間道III》個別異於前集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