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中年以後容易快樂是因為大腦萎縮?

人類在年輕時,比如說25歲左右,對這世界容易有「樂觀偏誤」(optimism bias),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錯估過於樂觀的未來。

raw-image


有學者認為,這是來自於多巴胺的作用,讓年輕人對人生能保持衝勁,願意冒險與創新。這年齡的年輕人,如果手中有一些錢,可能會勇敢地創業、投資,也可能會大膽地消費。有些人因此成功,當然也會有些人遭受重擊,一蹶不振。

25歲的「年輕人」是容易快樂的,因為這時我們都容易洋溢著「樂觀偏誤」,對自己對人生都還能有許多光明的期待。但在四十歲之後,人們的快樂程度逐漸下降,因為人生差不多定型了,對世間事也多了許多瞭解,多巴胺的作用也沒有年輕時那麼厲害。

二十一世紀的研究,剛過50歲時是現代人類「最不快樂」的谷底。多數人要面臨退休前的谷底,跟配偶的感情很難維持,小孩長大也有一堆問題要煩惱。但50幾歲之後,人類的快樂程度開始U型反彈,又能漸漸回復到25歲的快樂程度(但沒有那麼樂觀、衝動)。

但,為什麼50幾歲後人類會恢復快樂?有些學者認為,那是因為人類大腦萎縮到一個程度,我們開始會「不再悔恨」。我們漸漸不會去記憶那些讓我們後悔、難過的事情,就算想起來也不會有太強烈的情緒反應,我們漸漸能只專注在眼前。如果能過有房子有網路可以看劇的生活,可以出去運動找朋友聊天,許多中老年人就可以自我滿足,覺得這樣的人生不錯了。

其實,30幾歲後,我們的大腦就逐漸在縮小。人類史上許多偉大的科學發現,是在科學家二、三十歲時就發現了,因為這時才是最有創造力的時候。許多網路創業家也是二、三十歲就冒出頭。40歲後,大腦重量每10年會減少5%。這是人類的自然老化,或說健康老化,我們都會經歷的。

當大腦老化,記憶力會變差、有些字會突然想不起來、會變得不想去解決一些困難的問題。這不代表失智,只是我們的大腦沒那麼靈光了。

我們可以坦然接受自然老化的自己,當然,我們也可以試著讓老化速度慢一點。壓力與發炎反應可能會加速老化,所以我們可以多運動、保持睡眠充足、盡量健康飲食、少抽煙。

在此我們一再強調的是:要有「健康老年」,恐怕從40歲以前就要開始準備,因為我們的大腦從30幾歲就開始萎縮,能讓萎縮速度減慢,我們的老年生活才能過得更愉快。40歲前就開始每天超慢跑,對中老年生活一定會有幫助。

許多研究都發現,我們的額葉(frontal lobe),掌管記憶、情緒、衝動控制、問題解決、社交互動,35歲之後就漸漸變薄。而協助我們讀、寫、記憶的顳葉(temporal lobe),衰退的速度會比額葉慢一些。雖然大腦變薄會讓我們比較容易感受快樂,不過,我想多數人還是會希望做些努力減少衰退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