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要素*連結關係=系統

我們常說要有「系統思維」,看事情不能只看局部,要有系統觀、全局觀。什麼是系統?劉潤在他的《底層邏輯》一書中,用一個很簡單的描述:「系統=要素* 連結關係」,也就是說,把要素間的關係釐清,就能夠看到系統。這跟學術上所說的「理論」是一樣的,所謂的理論就是在說明變數之間的關係,舉例而言,最簡單的供需理論說明價格與供給或需求數量間的關係:當供給增加時價格會下降,而價格下降後,廠商的供給就會減少,而供給減少後價格就會上升,價格上升後廠商因為利潤變高而增加供給,然後市場上的供給量一多,價格又會下降,如此循環。因此,當你看懂供需之間的系統之後,你就可以理解市場上的很多現象,這也是為何要了解系統的原因。

劉潤所談的系統中,基礎是要素,就是系統內的變數,這些變數通常是可以衡量的,比方説你的薪水、員工的滿意度等。然後,更重要的是這些要素隨著時間的流逝,會產生兩個數值:流量跟存量。所謂的流量,我們可以想像浴缸中的水龍頭,當我打開水龍頭之後,每分鐘會流出一定的水量。而存量,則是浴缸中某一個時間點所儲存的水量。這兩個數值很重要,會影響到系統。以你的薪水為例,每個月的薪資就是流量,如果工作穩定,每個月發薪日一到,你的銀行帳戶就會多出一筆固定金額。而現在這個時間點,你銀行中的存款,就是你的存量,你的存量會受很多要素的影響,除了你的固定薪資外,還有你的個各項開銷。

要素之間會存在關係,透過這些要素間的關係,就形成系統。在《底層邏輯》一書中,劉潤提出了四種關係。

  1. 因果鏈:兩個要素間有因果關係,有增強因果鏈,也有減弱因果鏈。舉例來說,收入一致的狀況下,你的開銷與你的銀行存款間存在因果關係,開銷會減弱你的銀行存款,開銷越高銀行存款越少。
  2. 增強迴路:上面所說的是單向的因果關係,但在有些系統中「因」會增強「果」,而「果」又會回來增強「因」,就形成一個「迴路」關係。迴路也有正向增強迴路跟負向增強迴路,例如一個拍賣平台的賣家越多,賣的商品越齊全,就會吸引更多買家使用平台,而買家越多,又會吸引更多賣家加入這個平台,如此相互吸引,成為一個正向增強迴路。
  3. 調節迴路:有時要素間的關係是「因」增強「果」,但「卻減弱「因」。劉潤說:如果說增強迴路的存在,是讓這個世界走向極端。調節迴路的存在,就是讓這個世界回歸平衡。凡是有增強迴路的地方,必然有調節迴路。我認同他這樣的說法,否則系統會無限膨脹或消失。舉例而言,一個拍賣平台,吸引了很多賣家,又吸引了很多賣家,但一直膨脹的結果就造成系統超負荷,於是買家選擇商品與結帳速度都變慢,因此買家就開始轉移到其他平台。而賣家會因為買家的轉移,也跟著轉移到其他平台,系統使用者一少,會讓系統負荷降低,速度就變快,最終會達成一個平衡的狀態。
  4. 滯後效應:系統中多數的連接關係,都會有滯後效應,也就是要素相互間的影響不是那麼立即,以上述拍賣平台的例子,這些因為系統超負荷所引起的買家流失效應,不會是立即的發生的,通常會延遲一段時間。滯後效應,會讓系統的複雜度增加,也常常誤導我們的判斷。因此劉潤提出,在觀察萬事萬物時,一定要將「滯後效應」放在心中,幫萬事萬物裝上時間軸。

透過要素與上面這四種關係,我們就可以形成一個系統,當我們將所觀察的事物,找出其間的關係與規律性,就可以了解其運作的原則,這就是系統話思維的基礎。

圖片來源:劉潤《底層邏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個隨時都希望當學生的57歲大叔,樂於學習新鮮事物,希望可以一直學習到掛。基於輸出是學習最好的方式,透過寫出筆記來建立輸出;另一方面則是透過寫作來自我思考,加深日常生活所遭遇的事物的感受。「察覺」與「慎思」,是對自己即將邁入60歲的期許。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