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25):回也不愚—如是科舉取仕,顏回定會仕途無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為政第二)。 

raw-image


顏淵,名回,字子淵,是孔門二期的學生。顏回以聰明好學,安貧樂道聞名。給人的印象仿佛是個『書呆子』,其實他一點都不呆,最會來事。孔子最喜歡他了,經常誇他,《論語》中多處可見。為什麼孔子最喜歡他呢?一則他聰明好學,二則安貧樂道,但更主要的是他很『懂事』,會說話。拿今天的話說,就是智商和情商都高,道德品質還好。這種人確實難得,可惜死得早。

 

那麼這段話,孔子就說了,『我整天教導顏回,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好像很愚鈍。但他退下後,我到他的住處交談,他卻對我所講授的內容有所發揮,顏回其實並不愚鈍。』

 

關於顏回的聰明,不用懷疑。孔子也曾自歎不如。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公冶長第五)。孔子問子貢,你和顏回誰聰明些?子貢就說,不敢和顏回比較,差太遠了。顏回聞一以知十,我也就聞一以知二。孔子同感到,是這樣呀,我與你都不如他呀!

 

設想一下這句話的場景。『吾與回言終日』,應當是在課堂或其它講學場所,有其它學生在場。而『退而省其私』,則在顏淵的住處,沒有其他人在場。『退』指顏回退下,『省其私』指孔子到顏回的住處。『省』,察看的意思,『私』指住處。

 

《論語》中還有對顏回聽講的描述,相互印證更為全面。在子罕第九篇中,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第九)。『惰』在這裡是『不恭』和『懈怠』的意思。整句意思是,『給學生們講課而能始終保持恭敬而不懈怠的,唯有顏回一個人』。這個所有人都有經驗,上課時間長了,注意力就很難集中,心思和眼神都會有些游離,坐姿或站姿也會松垮,甚至困倦。而顏回卻能在孔子整天滔滔不絕的講學中始終保持恭敬和精力集中;另一方面,即使有疑問或不同認識,也不當面提出來。

 

顏回對孔子這樣百般順從,以至於孔子甚至嗔怪他,說道:『顏回呀!你對我的言論無所不悅,這樣並不是幫助我呀!』。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先進第十一)

 

所以說,顏回很懂事,很會做人。時時維護孔子的權威和面子。當眾認真聆聽孔子的教導,不管是裝的還是發自內心,從不表示懷疑。但與孔子私下交流,又能提醒孔子的不足或謬誤,且加以闡發。不自顯聰明,而把見解和貢獻歸於老師。這就非常符合儒家的『尊尊』準則,這個是儒家社會和官場的通行法則。

 

而且,顏回也很會說話。『子畏于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先進第十一)。畏,避開。當時是這樣,孔子和學生被匡人圍困,突圍時,顏回斷後。再見到時,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呢!顏回則回答到,『老師還在,我怎麼敢死呢?』。意思是,我還要繼續服侍效勞老師呢!看!多會表忠心!

 

所以,《論語》把這段話編排在《為政》篇是有道理的。顏回對待師長的做法,也就是為政之道。如開篇所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第二)。在孔子這個師生群體中,孔子就是北辰,學生就是眾星。顏回就如眾星之一拱衛著孔子這個北辰。

 

既然顏回這麼適合於混官場,但卻為何沒有諸侯大夫聘用他?也許死得早了。但主要還是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大夫起用人,要看真本事,不看道德文章。顏回道德學問是高,但除此之外,別無他長。楚國令尹子西評價顏回僅有輔佐之才,『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史記·孔子世家》)。子路武勇,能獨當一面;冉求會理財;子貢能說會道,還會做生意。孔子的弟子能出仕,靠的是其它方面的才能,反而不是孔子所教的仁義禮智。

 

如果顏回生在『獨尊儒術』,科舉取仕的年代,那就沒問題,一定能考個好功名。出仕做官後,也能四平八穩,混得風生水起。生不逢時呀!

 

2017年10月25日

avatar-img
91會員
331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第二)。  言偃,字子游,吳國人。小孔子四十五歲,孔子晚年弟子,擅文學。   子游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回答,『今天人們以為,孝就是贍養照料父母。其實不然。那人也會照料狗呀馬呀。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第二)。 孟武伯是上面一段中孟懿子的兒子。父與子都向孔子問同一問題,也夠奇怪的!   這段話語語焉不詳,歷來有三種解釋。一說,父母愛自己的子女,無所不至,唯恐孩子生病。如果子女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這種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愛護自己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為政第二)。  樊遲名須,字子遲。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他曾向孔子請教種莊稼,給孔子氣得夠嗆。『樊遲請學稼』(子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第二)。  孔子這段話太有名了。以至於『而立』、『不惑』、『天命』和『耳順』分別成了三十、四十、五十和六十的別稱了。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可以用來當悼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第二)。  這段話,孔子比較了儒家和法家兩種統治手段的優劣。當然是貶法贊儒。   孔子認為法家的手法簡單粗暴、不怎麼高明。靠嚴峻的政令來規範民眾,靠嚴酷的刑法來規整民眾。民眾就會想方設法免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第二)。  《詩經》由春秋各國流傳的詩歌彙集編撰而成。包括風、雅、頌。風是民歌;雅是周王室的宮廷樂歌;頌是祭祀宗廟的舞曲歌辭。古人不會記樂譜,所以只有歌詞流傳下來了,樂曲就失傳了。  按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的說法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第二)。  言偃,字子游,吳國人。小孔子四十五歲,孔子晚年弟子,擅文學。   子游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回答,『今天人們以為,孝就是贍養照料父母。其實不然。那人也會照料狗呀馬呀。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第二)。 孟武伯是上面一段中孟懿子的兒子。父與子都向孔子問同一問題,也夠奇怪的!   這段話語語焉不詳,歷來有三種解釋。一說,父母愛自己的子女,無所不至,唯恐孩子生病。如果子女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這種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愛護自己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為政第二)。  樊遲名須,字子遲。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他曾向孔子請教種莊稼,給孔子氣得夠嗆。『樊遲請學稼』(子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第二)。  孔子這段話太有名了。以至於『而立』、『不惑』、『天命』和『耳順』分別成了三十、四十、五十和六十的別稱了。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可以用來當悼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第二)。  這段話,孔子比較了儒家和法家兩種統治手段的優劣。當然是貶法贊儒。   孔子認為法家的手法簡單粗暴、不怎麼高明。靠嚴峻的政令來規範民眾,靠嚴酷的刑法來規整民眾。民眾就會想方設法免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第二)。  《詩經》由春秋各國流傳的詩歌彙集編撰而成。包括風、雅、頌。風是民歌;雅是周王室的宮廷樂歌;頌是祭祀宗廟的舞曲歌辭。古人不會記樂譜,所以只有歌詞流傳下來了,樂曲就失傳了。  按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的說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顏回向鄰居索取一些米粒回來,準備煮稀飯孝敬老師,孔子發現顏回在煮粥的過程中,曾經將手放入煮粥的鍋子中掏出來往口中送,感到不衛生而暗中生氣,當顏回將煮好的稀飯端到孔子面前時,孔子對顏回說:「剛才小睡一會兒,夢見佛祖對我說晚輩不要煮不清潔、不乾淨的食物給長輩吃 !」顏回聽了以後會其意,
小草:一個好學長 小草學長讀了什麼書?我總覺得他想當別人的老師,因此他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小知又讀了小草學長最新的文章:顏回是一位看似平凡的人,他對花言巧語、表面堆笑的人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他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了一系列逆境,卻發現這些花言巧語的人對於真正的仁愛之心似乎缺乏理解。小皮從遠遠走過來,嘻皮笑
妙在人間顏回意義,千年契約時空流轉。 妙在一日定乾坤局,千年過往事在人為。 妙在當下解讀文字,千言萬語妙生新意。 妙在棋局出奇制勝,千層巨浪自然合一。 顏回就是我現時報思考下的一個好人,我自然就是水良了。如何與顏回合一,就是在人間修行。外在因緣和合下,更要活出顏回思考。如果做不到,退回水良也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心齋,是莊子內篇第四章人間世一個寓言....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武道一流高手。孔子2 孔子七十二賢人弟子個個是武道高手。 孔子接連打敗他們。他們方會服孔子乖乖拜師。 最愛打架的是子路。春秋戰國時代戰亂頻仍。武功不高強如何橫行江湖??? 功夫最好的應該是顏回。 不服我。我就打你到服。再以德服人。和你說道。 故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會把你打到爆。學生也不可這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顏回向鄰居索取一些米粒回來,準備煮稀飯孝敬老師,孔子發現顏回在煮粥的過程中,曾經將手放入煮粥的鍋子中掏出來往口中送,感到不衛生而暗中生氣,當顏回將煮好的稀飯端到孔子面前時,孔子對顏回說:「剛才小睡一會兒,夢見佛祖對我說晚輩不要煮不清潔、不乾淨的食物給長輩吃 !」顏回聽了以後會其意,
小草:一個好學長 小草學長讀了什麼書?我總覺得他想當別人的老師,因此他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小知又讀了小草學長最新的文章:顏回是一位看似平凡的人,他對花言巧語、表面堆笑的人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他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了一系列逆境,卻發現這些花言巧語的人對於真正的仁愛之心似乎缺乏理解。小皮從遠遠走過來,嘻皮笑
妙在人間顏回意義,千年契約時空流轉。 妙在一日定乾坤局,千年過往事在人為。 妙在當下解讀文字,千言萬語妙生新意。 妙在棋局出奇制勝,千層巨浪自然合一。 顏回就是我現時報思考下的一個好人,我自然就是水良了。如何與顏回合一,就是在人間修行。外在因緣和合下,更要活出顏回思考。如果做不到,退回水良也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心齋,是莊子內篇第四章人間世一個寓言....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武道一流高手。孔子2 孔子七十二賢人弟子個個是武道高手。 孔子接連打敗他們。他們方會服孔子乖乖拜師。 最愛打架的是子路。春秋戰國時代戰亂頻仍。武功不高強如何橫行江湖??? 功夫最好的應該是顏回。 不服我。我就打你到服。再以德服人。和你說道。 故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會把你打到爆。學生也不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