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什麼叫做陪伴呢?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

有時候想要的是實際的互動,例如真的坐在地板上看著孩子堆積木、玩小汽車,然後認真回應孩子任何興奮的成果展示。有時候想要的是單純在同一個空間,即使各自忙各自的也很棒,重點是關在房間裡好像只剩下一個人孤伶伶的。有時候想要的是好好對話,好好聽自己分享學校或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也有可能是最近的煩惱,然後很認真的給建議,或者是很認真的回應自己的感受。

嬰幼兒、學齡前、國小、國中、高中,需求都不一樣很容易理解,但是照顧彼此的情感卻沒那麼容易。親子關係是孩子學習人際關係與未來親密關係的第一堂課,「我也是這樣長大的,還不是活的好好的」、「小時候就是因為很孤單的/遺憾,所以我現在一定會...」,如果可以的話,檢視一下自己從夫妻關係到親子關係,最在乎的是什麼呢?

最可愛往往也是最依賴的時期,上個廁所都要掛在身上,這時候的爸爸媽媽就像是無所不能,孩子的一切也非常需要爸爸媽媽的照顧。開始上學了可能頭也不回走進教室,不過一天到晚還是會「把拔/馬麻,你看你看」,這時候的孩子有一些自主的能力,而且會逐漸成長,但是遇到困難還是很需要爸爸媽媽出手,所以依然是崇拜的偶像。身體抽高了,開始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也更重視同儕可以約出去玩的機會,不耐煩了會嫌囉嗦,但是如果親子關係還不錯,仍然會把最在意的事情拿出來給你討論。這時候孩子渴望成為大人,只是不成熟或缺乏經驗,仍然期待爸爸媽媽像個專業的幕僚,分享過去的人生經驗,只是很想要自己試試看的心態就會不斷挑戰父母的權威。

父母角色的調整

借用愛之語的五種互動型態,雖然一開始講的是親密關係,但其實只要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都很適用唷。如同這篇文章的標題,有些人最重視彼此相處的時光,可以一起從事喜歡的活動;有些人期待的是聽到鼓勵與肯定,獲得更多的自信;有些人期待的是遇到困難或需要的時候會出手相助,也就是俗稱的神隊友;有些人期待精心準備的禮物,感受到被了解也願意被付出;有些人期待肢體的接觸,直接獲得溫暖與親密的感受,所以喜歡撒嬌。

愛之語

每個階段的需求都不一樣,如果彼此的關係好像有點疏離、緊繃,或是自己有一些失望的感受,那到底在追求的是滿足孩子的需求,還是自己的需求?這麼說感覺好像在要求犧牲奉獻,然而並不是這樣,因為關係本來就是雙向的,孩子有需求,自己也會有需求,如果可以平衡或是有共識,相信就會比較順暢,但是如果落差太多,就很容易累計不舒服的感受唷。而且別忘了身邊還有另一伴,也是需要關愛的,隨著孩子成長調整自己身為爸爸媽媽的角色,適度的距離與界限也才能讓親子關係的保鮮期更長久哦。

歡迎參觀我的臉書粉專IG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