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拿到執照一定要去大醫院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是剛畢業取得執照

是不是一定要去大醫院

畢竟現在大家都知道

護理環境並不友善

那個壓力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

即使願意進入火坑

也常常會做到懷疑人生

我身邊的同學

幾個比較好的朋友

基本上都還是待在臨床

以我們的小團體來說

一半的人還是待在臨床

不一定是大醫院

但是都還是在第一線照顧病人

最近才在討論真的不容易

基本上都超過平均執業年限了

我自己的話則是4年多

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所以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說了這麼多

其實這題的答案

是不一定

或許我們都會因為人家說

“你讀了那麼久,不去醫院?不會很可惜?”

也可能因為在框架下

覺得自己應該去醫院歷練歷練

可是自己明明不喜歡

實習的時候覺得超爆痛苦的

誠實的說

歷練這件事

就我現在來看

我覺得刷過經驗值,是有幫助的

可是那是不是絕對

並不是

而是反過來應該思考自己的規劃是什麼

我有同學畢業的時候

也是選擇醫學中心就業

可是他三個月內就離職了

她確認自己真的沒辦法適應醫學中心的步調、科別的習性

所以他選擇離職

後來到產後護理之家

有人也會說

一畢業就是月子中心,這樣好嗎?

感覺好像限縮了發展性?

不懂的人都覺得醫學中心是比較好的發展

每個位置都有可以學習成長的地方

月子中心必須有很高的敏感度看出寶寶的狀況

小到肚子餓大到異常反應

面對產後媽媽

也要知道惡露的評估、母奶哺餵的知識要怎麼傳遞

其實也是第一線的面對的個案

並不是只有所有大醫院、醫學中心好像對得起我們所學的專業

更好的是

但他做得很快樂

他喜歡跟寶寶相處

他不需要面對很多疾病

甚至只要專心顧一個位置

他喜歡這樣的模式

一直都覺得工作要很久很久

做一個讓自己可以感覺舒心的工作

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試過之後,在專業之下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工作

這是多難的一件事啊

一直都想鼓勵學弟妹們

大環境沒有那麼好

可是擁有專業的我們是一個很棒的基底

要怎麼持續不斷地墊高自己的專業知能是更重要的事情

大家說醫院、臨床很差

要去嗎?

實習的時候好像有點可怕

可是我也沒有不想當護理師啊

怎麼辦?

實習是一個體驗的好機會

但是或許會因為學校合作醫院的不同

會有很疑惑的感受

可是用力地看看醫院長什麼樣子

操作模式是不是你喜歡的

也多做做功課

看看別的醫院的方式是什麼

選一個你比較可以接受的地方

一直都希望大家相信

你的挫敗感只是因為熟悉度不足所導致的

常常做多多學習,都會成為專家的

我讀書的時候

基護的時候差點被當掉

因為我做技術真的很慢、所以時間常常來不及

我本身的步調就很慢

我做事情都是很慢的

可能也是沒發生過很急迫的事情

常常分享我小時候連寒假作業在開學前一天找不到

我都還是可以很從容地享受我的最後一天假期

繼續轉電視,抱持著一種反正該出來的時候作業就會出來吧心態

但面對護理工作,很多其實都是有時效性

加上事情一大堆,如果慢慢來,可能真的不知道要幾點下班吧

或者做技術的時候,病人已經很痛苦了,有的時候必須裸露病人那種

還在那邊慢慢來

病人的感受也會很不好

這些細節,其實都是可以透過訓練達成

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啊

我也曾經覺得我都跟不上速度

常常被老師說:我只有三分鐘,你快一點

可是老師

我很緊張

老師好像是在走路可是我都在跑步

也曾經被老師說過:你來走台步嗎?

可是我真的沒有

我只覺得我正常走路啊~~

或者常因為太慢被老師一把把正在操作的技術搶過來

這些真的都讓我每天出門都仰天長嘆

從五專一年級到四年級都在想我要讀別的科系

直到我遇到一個老師

一個科別

我覺得我好像可以當護理師

老師不再電爆我

還讓我拿優良護生

不是我原本的婦產科

婦產科只是誤打誤撞

是我原本預計想要打個底的計畫

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一個你喜歡的科別

按照自己的計劃

慢慢地都可以讓你跟上這些步調的

如果真的都不喜歡

那也沒關係

我真的覺得護理的訓練

就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基底

讓我們在面對各種不一樣的人事物的時候

可以有更好的價值展現

最後想說

沒有應該要怎樣

每一個選擇都會成為最後的養分

如果其實你不討厭護理

那試試看吧

走過這一路

我自己覺得走過臨床

會在這個領域裡面有很好的地基

但地基只是打底

都是成為墊高我們的基石而已

讓我們可以往上的更好的一些

坦白說~經驗值就是過去的事了

怎麼樣都是現在的知識技能能不能實際發揮比較重要吧

avatar-img
17會員
66內容數
關於護理生涯、職業安全衛生護理的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vana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手職護要如何開始? 第一個制定健康檢查的管理方式 第二個四大計畫的管理程序制定 第三個是注意公司常見危害 第四個透過了解公司常見的危害及公司的性質來做醫藥箱的設置與管理 第五個制定醫務室及哺乳室的管理,讓醫務室有一個良好的運作程序 第六個透過上述五項達到與醫師好的配合效果,與醫師相輔相成做好健康服
什麼樣的生活是你真正想要的呢? 我真心希望自己的工作不只是賺錢而已 也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心靈上的滿足 也能夠獲得平衡
不知道待過臨床的你們 有沒有比較喜歡上哪個班啊? 又最討厭上哪個班啊? 還是都很討厭? 整個護理環境其實要考量的更全面一點 唯有上位者提升整體 裡面的人才更有籌碼營造更好的護理環境 讓人才可以留在臨床
職護的存在意義是 之於公司 讓公司可以降低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 讓公司可以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進而影響到工作產能 提升員工的健康意識,讓人才可以細水長流 栽培員工的才能 健康也是一個部分 才能讓員工對公司的價值長長久久 之於員工 得到健康的資訊 提升自己健康的行為 減少工作傷害發生的機率
職護工作的成就感來源 1.員工的回饋 2.成效分析技能的展現(excel操作) 3.辦完一場健康促進活動 4.完成年度健檢報告的時候
三個職護工作對於生活的改變 1.下班之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可以參與家人朋友聚會 3.更關注身邊家人朋友的健康
新手職護要如何開始? 第一個制定健康檢查的管理方式 第二個四大計畫的管理程序制定 第三個是注意公司常見危害 第四個透過了解公司常見的危害及公司的性質來做醫藥箱的設置與管理 第五個制定醫務室及哺乳室的管理,讓醫務室有一個良好的運作程序 第六個透過上述五項達到與醫師好的配合效果,與醫師相輔相成做好健康服
什麼樣的生活是你真正想要的呢? 我真心希望自己的工作不只是賺錢而已 也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心靈上的滿足 也能夠獲得平衡
不知道待過臨床的你們 有沒有比較喜歡上哪個班啊? 又最討厭上哪個班啊? 還是都很討厭? 整個護理環境其實要考量的更全面一點 唯有上位者提升整體 裡面的人才更有籌碼營造更好的護理環境 讓人才可以留在臨床
職護的存在意義是 之於公司 讓公司可以降低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 讓公司可以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進而影響到工作產能 提升員工的健康意識,讓人才可以細水長流 栽培員工的才能 健康也是一個部分 才能讓員工對公司的價值長長久久 之於員工 得到健康的資訊 提升自己健康的行為 減少工作傷害發生的機率
職護工作的成就感來源 1.員工的回饋 2.成效分析技能的展現(excel操作) 3.辦完一場健康促進活動 4.完成年度健檢報告的時候
三個職護工作對於生活的改變 1.下班之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可以參與家人朋友聚會 3.更關注身邊家人朋友的健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與臨床最最接近的時刻… 應該很多人知道讀護理的必經之路就是實習,而且專科是兩次一小一大,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成年就在經歷三個禮拜的小實習,第一次以實習護生的身份踏入臨床與病人、家屬、學姐互動
Thumbnail
最近的找托嬰之行程,其實我們真的很多心累了不少,而面對未來的生活,我突然覺得,護理師在這個育嬰的情況真的非常非常坎坷,從以前不曾體會過,直到結婚至生子後,這些問題才會不時的顯現出來。
Thumbnail
從畢業後成為急診護理師到轉任研究助理,再到北漂的過程。其中描述了迷茫的職涯抉擇,以及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領域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護理系畢業後,首次進入加護病房的經歷。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護理人員工作的細節和挑戰。
Thumbnail
進入護理學校的學生們,面臨選擇護理的原因,有的是自願,有的卻受到家人的影響。無論原因如何,這將是一條不歸路,需要投入很多心力和時間。對於沒有興趣的人來說,未來的路將很難維持下去。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終究還是閒不下來,結束了醫院短暫的育嬰職代工作後,我休息了幾個月,陪孩子度過了寒假與過年。又找到一個工作,這次來到大學當專案助理,開車要將近半小時,因為塞車的關係,來回里程數18公里,我在還沒回家帶小孩就是在另一個大學(頂大)的學院辦公室工作,這次想著也要回頂大工作,但面試了好幾個工作,終究沒有被青
關於護理這個path,我給自己兩個問題,我想知道: 我能否讀書? 我能否工作? 在讀書的時候,我發現我對醫學方面的學習是有興趣的; 去實習,我對照顧病人是有興趣的。現在,開始工作了,我正在經歷的是第二了問題:我是否做的了這樣高強度的工作? 我現在工作的這間醫院叫做是Generatio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與臨床最最接近的時刻… 應該很多人知道讀護理的必經之路就是實習,而且專科是兩次一小一大,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成年就在經歷三個禮拜的小實習,第一次以實習護生的身份踏入臨床與病人、家屬、學姐互動
Thumbnail
最近的找托嬰之行程,其實我們真的很多心累了不少,而面對未來的生活,我突然覺得,護理師在這個育嬰的情況真的非常非常坎坷,從以前不曾體會過,直到結婚至生子後,這些問題才會不時的顯現出來。
Thumbnail
從畢業後成為急診護理師到轉任研究助理,再到北漂的過程。其中描述了迷茫的職涯抉擇,以及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領域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護理系畢業後,首次進入加護病房的經歷。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護理人員工作的細節和挑戰。
Thumbnail
進入護理學校的學生們,面臨選擇護理的原因,有的是自願,有的卻受到家人的影響。無論原因如何,這將是一條不歸路,需要投入很多心力和時間。對於沒有興趣的人來說,未來的路將很難維持下去。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終究還是閒不下來,結束了醫院短暫的育嬰職代工作後,我休息了幾個月,陪孩子度過了寒假與過年。又找到一個工作,這次來到大學當專案助理,開車要將近半小時,因為塞車的關係,來回里程數18公里,我在還沒回家帶小孩就是在另一個大學(頂大)的學院辦公室工作,這次想著也要回頂大工作,但面試了好幾個工作,終究沒有被青
關於護理這個path,我給自己兩個問題,我想知道: 我能否讀書? 我能否工作? 在讀書的時候,我發現我對醫學方面的學習是有興趣的; 去實習,我對照顧病人是有興趣的。現在,開始工作了,我正在經歷的是第二了問題:我是否做的了這樣高強度的工作? 我現在工作的這間醫院叫做是Gener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