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商業和會計學中,成本在經濟學中指的是無可避免的最高代價,成本因選擇而起,沒有選擇,就沒有成本。以上摘自維基百科
有沒有搞錯,花時間看這個專欄,結果第一篇文章竟然是大家國中都學過的成本?
呃…你沒看錯,我真的打算從成本開始講起呵呵,至於為什麼呢?還請聽我娓娓道來。
我相信看我專欄的朋友都是成年人了,還請仔細回想一下自己過往的人生,是不是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在做選擇,小可以小到跟室友討論中午要吃什麼,大可以大到思考大學到底該選校還是選系。
記得我們剛開始放的,維基百科對於成本的定義嗎?
他說,成本因選擇而起,沒有選擇,就沒有成本,也就是說,只要你在一個情況下,有多種選擇,那就成本的概念就會不請自來。
好那具體來說,到底什麼是成本呢?
從古至今,已經有許多頂尖學者一頭栽入,我不認為我能夠用一篇文章解釋的比他們還要更精確,所以,我只說我自己覺得有用的部分。
根據我個人的見解,我對成本的定義是,
「你放棄的那些選項裡面,價值最高的那個。」
舉個例子,在不考慮工作潛能等諸多原因的情況下,你能做A、B、C,這三份工作,A的薪水一個月3萬塊,B,一個月5萬塊,C一個月8萬塊,假設你今天選擇B這份工作,那你無疑是放棄A與C的薪水,根據上面的定義,你放棄的那個價值最高的選項是C的8萬塊,所以,這個選擇,你付出的成本就是8萬塊。
相信你看到現在,大概對成本有一個基本的概念,那這樣就可以來聊聊,什麼是資源?
為什麼會需要理解資源這件事呢?
原因很簡單, 人生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在做選擇,只要有選擇,就勢必會放棄其他選項,現實世界不會有什麼魚與熊掌都能兼得這種美事。
遺憾的是,主流媒體絕對不會告訴你這些知識,一旦你開始對自己手上的資源有覺知,就不會在任何情況下,賤賣你自己的各種資源,這無疑是在提高只想從你身上套利,但卻完全不想付出代價怪咖們的行事成本。
所以,請務必理智的察覺,現實世界表面上一片祥和底下的混亂,不然真的會死得不明不白。
之後我們專欄會不斷的提到資源的觀念,所以專欄的第一篇文章,才會用成本這兩個字來打頭陣。
一旦你有了資源的觀念,學習後面的文章,才會有那種高瞻遠矚,摧枯拉朽般的爽快。
資源,某種程度上就是自己手頭上現有的籌碼,不管你是什麼行業,什麼職位,永遠都需要根據現實情況,判斷手上的資源該怎麼分配,至於具體案例,我們之後的篇幅會提到,還請稍安勿躁。
好,在我看來,資源分很多種,錢,房子車子,錶,工作,名聲,情緒,人脈,通通都屬於籌碼的範疇。
我自己分類的方式是,用二分法,
把資源分成有形跟無形的。
以上面舉的例子而言,有形的當然就是,錢、房子、車子、錶、工作,而無形的則是情緒,人脈,名聲。
要知道,不論是商場,情場,職場,圍繞的本質都是籌碼交換(雙方手上的資源),顧名思義,就是你拿你手上有的資源,跟我交換我手上的資源。例如,工作,你付出時間跟專業,而老闆付你薪水,背後的資源交換就是,你付出你的專業(有形的資源)跟時間(無形的資源),交換老闆手上的錢(有形的資源),做得好搞不好還會有名聲(無形的資源)。
這也是我們人類底層的交易邏輯,以前我們還沒貨幣的時候,不也是以物易物嗎?後來就是因為難以衡量交換的物品究竟有多少價值,才開始透過貨幣去估計物品的價值,例如你牽過來的牛值500顆貝殼,我的一塊牧草值1個貝殼,那這樣我是不是就該拿500塊牧草給你?
那這樣是不是又扣回去我們前面說的「量化」這個動作呢?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邊吧。
我出了三個思考題讓你當作業,建議你好好寫,這樣我下一篇文章你才好看得更懂。
結論:
一、成本,是你放棄的選項裡面,代價最高的那個二、資源有分有形跟無形的
三、量化可以釐清手上的籌碼
如果你自認上面這些文字有吸收,那不妨仔細思考以三個問題,不用留言沒關係,放在你心裡即可。
(1)為什麼當你開始計算這些利益平衡,會有人攻擊你太現實?
(2)為什麼要把事情想這麼複雜?
(3)用什麼指標判斷一個人懂不懂這些事?
下篇文章給你我的答案,Dragon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