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陪伴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

有時候想要的是實際的互動,例如真的坐在地板上看著孩子堆積木、玩小汽車,然後認真回應孩子任何興奮的成果展示。有時候想要的是單純在同一個空間,即使各自忙各自的也很棒,重點是關在房間裡好像只剩下一個人孤伶伶的。有時候想要的是好好對話,好好聽自己分享學校或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也有可能是最近的煩惱,然後很認真的給建議,或者是很認真的回應自己的感受。

嬰幼兒、學齡前、國小、國中、高中,需求都不一樣很容易理解,但是照顧彼此的情感卻沒那麼容易。親子關係是孩子學習人際關係與未來親密關係的第一堂課,「我也是這樣長大的,還不是活的好好的」、「小時候就是因為很孤單的/遺憾,所以我現在一定會...」,如果可以的話,檢視一下自己從夫妻關係到親子關係,最在乎的是什麼呢?

最可愛往往也是最依賴的時期,上個廁所都要掛在身上,這時候的爸爸媽媽就像是無所不能,孩子的一切也非常需要爸爸媽媽的照顧。開始上學了可能頭也不回走進教室,不過一天到晚還是會「把拔/馬麻,你看你看」,這時候的孩子有一些自主的能力,而且會逐漸成長,但是遇到困難還是很需要爸爸媽媽出手,所以依然是崇拜的偶像。身體抽高了,開始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也更重視同儕可以約出去玩的機會,不耐煩了會嫌囉嗦,但是如果親子關係還不錯,仍然會把最在意的事情拿出來給你討論。這時候孩子渴望成為大人,只是不成熟或缺乏經驗,仍然期待爸爸媽媽像個專業的幕僚,分享過去的人生經驗,只是很想要自己試試看的心態就會不斷挑戰父母的權威。

父母角色的調整

父母角色的調整

借用愛之語的五種互動型態,雖然一開始講的是親密關係,但其實只要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都很適用唷。如同這篇文章的標題,有些人最重視彼此相處的時光,可以一起從事喜歡的活動;有些人期待的是聽到鼓勵與肯定,獲得更多的自信;有些人期待的是遇到困難或需要的時候會出手相助,也就是俗稱的神隊友;有些人期待精心準備的禮物,感受到被了解也願意被付出;有些人期待肢體的接觸,直接獲得溫暖與親密的感受,所以喜歡撒嬌。

愛之語

愛之語

每個階段的需求都不一樣,如果彼此的關係好像有點疏離、緊繃,或是自己有一些失望的感受,那到底在追求的是滿足孩子的需求,還是自己的需求?這麼說感覺好像在要求犧牲奉獻,然而並不是這樣,因為關係本來就是雙向的,孩子有需求,自己也會有需求,如果可以平衡或是有共識,相信就會比較順暢,但是如果落差太多,就很容易累計不舒服的感受唷。而且別忘了身邊還有另一伴,也是需要關愛的,隨著孩子成長調整自己身為爸爸媽媽的角色,適度的距離與界限也才能讓親子關係的保鮮期更長久哦。

歡迎參觀我的臉書粉專IG唷^^

分享幾年下來的兒童臨床工作經驗,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孩子遊戲中的想像世界,也同樣花了很多時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討論,期待這些故事與經驗,帶給父母更美好的教養,也帶給孩子更幸福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如何感受這些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困擾呢?
刺蝟~~給人什麼樣的印象呢?難以靠近嗎,如果背上的刺像是厚重的鎧甲,那麼又在保護什麼呢,柔軟的腹部或許不只是柔軟,而是從來沒有被接納與理解的恐懼,最後就變成只要戳一下,就把背上的刺豎起來的本能反應,好像這個世界有多麼危險。
神經回饋其實透過儀器偵測人體的生理訊號,生理回饋偵測的是呼吸、心跳、皮膚導電程度、手指表面溫度、肌肉緊繃程度、血壓等等,而神經回饋專門針對的是腦波。
當孩子發現你還算可以精確說出某些遊戲的內容,話匣子很快就打開了。3C帶來豐富的娛樂,也是好用的工具,卻很容易在不適當的安排下演變成親子衝突的導火線,爸爸媽媽可以如何看待呢?
最愛的經典動漫--哆啦A夢,很有意思的主角設定,因為大雄不僅不是天生的英雄,反而更像是現實生活中,最容易被無視、欺負或責罵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像大雄,頭痛之餘,你會看到他也有很棒的一面嗎?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帶著不同的磁場,這些孩子好像就很難對到適合的頻率,然而互動之後會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非常不一樣。現在來啟動一下來自科幻片的宇宙翻譯機,感受一下這群孩子與眾不同的視野與想像吧。
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如何感受這些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困擾呢?
刺蝟~~給人什麼樣的印象呢?難以靠近嗎,如果背上的刺像是厚重的鎧甲,那麼又在保護什麼呢,柔軟的腹部或許不只是柔軟,而是從來沒有被接納與理解的恐懼,最後就變成只要戳一下,就把背上的刺豎起來的本能反應,好像這個世界有多麼危險。
神經回饋其實透過儀器偵測人體的生理訊號,生理回饋偵測的是呼吸、心跳、皮膚導電程度、手指表面溫度、肌肉緊繃程度、血壓等等,而神經回饋專門針對的是腦波。
當孩子發現你還算可以精確說出某些遊戲的內容,話匣子很快就打開了。3C帶來豐富的娛樂,也是好用的工具,卻很容易在不適當的安排下演變成親子衝突的導火線,爸爸媽媽可以如何看待呢?
最愛的經典動漫--哆啦A夢,很有意思的主角設定,因為大雄不僅不是天生的英雄,反而更像是現實生活中,最容易被無視、欺負或責罵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像大雄,頭痛之餘,你會看到他也有很棒的一面嗎?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帶著不同的磁場,這些孩子好像就很難對到適合的頻率,然而互動之後會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非常不一樣。現在來啟動一下來自科幻片的宇宙翻譯機,感受一下這群孩子與眾不同的視野與想像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服兵役的時候,一開始學的是拆鎗。一個月後,已經變成下意識的行為,閉著眼睛都能拆又組合,那叫做懂的鎗的結構,而起初是還要背口訣,那應該只能叫做知道吧! 人間世許多事情,我會用道德經和莊子拿來參照,也許要到有一天,我的一言一行,都自然而然的契合逍遙與無為,我才算能初窺道家的門檻! 年紀愈大,愈不敢認
見過一對曾經的夫妻,老婆是土地代書,她讓她先生跟了很多互助會也辦了很多銀行貸款。買車買房以後,離婚了。我隨口一句,多嫁幾次人,財產就可以上億了!有人勸我不要造口業,我卻認為我是事實的陳述,那來的口業? 銀行貸款就算了,那個起會的人,不是經濟上碰到了困難?用這種方式去誐貧苦百姓的錢,到底是誰在造業?
  繼上一篇,那你一定有疑問,我已經陪伴我的孩子了,怎麼他還是什麼都不會,跟你說的不一樣啊!   等等,你做的是“陪伴”,還是只“陪”不伴呢?   如果你只做一半是不夠的,要做到真正的陪伴才會有效果,讓我跟你講發生在我孩子身上的故事。      那時候兒子剛上小一,有一天我老婆跟我說兒子注音
Thumbnail
什麼都不說 只是在一旁守著 把我的愛 用眼睛說給你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喜歡吃麥當勞嗎?今天用麥當勞的產品來解釋一些東西,也許那純粹是我的想法,而別人可能不以為然,但是如果有深陷於其中泥淖的,可以考慮一下我的思路! 所謂的兄弟姐妹,不過是同一鍋炸出來的薯條。然後有些被單點、有些搭配不同的套餐、有些被當作賠禮送出去了。沒有聽說過某包薯條要為另一包薯條負責的! 而自己組
Thumbnail
2024年的「大港開唱」即將在3月登場,那你知道為什麼叫「大港開唱」嗎?這是跟台語有關嗎?
Thumbnail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服兵役的時候,一開始學的是拆鎗。一個月後,已經變成下意識的行為,閉著眼睛都能拆又組合,那叫做懂的鎗的結構,而起初是還要背口訣,那應該只能叫做知道吧! 人間世許多事情,我會用道德經和莊子拿來參照,也許要到有一天,我的一言一行,都自然而然的契合逍遙與無為,我才算能初窺道家的門檻! 年紀愈大,愈不敢認
見過一對曾經的夫妻,老婆是土地代書,她讓她先生跟了很多互助會也辦了很多銀行貸款。買車買房以後,離婚了。我隨口一句,多嫁幾次人,財產就可以上億了!有人勸我不要造口業,我卻認為我是事實的陳述,那來的口業? 銀行貸款就算了,那個起會的人,不是經濟上碰到了困難?用這種方式去誐貧苦百姓的錢,到底是誰在造業?
  繼上一篇,那你一定有疑問,我已經陪伴我的孩子了,怎麼他還是什麼都不會,跟你說的不一樣啊!   等等,你做的是“陪伴”,還是只“陪”不伴呢?   如果你只做一半是不夠的,要做到真正的陪伴才會有效果,讓我跟你講發生在我孩子身上的故事。      那時候兒子剛上小一,有一天我老婆跟我說兒子注音
Thumbnail
什麼都不說 只是在一旁守著 把我的愛 用眼睛說給你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喜歡吃麥當勞嗎?今天用麥當勞的產品來解釋一些東西,也許那純粹是我的想法,而別人可能不以為然,但是如果有深陷於其中泥淖的,可以考慮一下我的思路! 所謂的兄弟姐妹,不過是同一鍋炸出來的薯條。然後有些被單點、有些搭配不同的套餐、有些被當作賠禮送出去了。沒有聽說過某包薯條要為另一包薯條負責的! 而自己組
Thumbnail
2024年的「大港開唱」即將在3月登場,那你知道為什麼叫「大港開唱」嗎?這是跟台語有關嗎?
Thumbnail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