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快節奏環境中,慢下來品味生活?|正念減壓的訓練|心得|EP02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本書作者是台灣正念領域的代表人物,也是將正念減壓引進台灣的人,更是台灣正念工坊創辦人與執行長,同時也是個心理師。本書分成四個章節,依序介紹正念的應用、正念定義、核心概念、實際練習方法。

正念就是正在念,把心放在當下的意思,正念不是宗教也不是正向思考,它就只是如實地觀察。這雖然來自古老東方的佛陀,但是當代正念已經把宗教的元素完全去除掉,適合忙碌的現代人,讓更多人可以接受。

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教導正念的書籍,但多數是翻譯作品,而這是台灣第一本有接受過完整正念訓練,且有教學能力的台灣老師直接用中文撰寫的正念教學書,讀起來能讓人感覺更親切,所以如果你想要學習如何專注當下,覺察身心變化,讓緊繃的身心得到放鬆的話,可以閱讀這本書。

適合這些人

❶ 好奇正念的人

❷ 想知道正念核心理論的人

❸ 對豐盛好奇的人

raw-image
raw-image

🔵正念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這個世界一直變化,環境會變、心情會變、想法也會變。既然都在變化,那內心的心情起伏也是持續在變化,這樣不也是很正常的嗎?但是與其讓自己的心情像氣球一樣,隨著風擺來擺去,也許我們也可以換另外一種角度,安然地接受他的變化,甚至好奇地欣賞,就像你無法停止海浪,但是你可以學著乘風破浪。

正念不是要抗拒外在環境,也不是要消滅負面心情,而是要單純、純粹、如實地觀察自己的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心理學上認為人的內在狀態會收到認知、情緒、行為的影響,大部分心理勵志的書,都是改變認知而已,大家如果在看書的時候,有做那些章節後面練習的話,就會做到行為的部分。

所以正念究竟有什麼好處,它可以幫助你覺察:觀察認知、情緒、行為,可以重新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出現,只要能夠被看得到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你不覺得那個是個問題。

換句話說,你最多只能控制那些看得到的東西,然後再被那些你看不到的東西所控制。


🔵專注當下就好?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也還沒到來,現在只有現在。你看過瀑布嗎,瀑布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傾瀉而下的水流在下面炸開,但是你現在看到的瀑布跟10秒前看到的瀑布,已經不是相同的水了,瀑布是這樣子,其實時間也是。

而現在很多人後悔過去或擔憂未來,最後錯過現在,但是明明現在持有的東西就是現在而已,換句話來說「剎那即是永恆」,把當下做好,這樣就很棒了,然後再把每個當下做好。

如果錯過現在,那其實也相當於錯過人生了。


🌰例子:

跟朋友一起去吃義大利麵,朋友吃的很開心,然後你卻一直在擔心說待會吃完麵要去看的展覽的門票要怎麼辦?或者你會想到自己經營的媒體社群今天有沒有酸民?觸及率好不好?如果這樣沒有把心放在吃飯這件事情上面,那你到底活在哪一個時間?

講更直接一點,如果你想東想西想沒有專心在吃麵的話,你都沒有很認真的去品嚐他,那乾脆就去啃饅頭就好了啊。

吃飯是這樣,其實生活中也是這樣。


🔵如何豐盛?

你可以抬頭看看四周,今天的樣子跟昨天有什麼不同嗎?

你可以隨意看一件物品,然後盯著它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現在看到的和你之前以為的大不相同。

你有看到藍色超跑嗎?

你有看到藍色超跑嗎?

生命本來就是豐盛的,只是我們活在自己的想像中,而忽略了與外在的連結,我們很常使用頭腦,思緒敏銳,以致於身體的感官不常用到,就像剛剛吃飯的例子一樣,一直在想事情,沒有專心的吃飯,那麼味覺久而久之就會退化,畢竟不常用到。

反過來說,只要能夠與外界連結,就會是豐盛的,走在路上,踩下去的那一秒鐘,你腳下的路就是專屬於你的路,旁邊有小鳥吱吱渣渣,微風緩緩涼爽的吹在臉上,金黃陽光從雲層撒下,這些就是自然給你最好的禮物。

所以只要能夠懂得重新觀察外在的世界,你就會有體會喜悅的能力,內在就會豐盛。

豐盛可以很簡單,可能坐在咖啡店裡,桌上有一杯拉著雙愛心的花的咖啡,你可以看著窗外的人行道體驗一個美好的下午,這樣就是豐盛。


🟡個人想法

作者也有開正念減壓的課程,但是基本上會用到的理論,都在他寫的這一系列書當中,所以這本書如果你看熟的話,就不用去上課了。他的課程分成兩部分:理論跟練習,理論都寫書寫出來了,練習的部分,大家也是自己練習啊。

所以只能說老師真的很佛啊,課程核心都寫成書了,這樣到底可以賺什麼?沒有啦,就是老師很熱心的推廣冥想正念。

我自己練習冥想正念的心得:能夠觀察內心的感受,然後做事情可以更專注。當然也有很多時間管理的方法其實也都暗中跟正念有一些關係,像是G T D或是蕃茄工作法,仔細觀察他們的邏輯,其實跟冥想正念很像,所以也再次呼應到:只要你能夠專注在當下,一次一件事,你就能完成更多事。


🔴總結

首先,正念並非宗教或正向思考,而是純粹的觀察當下,放下心中的煩憂。正念雖然源自佛陀,但現代正念已將宗教元素完全排除,適用於現代繁忙的生活,希望更多人能夠接受並應用。這本書在市場上獨樹一幟,是台灣第一本由接受完整正念訓練的老師直接用中文撰寫的正念教學書。相較於市面上的翻譯作品,這本書更具親和感,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落實正念的概念。

接著,在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中,正念可以幫助我們觀察認知、情緒、行為,重新思考這些現象的產生原因。透過觀察當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並找到內在平靜。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未到來,現在才是唯一存在的時間。因此不要被過去的遺憾或未來的擔憂所困擾,而是好好把握每個當下。

最後,如何追求豐盛,作者建議透過重新觀察外在世界,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我們可以發現生活本身就是豐盛的。所以可以慢慢破除內心常用的負面思緒或匱乏心態,重新連結外在環境,使生命充滿豐盛。

這本書以清晰而系統的方式,介紹了正念的應用,從核心概念到實際方法,提供了全面的內容。強調正念的實際好處,以及專注當下和觀察外在的重要性,讓讀者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靜與豐盛,並重新詮釋生命的價值。


🌐延伸閱讀

  1. 正念領導力
  2. 別再說都是為我好
  3. 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
avatar-img
39會員
57內容數
PPA 耳邊聽書 專業書評說書人,致力於用閱讀改善生活與解決人生問題,並樂於分享與紀錄。白天是個工程師。然後,對,愛貓,愛讀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貓愛讀書 的其他內容
內在原力指的是一種影響力,能透過文字或溝通、同理或慈悲的方式引發別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事情。這本書分成九個章節,分別從內在、外在重新設定思維模式,啟動自己的內在原力,發揮人生的百倍效益。各章節的結尾也有統整重點與行動方案,讓你可以學用合一。
你平常都是依據什麼而做選擇或決策的?通常一般的回答就是個人經驗,但是可以想想,你的經驗遠遠不到全世界的1%,但是你八成都是靠著那些這些去做日常生活或人生的選擇,這樣不危險嗎?但別擔心,現在卡住你的問題,一定有人經歷過還寫成書,不是百分百的一樣。可能是不同領域的相同問題,那你能不
本書介紹如何利用規律,放大努力。 認知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命運,在這個大家都很努力的時代,為什麼有些人總會成功,作者認為光靠努力只能緩慢成功,但高手都會利用社會和科技的力量實現跳躍成長,不是僅憑努力天賦而獲得巨大成功的,跳躍成功都是利用了時代的趨勢
你有過以下的狀況嗎?一本書總要看個八九小時,然後每次想到看書就壓力山大。或者讀了大量的書,最後卻無法變成自己的知識,只是浪費時間。這本書將給你解答。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突然又遇到半年前一樣的問題,你記得做過,但是卻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幫忙,只能自己重頭做一次,超級浪費時間。
本書作者宇都出雅巳,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系,過去曾擔任外資銀行職位,負責培訓優秀的業務員,並在顧問師養成機構擔任講師,專精「速讀」和「記憶」,並撰寫多本書籍。她的書以「滾雪球」為概念,強調這種效應類似複利,會循環加強,越多越快。作者質疑傳統速讀方法,認為過度強調技巧而忽略了本質。
內在原力指的是一種影響力,能透過文字或溝通、同理或慈悲的方式引發別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事情。這本書分成九個章節,分別從內在、外在重新設定思維模式,啟動自己的內在原力,發揮人生的百倍效益。各章節的結尾也有統整重點與行動方案,讓你可以學用合一。
你平常都是依據什麼而做選擇或決策的?通常一般的回答就是個人經驗,但是可以想想,你的經驗遠遠不到全世界的1%,但是你八成都是靠著那些這些去做日常生活或人生的選擇,這樣不危險嗎?但別擔心,現在卡住你的問題,一定有人經歷過還寫成書,不是百分百的一樣。可能是不同領域的相同問題,那你能不
本書介紹如何利用規律,放大努力。 認知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命運,在這個大家都很努力的時代,為什麼有些人總會成功,作者認為光靠努力只能緩慢成功,但高手都會利用社會和科技的力量實現跳躍成長,不是僅憑努力天賦而獲得巨大成功的,跳躍成功都是利用了時代的趨勢
你有過以下的狀況嗎?一本書總要看個八九小時,然後每次想到看書就壓力山大。或者讀了大量的書,最後卻無法變成自己的知識,只是浪費時間。這本書將給你解答。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突然又遇到半年前一樣的問題,你記得做過,但是卻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幫忙,只能自己重頭做一次,超級浪費時間。
本書作者宇都出雅巳,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系,過去曾擔任外資銀行職位,負責培訓優秀的業務員,並在顧問師養成機構擔任講師,專精「速讀」和「記憶」,並撰寫多本書籍。她的書以「滾雪球」為概念,強調這種效應類似複利,會循環加強,越多越快。作者質疑傳統速讀方法,認為過度強調技巧而忽略了本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正念是一種活在當下的心態,專注於眼前的經驗,不帶批判地接納感受。 相對於冥想,正念不需要特定的時間或空間,但冥想是一種正式的練習。 兩者結合有助於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並改善情緒穩定性。本文探討正念和冥想的區別,並提供實踐建議,幫助讀者輕鬆開始他們的正念旅程。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正念(mindfulness)定義及相關翻譯名稱之緣由,例如,如正念、靜觀、覺察等,甚至在辯證行為治療之馬偕的翻譯為「了了分明」。正念所適合的對象包含了小孩到老年人,透過正念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身心靈的成長、自我成長、疼痛管理、調整情緒等。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正念療法就是專注在當下,接受此刻發生的事情。像是專注呼吸,或把注意力放在喝咖啡時的香氣和口感,都是練習正念的方式。它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專注力變好,生活品質也跟著提升。其實,這不只是療法,還是一種生活態度。忙碌中停下來,給自己一點空間,或許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就藏在每天的小細節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正念是一種活在當下的心態,專注於眼前的經驗,不帶批判地接納感受。 相對於冥想,正念不需要特定的時間或空間,但冥想是一種正式的練習。 兩者結合有助於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並改善情緒穩定性。本文探討正念和冥想的區別,並提供實踐建議,幫助讀者輕鬆開始他們的正念旅程。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正念(mindfulness)定義及相關翻譯名稱之緣由,例如,如正念、靜觀、覺察等,甚至在辯證行為治療之馬偕的翻譯為「了了分明」。正念所適合的對象包含了小孩到老年人,透過正念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身心靈的成長、自我成長、疼痛管理、調整情緒等。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正念療法就是專注在當下,接受此刻發生的事情。像是專注呼吸,或把注意力放在喝咖啡時的香氣和口感,都是練習正念的方式。它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專注力變好,生活品質也跟著提升。其實,這不只是療法,還是一種生活態度。忙碌中停下來,給自己一點空間,或許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就藏在每天的小細節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