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活依舊,最近總想著要記錄些什麼,不過腦袋裡都是些不快樂、難以理解的話,打開預設好的備忘錄又無疾彈出,內心總有好多個為什麼,是隱約的、委屈的、驚惶的。

總感覺把自己活成了一棟建築物,從最初的水泥灘慢慢被擠壓塑形成了堅如磐石的牢籠,裡頭佇立著林林總總的石碑,上面刻了好多好多的修辭,是孤島是嘈雜,是融洽是疲乏,是希望是熄滅,是自欺欺人是自顧不暇。

好多好多的修辭都不足以去形容生活難掩的曲折,愁緒中的落寞,耿耿於懷挺好的,荒土裡的小草發不出芽便發不出吧,長出了嫩葉也只是讓人踩踏。

那些修辭雖難以具象化,不過也算是荒涼裡的慰藉、貧瘠裡的小花。

avatar-img
9會員
17內容數
一個忙忙碌碌、縫縫補補的20歲女孩,記錄著生活浮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の 的其他內容
總想著要記錄些正能量的話語,不過鏡頭退轉回過往幾時幾刻的畫面裡,似乎每一顆鏡頭都在表露著平淡、昏庸、沈寂,儘管在一些零零散散的轉場中,我能感受到愉悅的氣息,也竭力把每一幕都刻畫在腦海裡,不過我依舊只寫得出這些文字,言外之意,碌碌無為說的就是自己。
大雨總是來的倉促,卻也不慌不忙的澆熄了木柴中渺小的火花,後來天空放晴了,焦痕依舊清晰,不過,在燒灼過後的木頭縫中,長出了一朵花。
關於單戀二字。 在被愛者的劇本裡,你是他的配角、是陪襯,故事的高潮迭起,大抵都成就在主角的出現、相遇、磨合、不懈,直至最後兩人的宿命羈絆,故事的開頭已經決定好了角色,真誠也不是萬能,總會有觸碰不了的荒蕪。 不過在這段單戀裡,你可以成為自己的主角,去熱愛、去莽撞、去落空、去遺忘,沒有什麼經歷是虛耗
其實一切都挺好的,只是偶爾會難過,也許是看見每個人都有座避風港,也許是流蕩在人群歡笑聲中的突兀,也許是每一天看見日出透進窗口的清冷。 避風港是幸福的,歡笑聲是他們的,而日出是,該睡了。 落寞中的快樂也是快樂,愜意中的快樂也是快樂,都挺好的,挺好的。
總有個瞬間,以為某個人會陪我們很久很久,也許是一個月、一年,又或是一個世紀,總有人說所謂的長情,便是身邊一直都是同一個人。
他們總是承諾後又食言,難受時說幾句好聽話打發,提著你的傷疤暗酸著,總有人問他們是誰、發生了什麼,接著繼續成為「他們」。
總想著要記錄些正能量的話語,不過鏡頭退轉回過往幾時幾刻的畫面裡,似乎每一顆鏡頭都在表露著平淡、昏庸、沈寂,儘管在一些零零散散的轉場中,我能感受到愉悅的氣息,也竭力把每一幕都刻畫在腦海裡,不過我依舊只寫得出這些文字,言外之意,碌碌無為說的就是自己。
大雨總是來的倉促,卻也不慌不忙的澆熄了木柴中渺小的火花,後來天空放晴了,焦痕依舊清晰,不過,在燒灼過後的木頭縫中,長出了一朵花。
關於單戀二字。 在被愛者的劇本裡,你是他的配角、是陪襯,故事的高潮迭起,大抵都成就在主角的出現、相遇、磨合、不懈,直至最後兩人的宿命羈絆,故事的開頭已經決定好了角色,真誠也不是萬能,總會有觸碰不了的荒蕪。 不過在這段單戀裡,你可以成為自己的主角,去熱愛、去莽撞、去落空、去遺忘,沒有什麼經歷是虛耗
其實一切都挺好的,只是偶爾會難過,也許是看見每個人都有座避風港,也許是流蕩在人群歡笑聲中的突兀,也許是每一天看見日出透進窗口的清冷。 避風港是幸福的,歡笑聲是他們的,而日出是,該睡了。 落寞中的快樂也是快樂,愜意中的快樂也是快樂,都挺好的,挺好的。
總有個瞬間,以為某個人會陪我們很久很久,也許是一個月、一年,又或是一個世紀,總有人說所謂的長情,便是身邊一直都是同一個人。
他們總是承諾後又食言,難受時說幾句好聽話打發,提著你的傷疤暗酸著,總有人問他們是誰、發生了什麼,接著繼續成為「他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碎石子路踩出沙沙聲響 彷彿踩碎了什麼 其實連磨損都很難 人應該活著老化還是 奮力做些什麼而死呢 可以安樂死多美好 像脫下體重刑具 彷彿離開監獄裡可以遮風避雨
Thumbnail
#隨筆小說 <往事以矣> 房子被炸毀了。 燒焦的水泥牆破裂傾塌、鋼筋扭曲、屋內的各式擺設破碎得不能辨認原本的樣態。 人們逃離了房子,愣愣地看著被炸彈毀壞的自己的家,不久後,他們開始在房子周圍忙碌地重建一個新家。 他們沿著毀壞的房子外圍,努力又勤奮地建了一道牆,又沿著
Thumbnail
<大石> 風扇嗚咽的音頻, 碎成一陣陣風, 鋪滿整間房。 這裡氧氣充足。 卻無不窒息。 ————————— 結果是到了現在完全睡不著覺,才突然發現身上累積了不少壓力,而且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心靈狀態。 只是我完全無法理解自己到底為何會背負這麼大的壓力,壓力來自於哪?煩死
Thumbnail
地震過後,搖晃之大,把水泥牆都給裂了,樓梯牆角皆是破損。 在居住地變成危樓的 96 小時後,感覺人生都好像也碎開了一個口。 這分明是一記重擊,卻不痛? 深夜在旅宿的床上,搖搖晃晃地入睡,睡得不安心,在夢裡能聽到心慢慢從邊緣一點一點碎著,有什麼緩緩剝落然後砸在根本不存在的地,就是如此幽微的聲響,被
12/31/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苦   雖說這幾天客棧的屋子設施都很簡單,但至少都還有山屋可住。 建宏和我都知道還沒有進入真正最困難的狀況, 但目前這種苦,已令我終生難忘了。   除了設施的簡單,高度及氣候都對身體心理造成影嚮。   沒走幾天,我十隻手指旁的肉都已裂開,尤其以
太多的事情接踵而至.... 再多的規劃排序也只能堆疊成為一座座山丘。 參雜了點交際,補上了幾筆色彩; 攪和了些世間,添上了幾個不是真實的調色; 或許,不會因人而異改變的物品,才是不讓人煩心的事情。 沒有永遠不變的哀傷、歡樂,跟隨發生的事情,面對喜怒哀樂, 需要勇氣、需要鼓勵、再配上一些些的釋然。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沒有想寫什麼華麗的文藻, 但是很想寫寫隨寫, 虛虛實實之間, 在生活裡總是有些什麼。 人生是一場大型實驗場, 截至目前對即將50歲的我來說, 一直都是。 不管是工作、愛情、友情、親情, 各種面向。 加上了2005年廣泛性焦慮症、 2015年變成恐慌症、 再到現在2024年依然與焦慮恐慌和平相處的
只想衆裡尋她千百度,卻不敢驀然回首,怕不見了燈火闌珊處。 記憶庫裡總有個角落,都是挫折、悔恨、懊惱、坎坷、羞辱群居的處所。老是不思量自難忘的跳岀來歌舞一番。還真的拿它們沒有辦法,只知道那天什麼都別做了,做了一定出錯。開口就會傷人、泡麵都會燙傷自己。 我不知道不要想嗎?但是有用嗎?所以學會了保持距
Thumbnail
碎石子路踩出沙沙聲響 彷彿踩碎了什麼 其實連磨損都很難 人應該活著老化還是 奮力做些什麼而死呢 可以安樂死多美好 像脫下體重刑具 彷彿離開監獄裡可以遮風避雨
Thumbnail
#隨筆小說 <往事以矣> 房子被炸毀了。 燒焦的水泥牆破裂傾塌、鋼筋扭曲、屋內的各式擺設破碎得不能辨認原本的樣態。 人們逃離了房子,愣愣地看著被炸彈毀壞的自己的家,不久後,他們開始在房子周圍忙碌地重建一個新家。 他們沿著毀壞的房子外圍,努力又勤奮地建了一道牆,又沿著
Thumbnail
<大石> 風扇嗚咽的音頻, 碎成一陣陣風, 鋪滿整間房。 這裡氧氣充足。 卻無不窒息。 ————————— 結果是到了現在完全睡不著覺,才突然發現身上累積了不少壓力,而且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心靈狀態。 只是我完全無法理解自己到底為何會背負這麼大的壓力,壓力來自於哪?煩死
Thumbnail
地震過後,搖晃之大,把水泥牆都給裂了,樓梯牆角皆是破損。 在居住地變成危樓的 96 小時後,感覺人生都好像也碎開了一個口。 這分明是一記重擊,卻不痛? 深夜在旅宿的床上,搖搖晃晃地入睡,睡得不安心,在夢裡能聽到心慢慢從邊緣一點一點碎著,有什麼緩緩剝落然後砸在根本不存在的地,就是如此幽微的聲響,被
12/31/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苦   雖說這幾天客棧的屋子設施都很簡單,但至少都還有山屋可住。 建宏和我都知道還沒有進入真正最困難的狀況, 但目前這種苦,已令我終生難忘了。   除了設施的簡單,高度及氣候都對身體心理造成影嚮。   沒走幾天,我十隻手指旁的肉都已裂開,尤其以
太多的事情接踵而至.... 再多的規劃排序也只能堆疊成為一座座山丘。 參雜了點交際,補上了幾筆色彩; 攪和了些世間,添上了幾個不是真實的調色; 或許,不會因人而異改變的物品,才是不讓人煩心的事情。 沒有永遠不變的哀傷、歡樂,跟隨發生的事情,面對喜怒哀樂, 需要勇氣、需要鼓勵、再配上一些些的釋然。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沒有想寫什麼華麗的文藻, 但是很想寫寫隨寫, 虛虛實實之間, 在生活裡總是有些什麼。 人生是一場大型實驗場, 截至目前對即將50歲的我來說, 一直都是。 不管是工作、愛情、友情、親情, 各種面向。 加上了2005年廣泛性焦慮症、 2015年變成恐慌症、 再到現在2024年依然與焦慮恐慌和平相處的
只想衆裡尋她千百度,卻不敢驀然回首,怕不見了燈火闌珊處。 記憶庫裡總有個角落,都是挫折、悔恨、懊惱、坎坷、羞辱群居的處所。老是不思量自難忘的跳岀來歌舞一番。還真的拿它們沒有辦法,只知道那天什麼都別做了,做了一定出錯。開口就會傷人、泡麵都會燙傷自己。 我不知道不要想嗎?但是有用嗎?所以學會了保持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