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可以從四個層面來看待:生物、心理、社會和靈性,其中,靈性是最核心的。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的媒體報章以及書籍,見到「高頻與低頻」這兩個名詞。言而簡之,處在高頻能發揮一切的正面作用力量,在低頻就是低落封閉且障礙不斷。許多不同領域的靈修者,除了傳遞自己的經驗與概念外,也列舉了不少,能夠讓普羅大眾自行驗證,是否正處在高頻或低頻的舉例。但是這些方法是否存在客觀的合理性,從不同的角度觀點,來思考或判斷自己現正的頻率所在。缺點每個人都有,但怎麼如實的接受並且面對,只用自身的角度看待自己,與旁觀者看自己角度大大不同,所謂旁觀者清,便是非常好的述思。
幾年前,霍金斯博士研究出來的大衛金斯能量表為之風行,也正是這個時候開始慢慢興起,「高頻與低頻」的頻率熱潮,社會環境中,ㄧ些值得觀察的現象也隨之增加。因我本身不是很聚焦在這些用詞或言論領域,當我第一次從他方轉述,聽到這些頻率用詞時,當下的感受有點不適,尤其是用比較的口吻彙出時。最常聽到的就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用不耐煩或是有些輕視的語氣說著:「我在高頻,你在低頻,頻率不同,彼此的語言難以交集!」。
但這也是有趣的地方,這時候認為自己是高頻的人,瞬間就來到低頻的150~175|抱怨與自我膨脹的範圍。而被指為頻率不同的另一人,有耐性且微笑聽著這些不悅耳的言語,殊不知已經在高頻310~500|真誠、友善、耐心中浮動,值得觀察的是,頻率的變換起伏與當下的心境相關。
正常一般人的頻率會在1~600之間浮動。關鍵點在於,霍金斯的研究是想讓人們知道,思維意念能推動與改變正在發生的,而不是去比較誰在高處,誰在低處。
在金剛經裏虛菩堤長者對佛陀提出問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凡心易亂,該怎麼安定?與如何止住內心的煩惱和執念?佛答:「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像當下這樣子安住,這樣子去止住妄心。這般有智慧且簡單的對答,從動處去止住煩惱疑慮並往靜觀去,簡單的就能知曉,如何迅速的將自己處在高頻,對治自己的凡世俗心。
現代人知識的普及與便利性,讓更多不同領域的靈性追求者,只要有想分享的見解和經驗,隨時隨地都可以能舉起麥克風開始闊論。眾多對靈性觀點的看法、經驗與期望,也可能在主觀的求好心切下,不自覺的間接使常態觀點上造成對立。這樣ㄧ來,許多正接觸靈性知識的初學者,因爲學習了種種不一樣的觀點,便開始引發生活與處世中,各種不同面向的辯證狀況。
在追求靈性的道路上,有些觀點,是否真的應該建檔在自己的修習載體中,應該更加以審視與深入思考。
意見不合的拌嘴,言語文字或是情緒上的傷害,有些人甚至慢慢不再與不理解自己的人群往來。這些被自己隔離的人,或許就是那個最暸解自己,與長期在生命中扶持自己的角色,卻因爲想法與觀點對立,長久維持的緣份,也就從而不了了之。緣份是將人與物、以及人與其他存在相連的橋樑,代表著某種不可避免的相遇與可能性。不管用怎麼樣的方式,在自己生命中離開的了,就是緣盡。彼此能相聚時,珍惜把握當下,離去時,也儘可能的不要在心裡留下傷感的漣漪。
高頻與低頻是沒有對立的,ㄧ般人整天或長期的情緒積累,在低頻與高頻中往來浮動本就正常。刻意將自己維持成一種‘本就還不是’或‘未到達’的樣子,在這種乾硬的頻率狀態中,反倒更不健康。當自己不去計較與爭辯,內心是否真是全然的喜樂與平靜。是真的不想去計較,沒有ㄧ絲絲往內壓抑,或是其他需要慢慢消化的情緒問題,往內觀察自己的身心也十分重要。
在1602 年所初版發行的了凡四訓,筆者因透過與知曉,算命沒有辦法真正的解套自己生命上的課題,便藉由行善積德的正觀方式,來改變與掌握自己的命運,再將一生的修持方式,留下給兒子的家訓。無可厚非的,無論有沒有大衛金斯能量表的問世,前人的經驗與智慧早就已經告訴我們,將自己處在比較正面的精神狀態,能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和身心能量,與整合出更優化的生命過程。
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不同,只是在彼此的所學領域更熟悉了一些。目前開放的社會資源,在幫助追求靈性的路上有眾多工具,書籍、瑜伽、冥想、卡牌、靈擺、課程,但最終與最初的找尋衷旨,就是當下為何發生此事,與如何能更寬廣地尋找生命意義與企圖,探索靈性。但反觀之,ㄧ個農夫,每天拿著鋤頭耕田,這難道就不是他探索生命的工具嗎? 不自覺地就把靈性一項一項歸類了,這是違反自然法則的,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是ㄧ樣;一樣在生命的道路上,追求自己的所認定的目標。
機動性的請教身邊的家人、朋友、伴侶、看看自己哪裏需要再多調整和改善,借由他人的觀點,尋找自己總是忽略的盲點。熱衷於當下的我們,需要更直白與客觀的建議,忠言逆耳利於行,真的不是不無道理。平時舉凡是在生活、關係相處、職場上,能用更融洽的處之態度,去思考、表達與傳遞自身與他人之間。除了能減去生活中更多關係相處上的不悅,促進好的緣份發展,也更能爲自己開拓出更好的生命道路。
「ㄧ樣在方格子創作者的你妳追蹤我,我會回追
因爲我們都需要動力繼續往前行。」 芃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