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中的不典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二上期末所思


我發現整個階段過程中我一直在扮演典型中的不典型、傳統中的不傳統(有意或無意),從高二到現在,在體制內順從、服膺指示命令,甚至表現得頗出色、偶而突出的優秀,本來可以一直這樣下去「演得好好的」,但心內卻有出走、自由、逃脫、乖離、脫韁、突破、顛覆、推翻的渴望與企求,以至於心中有兩個相反的力量不斷強力的拉扯、羈絆、衝突、矛盾。



我將自己無限下修,自我要求的標準調低,適應於類舒適圈中的快意,吃老本的同時自我說服是在力求「精」、「質」而不是一味求「量」、「多」,接著就發現原來剛好達到標準線之上或擦邊入該領域的標準,是這麼簡單、可以多出許多時間的,原來以前我所處的場域之規定要求還比較多、繁複、不可能「輕易」做到。原來我現在處於的狀態,才是與我同齡的大家應有的、正常的,我以前活得太困難了。經常,人生的路,我倒著走。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論事實如何隨著時間自然的推移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
我厭倦了這種重複性高、繁瑣惱人的事務操作
我最痛惡大學文組科系(非「社會組」,指的是文學院內大多數科系(藝術及人文領域)的普遍
每個人的行為都或多或少有個固定、穩定的模式
個體自己的內心、腦內的所思、所想、所感
無論事實如何隨著時間自然的推移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
我厭倦了這種重複性高、繁瑣惱人的事務操作
我最痛惡大學文組科系(非「社會組」,指的是文學院內大多數科系(藝術及人文領域)的普遍
每個人的行為都或多或少有個固定、穩定的模式
個體自己的內心、腦內的所思、所想、所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我覺得出社會之後最困難的 好像是去找自己的標準 因為以前的標準是學校給的 範圍就在那裡 離開學校後 可能有人嚮往能力提升 有人追求財富累積 有人關注心靈健康 這些各方各面真的很難拿捏 實際的標準在哪裡 我也是這幾年在想我追求的是什麼 也可能是越想越沒有自己 因為過於偏哪一個項
Thumbnail
台灣網友敲碗已久的功能在 Threads 登場啦!有了「典藏」功能,每個人都能收藏並 留存串文、再隨時恢復顯示,對分享的內容隱私掌握度更高,也能更無負擔地在 Threads 分享內心的悄悄話;另外「編輯串文」的時間延長至 15 分鐘,讓大家有更多 時間補救錯字、潤飾用詞,更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一直以來待人處事方面都是被動消極又懶惰隨意的人,任何在關係中的主動,一切都是情勢所逼得,不得不去做不願意的事情,為的就是讓自己可以生存在這社會上,或想挑戰自己的舒適圈。 上大學時,在班上算是邊緣人,是那種成績好的邊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中人們在壓力情境下的四種典型反應:討好者、指責者、超理智者及打岔者。每種反應皆反映了人類在面對壓力時的自我保護機制,並探討瞭如何認識自身的行為模式以促進更健康的壓力管理與人際關係的成長。通過這些反應的理解,讀者能夠更有效地應對壓力帶來的挑戰與困擾。
人生的型態真的何止百百種。 會跟這樣性格的人熟識,也是始料未及啊! 向來拿捏分寸是本人的強項,看名次都能在10-15名,搆不上A段班,又不會被老師碎碎念的程度就能明白吧?! 沒想到往上升後,換個科系,為了讓自己付學費付得開心,還可以三年內結束拿個畢業證書,當然絕對要啊! 另一位奇葩,其實就是
Thumbnail
領導力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展現在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本文探討了職場中8種典型的反應,並分析了每種反應所代表的含義。通過認識自己的反應,提高自我領導意識,才能在職場中取得更大的發展和成長。在閱讀本文結束後,您可以探索更多相關主題的文章,為您的職業生涯注入更多動力和啟發。
Thumbnail
正常的工作生活好累,聽話的配合的擠專業的嘴臉,好累。 離開正軌之後的2年多,現在呢?其實沒有很好,至少現在的我,覺得自己弱爆,什麼都沒有很厲害很專精,常常自怨自艾,看很多的勵志文字,自己也常常信心喊話,但至少此刻,我還是感到很深不見底的洞在讓我恐懼著。 我不知道我正在進行的方向是否偏誤,我也不知
Thumbnail
《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是一個非善非惡的存在,他的樣貌能屈能伸,能幻化為各種不同形態,代表了自我價值模糊的特點。討好型人格易受到拒絕的影響,內心恐懼被否定,但學會愛自己才能真正愛人。
我發現整個階段過程中我一直在扮演典型中的不典型、傳統中的不傳統
我覺得出社會之後最困難的 好像是去找自己的標準 因為以前的標準是學校給的 範圍就在那裡 離開學校後 可能有人嚮往能力提升 有人追求財富累積 有人關注心靈健康 這些各方各面真的很難拿捏 實際的標準在哪裡 我也是這幾年在想我追求的是什麼 也可能是越想越沒有自己 因為過於偏哪一個項
Thumbnail
台灣網友敲碗已久的功能在 Threads 登場啦!有了「典藏」功能,每個人都能收藏並 留存串文、再隨時恢復顯示,對分享的內容隱私掌握度更高,也能更無負擔地在 Threads 分享內心的悄悄話;另外「編輯串文」的時間延長至 15 分鐘,讓大家有更多 時間補救錯字、潤飾用詞,更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一直以來待人處事方面都是被動消極又懶惰隨意的人,任何在關係中的主動,一切都是情勢所逼得,不得不去做不願意的事情,為的就是讓自己可以生存在這社會上,或想挑戰自己的舒適圈。 上大學時,在班上算是邊緣人,是那種成績好的邊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中人們在壓力情境下的四種典型反應:討好者、指責者、超理智者及打岔者。每種反應皆反映了人類在面對壓力時的自我保護機制,並探討瞭如何認識自身的行為模式以促進更健康的壓力管理與人際關係的成長。通過這些反應的理解,讀者能夠更有效地應對壓力帶來的挑戰與困擾。
人生的型態真的何止百百種。 會跟這樣性格的人熟識,也是始料未及啊! 向來拿捏分寸是本人的強項,看名次都能在10-15名,搆不上A段班,又不會被老師碎碎念的程度就能明白吧?! 沒想到往上升後,換個科系,為了讓自己付學費付得開心,還可以三年內結束拿個畢業證書,當然絕對要啊! 另一位奇葩,其實就是
Thumbnail
領導力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展現在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本文探討了職場中8種典型的反應,並分析了每種反應所代表的含義。通過認識自己的反應,提高自我領導意識,才能在職場中取得更大的發展和成長。在閱讀本文結束後,您可以探索更多相關主題的文章,為您的職業生涯注入更多動力和啟發。
Thumbnail
正常的工作生活好累,聽話的配合的擠專業的嘴臉,好累。 離開正軌之後的2年多,現在呢?其實沒有很好,至少現在的我,覺得自己弱爆,什麼都沒有很厲害很專精,常常自怨自艾,看很多的勵志文字,自己也常常信心喊話,但至少此刻,我還是感到很深不見底的洞在讓我恐懼著。 我不知道我正在進行的方向是否偏誤,我也不知
Thumbnail
《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是一個非善非惡的存在,他的樣貌能屈能伸,能幻化為各種不同形態,代表了自我價值模糊的特點。討好型人格易受到拒絕的影響,內心恐懼被否定,但學會愛自己才能真正愛人。
我發現整個階段過程中我一直在扮演典型中的不典型、傳統中的不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