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4新計劃]尋根之旅:給古文典故一個新生命

在聊新計畫前,我想先感謝大家這兩個多月來的支持,至今我依舊很開心遇到大家!


2024新計劃,尋根之旅:給古文典故一個新生命。

初衷:我始終相信,歷史上刻骨銘心的情緒、張力強的故事情節,才有本事透過口耳相傳、書面畫作流傳至今。使用名言佳句的典故,是一種文化特色展現的方式,經典若能時常留存在我們日常中,將成為未來創作中很好的材料,也是與全球對手產生差異化的最佳利器。


那,我能貢獻什麼呢?


我是語文科班出身嗎?(不是)

我是寫手嗎?(不是)

我已經懂典故了嗎?(不懂,都看不懂了,如何談典故?)


我想,我能做的:

1找出適合現在社會的

2將原文留下

3將詞語註釋留下

4將想像的圖留下:不拘形式,可能給AI處理,可能是我自己畫,可能是影片。如果往後市面上有類似的分享架構,我會視情況改變結構,最後依照整篇文章的整理難度,隨機開啟收費模式。

5最後一項,要翻譯成白話文嗎?

要嗎?

要嗎?

要嗎?

我想了很久…

翻譯區,我想...「留白」。

因為,每個時代的人,對同一句話的感受不同;身處各行各業的大家,對同一句話的感受也不同,我想留空間給大家各自解讀、翻譯,開放討論。


不知道各位對這樣的文章架構,會有興趣嗎?

-------------------------------------------

暖身文:

*話題:從古文經典,能得到同理心相關的建議嗎?


*典故:《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註釋:

「一言」,不是一句,而是一個字。

「欲」,想,想做。「勿」,不要。「施」,施加。

孔子一以貫之的「仁」,其內涵就是「忠」、「恕」兩個字。「忠」是指一個人的

無限向上心與責任感,這是「體」(內在本質),「恕」就是「己所不欲,勿

施於人」的「用」(外在表現)。


*圖片:forgive 寬恕



*討論延伸:什麼日常情境,能用到恕道?

維基百科:恕道是中國哲學概念之一,也是普世價值。恕的意思是仁德[1],或可解釋為體諒。恕道相同於西方的黃金法則(Golden Rule)[2], 是講述對待他人要像對待自己一樣去考慮,可以分別為「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條法則隱藏在不同地區的哲學與宗教文化中,如印度、希臘、猶太、中國。可被視為解決紛爭的途徑,也是互惠理論的基礎。

(來源:維基百科 )

-END-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方格子Vocus | X(twitter)

搜尋:CV 教養生活

═══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Email :

cvdreamlife@gmail.com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CV教養生活 | Vita Huang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