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誰也繞不開錢

我最近很厭惡花錢,特別是外食。可能因為通貨膨脹,很多東西漲價了。可能是因為媒體總是熱衷於討論經濟衰退。可能是產業不景氣,企業裁員的新聞持續出現。可能是自己工作的不確定性增加等等。雖然沒有面臨即時的財務危機,但佛系的自己也免不了開始思考:是不是該學個新技能?是不是該準備尋找新公司?是不是該嘗試其他途徑增加收入?

一想到要為金錢煩惱就覺得俗氣。我有很高的閱讀目標,光是經、史、子、集的中國古代典籍就夠我讀的了。而且我並不想囫圇吞棗似的為了讀而讀。另外我希望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和閱讀的收穫來持續寫作,累積自己的所得也沉澱自己的思想。但現實就是即使不想當個滿身銅臭味的人也無法逃避金錢這個問題。除了天生家境優渥的人以外,誰又能不為溫飽打算而天真地活著呢?畢竟現在已經不能像過去一樣自己圈個地自建房,種幾畝地來自給自足。出生於這個高度發展的社會,依賴這個社會提供的一切,就只能做個遵守遊戲規則的玩家。

細想起來對於金錢人們自古對其就有不同的態度。而這些不同的態度可以和德行、心理、觀念掛鉤。有人說節儉是美德;有人說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須盡歡。有人專門研究消費者心理以便更好的賣出產品,所以我們要做個精明的消費者來避免掉入商家的陷阱。甚至是打開娛樂平台,你最喜歡的KOL都想盡辦法的要賣點東西,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人們不禁產生各種困惑:性價比高的東西似乎不存在。但不花錢又無法有新的體驗。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來,擔心過於保守的生活最後只剩下無趣的人生。財經專欄的投稿也都反應類似的困惑:我要賺多少錢才夠退休?我有這樣的存款後要怎樣消費才是合理?網路上介紹賺外快的途徑是不是詐騙?反正就有一個感覺:怎麼這麼累?

如果以上不夠讓人頭暈,那人類之後創造出和錢有關的各種玩法就更人糊塗​​了。債、股、定存、基金、外匯、期權、槓桿,然後—數字貨幣加入群聊。這些種種不過是利用新名詞、新規則來混淆視聽,利用人貪婪的天性來「Profit off you」。伴隨而來的互聯網泡沫,次貸危機,房地產泡沫就不足為奇了。最近在社群媒體上熱烈討論的「Corporate Math」 「Boys Math」「Girls Math」等等無非是老闆想從員工身上佔便宜,女生想從男生身上佔便宜,或是性別互換。身為商家,貨物肯定是賣得越多越好。就好像早餐店,多賣幾個雞蛋餅沒什麼,反正吃不死人。但如果是醫療產業呢?銷售億萬的止痛藥奧斯康啶使人上癮甚至過量服用會致死,普度藥廠又要負上怎樣的責任呢?

隨著科技資訊的普及,許多人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漂浮的星球上。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地球只是渺小的一員。太陽帶著包括地球等一眾行星在虛空的宇宙中快速飛行。同時宇宙是不斷膨脹的,這個由太陽領頭的隊伍將永遠無法飛出銀河系。 「Nothing makes sense.」當我們從宇宙拉回到地面的生活,我們發現人類設定的一切規則、制度、甚至概念都是毫無意義的。每一個生命都終將消亡,我們甚至不知道這個賴以生存的地球要飛向何方。那麼我們能否逃離人類社會的一切呢?

確實很難。起碼人類社會就是離不開金錢,這個完全人造的概念。人類社會從以物易物過渡到貨幣購物的階段後,金錢就不單單是影響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是支配生活的各個層面。從國家層級來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小到家庭層面來看,自古就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說法。很多東西在經濟面前是不得不讓步的,畢竟人們不能沒飯吃。普丁總統在能源論壇評價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時說道,「沒有人向她解釋,現代世界是複雜且不同的,生活在非洲和許多亞洲國家的民眾想要生活在與瑞典同等財富水平之中,那該怎麼做呢?」 「去向發展中國家解釋一下,他們為什麼應該繼續生活在貧困中,而無法像瑞典一樣。」有些人從出生就沒有選擇,在那個環境裡他,甚至是他周圍的所有人都只能從事那個單一、辛苦、危險而薪低的工作。或許是礦石場,或許是可可種植,或許是成衣工廠。不平等在一開始便產生,到頭來指責發展中國家破壞環境,碳排放超標的人不就是徹頭徹尾的偽君子麼?

這樣思考下來便覺得不為生計掙扎生存是需要一點運氣的。即使一切打散重來,金錢依舊會應運而生。有人說民族、國家是個偽概念,因為從頭溯源的話世界上每一個人的祖先都來自於那個非洲大陸上的智人,只不過後來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分裂。已故的財富管理大師查理芒格說道,「太多年輕又聰明的年輕人進入財富管理行業是很瘋狂的,我們不需要這麼多金融經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