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20)-指數級增長、常態分布與冪律分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

主題:指數級增長、常態分布與冪律分布

副標:選擇行業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 邊際成本-提供多一項服務或產品所增加的支付時間。當我們做一件事情都需要花固定的時間(或成本),邊際成本就會比較高;反之如果這個領域是可以先只要做一次就好,花費的時間(或成本)只要一次即可,邊際成本即為0。

2. 骰盅魔咒-又稱為為正(常)態分布,兩端的數量少,靠近中間值的數量多。

3. 冪次法則-又稱為為頭部效應,個體的規模和其名次之間存在著冪次方的反比關係,作者稱之為彎刀誘惑。

raw-image

4. 指數級增長會使我們更容易做出判斷,並非各行各業或者專業模式都會呈現指數型成長。 邊際交付時間為零的才有機會實現指數型成長。

5. 我們可以利用常態分佈及冪次法則兩個數學模型及指數型成長的商業邏輯來選擇現在這個「變革時代」行業選擇。

6. 指數型成長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只有少部分人可以獲得巨大的勝利,大部分人會因為冪律分布被推向尾部市場導致一敗塗地或者頭部市場獲得巨大的成功。

7. 邊際交付時間為零可以稱為「產品」,邊際交付時間不為零的,尤其是交付時間越高的稱為「服務」。

TIPS

  • 正態分布與冪律分布是主宰商業世界的兩個數學模型。
  • 利用邊際時間來區分「產品」與「服務」。

我的想法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嗎?我們在選擇行業的時候,我們都會參考別人成功的案例來選擇,模仿成功人士的路徑及方法來求同樣的成功。有成功人事的領域通常就已經是紅海了,要在這些領域達成功是非常有難度的,很多人都可以做的情況下要維持在中間就很有可能需要非常努力了,因為這些領域是非常的競爭的。但這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策略,我們需要去洞察這個領域本質、理解領律的底層邏輯、透過分析邊際成本即考慮指數性成長的可能性來讓我們保持優勢。

我們也要關注可以實現槓桿效應的機會,不論是透過團隊協作、產品創新、資本運作或是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在實現槓桿效應的過程中,創新與獨特性成為了關鍵要素。我們不僅僅需要學會從別人的成功汲取經驗,更重要的是發掘及利用自己獨有的優勢及創新點。我們需要去找出被市場忽略的市場或開發能解決特定問題的產品與服務。

作者提到的「服務業」便是一個容易找出或開發特定問題的產品與服務。這裡說的「服務業」就是代表幫人家服務或解決問題的行業,比如像是商業戰略顧問或者進行社群媒體行銷。這類的服務業對求職者來說就是「就業池」,每個人必須要花時間提供服務,不容易被機器與演算法取代,對創業者來說這就像是「避風港」,但當我們進入了這個避風港,我們可能就會落在常態分佈的中間,把公司做大的可能性會變得很小。

avatar-img
16會員
68內容數
這是個非常隨興的專欄。文章會在我的生活、我讀的書、我的感受之間產生。技術的會非常技術,生活的會變成另外一種形態。或許大家會覺得不習慣,但這就是我。雜貨舖裡面什麼都有,希望大家可以在這裡得到,如果喜歡的再請不吝分享。https://hunghanzhijing.com/ 這裡是另外一個家,裡面也有很多文章,請大家看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ung憨吉雜貨舖 的其他內容
本文透過火災事件,說明了重要且緊急事項的立即處理與重要但不緊急事項的預防性管理的重要性。通過火災案例,強調了在緊急情況下採取迅速行動的必要性,以及事後進行覆盤、記錄來預防未來類似事件的發生。文章提倡預防意識,指出通過預先處理可以有效減少未來緊急事件,提高決策質量、運作效率及應變能力。
這章從時間管理探討如何高效利用時間達成個人目標。介紹時間顆粒度概念,強調尊重時間及優先處理重要任務的重要性。融合時間四象限理論,分享個人實踐經驗,指導讀者如何通過時間管理實現個人成長,提升生活質量。
將工作視為遊戲的心態轉變被提升為成功的關鍵。通過將工作與玩耍的界限模糊化,尋找工作的樂趣,可以激發無窮的熱情與創造力。作者介紹了工作與玩耍的四象限理論,強調「樂在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本文探討人生等同於一種商業模式,成功依賴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反思微軟加班文化,強調在追求高效勤奮時需平衡工作、健康與家庭。作者提倡「刻意練習」,同時警示勤奮應在個人承受範圍內,以保持生活的全面性和意義。
https://forms.gle/PmAwLmHkvtsV2hp7A 我想要跟各位討論一下: 我在覆盤我這次底層邏輯的重點摘要,我的想法是從一小節一小節的閱讀之摘要重點及寫出我的想法。 目標就是讓沒有看過的這本書的人可以更了解這一本書的內容。
本文透過火災事件,說明了重要且緊急事項的立即處理與重要但不緊急事項的預防性管理的重要性。通過火災案例,強調了在緊急情況下採取迅速行動的必要性,以及事後進行覆盤、記錄來預防未來類似事件的發生。文章提倡預防意識,指出通過預先處理可以有效減少未來緊急事件,提高決策質量、運作效率及應變能力。
這章從時間管理探討如何高效利用時間達成個人目標。介紹時間顆粒度概念,強調尊重時間及優先處理重要任務的重要性。融合時間四象限理論,分享個人實踐經驗,指導讀者如何通過時間管理實現個人成長,提升生活質量。
將工作視為遊戲的心態轉變被提升為成功的關鍵。通過將工作與玩耍的界限模糊化,尋找工作的樂趣,可以激發無窮的熱情與創造力。作者介紹了工作與玩耍的四象限理論,強調「樂在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本文探討人生等同於一種商業模式,成功依賴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反思微軟加班文化,強調在追求高效勤奮時需平衡工作、健康與家庭。作者提倡「刻意練習」,同時警示勤奮應在個人承受範圍內,以保持生活的全面性和意義。
https://forms.gle/PmAwLmHkvtsV2hp7A 我想要跟各位討論一下: 我在覆盤我這次底層邏輯的重點摘要,我的想法是從一小節一小節的閱讀之摘要重點及寫出我的想法。 目標就是讓沒有看過的這本書的人可以更了解這一本書的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有效的溝通技巧,重點在於理解『What、Why、How』三個問題的區別,並提供如何根據問題給出正確答案的實例。文章指出,有效的溝通在於讓對方理解並採取行動,並強調問對問題和給對答案的重要性。
你是否曾覺得,在社交場合容易被忽略,或總是無法建立深層關係?這份 7 天挑戰計畫,將透過「開啟對話、情緒回應、分享故事、察覺氛圍」等技巧,幫助你提升社交影響力,讓你不再只是「回應者」,而是能讓人主動靠近的人。無需討好,學會掌握溝通節奏,自然吸引更高質量的關係!
你是否發現,存款增加了,金錢焦慮卻沒有減少?這不是收入問題,而是「心理機制」在影響你的安全感。本篇文章將拆解三大財務焦慮來源,並提供擺脫焦慮的核心心法,讓你不再被「永遠不夠」的幻覺困住。真正的財務自由,不是賺最多,而是建立對金錢的掌控力,讓你無論擁有多少,都能安心過好生活。
Thumbnail
職場新鮮人如何從「打工人」轉變為「人生CEO」?本文探討員工與企業的合夥關係,說明工資、獎金、股權和價值觀四種利益分配模式,以及從「小松鼠」到「巨人」的成長過程,鼓勵讀者主動創造價值,設定高目標,最終成為職場上的佼佼者。
Thumbnail
「老師,我想問,大學學的知識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多大幫助?」 這是一位學生在我演講時提出的問題。我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不到 10%。」 這個回答讓全場安靜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人生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學校教給我們的知識,而是我們如何運用它,如何培養技能,甚至更重要的——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關於指數化投資:分散投資,持續買進。 想聊這個,但在這個之前要先說明的是,這邊的論述不是太完整,如果對指數化投資有興趣,最好還是自己去網路或者書局找點資料來看。 這些強者,蠻完整地介紹了關於指數化投資,且更有邏輯的去看這件事情。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我們來談談關於人際溝通的底層邏輯。如何有效溝通,對焦正確問題?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人脈呢?
這本書輕鬆易懂,結合生活例子來闡釋底層邏輯,包含選擇的智慧、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以及社會進化的底層邏輯,作者強調拋棄過去經驗,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的方法面對問題,並不被利益、立場左右。
Thumbnail
有關企業與員工之間財富分配的討論及相關策略,並分析供貨、定價、邊際交付時間等商業行為相關議題。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有效的溝通技巧,重點在於理解『What、Why、How』三個問題的區別,並提供如何根據問題給出正確答案的實例。文章指出,有效的溝通在於讓對方理解並採取行動,並強調問對問題和給對答案的重要性。
你是否曾覺得,在社交場合容易被忽略,或總是無法建立深層關係?這份 7 天挑戰計畫,將透過「開啟對話、情緒回應、分享故事、察覺氛圍」等技巧,幫助你提升社交影響力,讓你不再只是「回應者」,而是能讓人主動靠近的人。無需討好,學會掌握溝通節奏,自然吸引更高質量的關係!
你是否發現,存款增加了,金錢焦慮卻沒有減少?這不是收入問題,而是「心理機制」在影響你的安全感。本篇文章將拆解三大財務焦慮來源,並提供擺脫焦慮的核心心法,讓你不再被「永遠不夠」的幻覺困住。真正的財務自由,不是賺最多,而是建立對金錢的掌控力,讓你無論擁有多少,都能安心過好生活。
Thumbnail
職場新鮮人如何從「打工人」轉變為「人生CEO」?本文探討員工與企業的合夥關係,說明工資、獎金、股權和價值觀四種利益分配模式,以及從「小松鼠」到「巨人」的成長過程,鼓勵讀者主動創造價值,設定高目標,最終成為職場上的佼佼者。
Thumbnail
「老師,我想問,大學學的知識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多大幫助?」 這是一位學生在我演講時提出的問題。我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不到 10%。」 這個回答讓全場安靜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人生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學校教給我們的知識,而是我們如何運用它,如何培養技能,甚至更重要的——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關於指數化投資:分散投資,持續買進。 想聊這個,但在這個之前要先說明的是,這邊的論述不是太完整,如果對指數化投資有興趣,最好還是自己去網路或者書局找點資料來看。 這些強者,蠻完整地介紹了關於指數化投資,且更有邏輯的去看這件事情。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我們來談談關於人際溝通的底層邏輯。如何有效溝通,對焦正確問題?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人脈呢?
這本書輕鬆易懂,結合生活例子來闡釋底層邏輯,包含選擇的智慧、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以及社會進化的底層邏輯,作者強調拋棄過去經驗,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的方法面對問題,並不被利益、立場左右。
Thumbnail
有關企業與員工之間財富分配的討論及相關策略,並分析供貨、定價、邊際交付時間等商業行為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