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習慣把事物賦予意義的人 比較容易感到幸福

    喜歡把事物賦予意義的人,比較容易感到幸福?


    今天在一如往常騎腳踏車上班的河堤路上,為了幾隻看到了的喜鵲感到雀躍,便開始在腦中反芻一個朋友和我分享的這個概念,喜歡把事物賦予意義的人,比較容易感到幸福,當時在聽到這句話時,心中還猶疑了一下這樣的論點,因為自己便是個習慣把事物賦予意義的人,一把鑰匙、一把吉他、一台車、一瓶桃子酒、一張塔羅牌,對我來說都有它的意義,這樣可以是非常幸福的,但也同時可以是非常痛苦哀傷的,那是一樣事物和自己的情感故事連結,而這些情感故事,不總是幸福的泡泡。


    習慣賦予意義的人通常是心思細膩、情感氾濫的,這樣的人,比起能單純為事物本身感到美好的人,真的比較容易感到幸福嗎?能夠單純僅是因為酸酸甜甜的桃子酒本身而感到美味的人難道就比較不容易感到幸福嗎?能夠單純僅因喜愛車子的速度感與掌控感而感到快樂的人難道就比較不容易感到幸福嗎?所有事物都僅是那麼單純成為他們自己本身,沒有過多的意義附著,人們為事物本身感到快樂或不喜歡,然後結束,是不是就不會出現一雙雙洪水氾濫的眼睛了?


    有天我在路邊看到隻美麗的鳥,便問爸爸這是什麼鳥,好美,爸爸說這是喜鵲,你看到它了嗎?你會幸運喔!從此我看到喜鵲都覺得自己會特別幸運,而感到幸福。今天看到喜鵲時,我似乎懂了,能夠把事物賦予意義的人,他的世界會變得無限廣大,情感也可以被無限放大,他的開心再也不單調,充滿著各式各樣的顏色和滋味,一把鑰匙可能代表一個情感上的家和信任連結,一把吉他是個一起做夢一起唱歌的初戀,一台車是曾經的夥伴,一起走過大大小小的冒險,一張塔羅牌裡藏著自己的創業故事,對於這樣的人來說,的確特別容易感到幸福,特別容易感動,情感驅動力也特別強大,能夠笑得盡興、哭得盡興。


    有人說,一件事物只有10%是它的本身,90%都是我們賦予它的意義,所以怎麼看待一件事物的心就變得特別重要,若拿同樣的理論來說,如果我們是喜歡把各種事物賦予意義的人,那我們是不是就多擁有了90%的世界了呢?


    當我們用感情和希望去創造一樣東西,那樣東西就會被賦予靈魂。這是樹屋咖啡門前,由夥伴太陽寫下的一句話,出自宮崎駿,呼應著樹屋咖啡這個被創造出來的夢,10%的現實是,這是一間小眷村中由廢墟整修而來的樹屋咖啡廳,90%呢,它有著想辦法化腐朽為神奇的樹屋精神,有著曾經怎麼樣也要完成夢想的,一個女孩的執著,有著曾經伙伴們交織的一部分人生,還有每個來到這裡的人的每一個故事,所有的這些都為樹屋賦予了意義,因此,樹屋被賦予了靈魂,因此,各式顏色滋味的幸福擴展了我們的世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