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痛惡大學文組科系(非「社會組」,指的是文學院內大多數科系(藝術及人文領域)的普遍情況)課程擘劃的通病就是:評分方式不公正、不公平、不具體、不詳細,打分存在模糊灰色地帶,缺乏明確細部的標準與精準客觀的統計紀錄模式,課綱的評分方式也寫的十分含糊不清楚。
這是文組科系的眾多課程中反覆存在的弊端與毛病,但這並非不苟同於課程內容本身的知識體系,認為其無用,我自己身在文組也深諳這道理,只是這種學科領域,作為老師實在很難制訂出絕對客觀、公平、甚至科學、理性的評分方式、有多麼一視同仁的標準與依據。
但是這又並不代表老師就只能打印象分數、全然按照自己的主觀感受來亂打、亂評分,如果與同學不熟就乾脆普遍打高,造成即使班上程度參差不齊、落差懸殊但分數還是趨於平均,毫無鑑別度、高低分級。其實文組課程的評分也可以很「公平」、很有系統、有規則有標準,立刻辨識出學生的程度/能力高低、付出的努力、心力、時間多寡,讓分數說明一切,只在於老師願不願意實踐而已。
課程大綱中的評分方式中常出現的「課堂討論參與」因為沒有足夠明確清晰的說明或舉例,給分的依據為何?學生難以知曉,各說各話,到底是整學期課堂中學生舉手發言的次數、字數?抑或個人投入課堂討論的「積極度」、「用心程度」?但形容詞不能量化,認為一個人多積極參與、多用心是無法用數字來客觀統計的(這樣做也很可笑),無法精確科學、公平客觀理性的給分,更何況老師又不是所有同學都認識、知道每個人的投入情況,缺乏一個標準的尺規以統計、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只能大概憑教師主觀的印象分數來斷定,但與一些同學又不熟,無法完整知悉課堂討論的參與度多寡,所以要麼分數亂打、高度失真,要麼大家都打一樣的分數,也就是滿分或接近滿分,這樣的給分失去鑑別度,無法分出學生程度高低,甚至造成誤判,明明某生在課堂上高度參與,但卻因為發言次數不多或與老師「不熟」,就被打低分,總之,不公平。
「報告」的評分方式也時常缺乏明確、具體、仔細的規則與指引,就會陷入沒有標準、沒有範圍、沒有依據的評分,例如報告的PPT製作方面:投影片完整程度、設計精美程度等;台上口頭報告、展演方面:口條、台風、論述完整度、內容完成度、觀點新穎/創意度等,針對內部細節的向度缺乏明確的規定與事先擘劃,致使學生準備期中/末報告時毫無頭緒(即使能與老師另約時間諮詢提問),無從下手,也因規章不明而衍生出問題:組別上台報告時有學生全程念稿、組內工作重量分配不均等,都是因為標準規定不明確、不夠強硬。
或主題不限、內容不限、形式不限的報告,雖然給予學生極大、近乎無垠的創作自由,但評分標準模糊隱晦,沒有解釋明白、說明清楚,報告本身就已經是全然主觀、端看個人的價值觀與想法來判定、評價了,更遑論顧及公平、客觀的設立評分依據來按照每個向度、層面一一評分,雖然從頭到尾都沒有一個標準、依據,就完全倚靠老師自己的感受與(也許)其他同學的反應與反饋來隨便打感覺分數,一點原則都沒有,連預先規範的準則與基本要求也沒有,只有純粹感受型主觀判斷依據,因為沒有先設置確切具體的格式上、主題上、表現力上的規定與限制,報告本身的評分依據與方式也流於主觀、感受,所以老師也就只能無底線的全盤接受學生再爛或再好的作品,想當掉都不行,因為事先沒有設定好規則標準、向大家說明後果,整體呈現參差不齊,卻因為打印象分數而導致大家的分數都被普遍打高、毫無分級的評分,這樣對於認真製作、付諸大量努力的同學而言極為不公,因為沒有高低分的級距落差,成績完全不能說明什麼,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以上的問題老師們若能加以重視並改善,設立更有系統性、明確具體、細膩綿密的課程大綱與評分方式(打分依據、占比、內部項目的評分),就能更清楚的紀錄每位同學的學習情況與態度、程度,鑑別度一下就出來了,個體的能力所及和付出心力、時間的程度與多寡就能公平的在分數欄位中顯現,讓成績說明一切,讓努力付出心血及能力、程度優越的同學能得到他們所應得的,讓不夠投入、程度低下、態度不佳的學生能透過分數(也許不及格或及格邊緣)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改進,但重點還是要建立制定一個公平、透明、公開、具體、詳細縝密的課程方針與評分方式,才能識別出學生的能力與努力,從而進行排除、篩選。
加油,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