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欺騙自己是家常便飯 | 人生哲學

別自己騙自己,自欺可是最容易的事!——物理學家費曼


身為人往往認為,欲望等同現實,其實不然。每逢人生出現順境,我們總自以為是,相信自身能力高強,尤其是大國領袖、大企業家、大拍賣師之類。


1960年代美國發動越戰,記得國小期間,有位同學每天拿出《國語日報》給我看,興奮地說:「美國又去轟炸越共的村莊!」


1975年,剛好入伍當兵,看到電視轉播,美國大使館人員倉皇而逃的狼狽景象。後來,美國和越南再度建交,越南領導人對老美強調,當年即使死到剩下一兵一卒,也不會投降。顯然,小國越南有勇氣,打的是「無限戰爭」。目前,越南在南海向華夏大國嗆聲,根本不怕!


大企業家每每陷入「確認偏誤」,如川普轉戰政壇,當了一任,碰到常常打瞌睡的拜登,自以為能打敗對方,結果事與願違。


寂寞拍賣師》:關於「故事的佈局」深度解析,三步驟理解編劇背後的含意– 電影神搜


但要做到免於自我欺瞞,談何容易?電影《寂寞拍賣師》,敘述男主是位高明的拍賣師,平時跟同夥串通賣假畫,但他身邊這位夥伴認為分紅不公,乃暗地是跟一位女子、機械師暗中勾結。這位女子偽裝成悲慘的宅女,演出一場楚楚可憐的戲碼,後來這位拍賣師出於同情和愛護,腦中警報器突然失靈。


換言之,把她放的屁當成芬多精,腋下的狐臭視為乳酪。兩人開始交往,也上床做愛,甚至開啟密室讓她觀賞蒐藏多年的一幅幅仕女圖。但有一天,他出國擔任拍賣官期間,這接近百幅的仕女圖全數被搬光。


此外,這位年輕的機械師則是扮演間諜,男主竟然時時向他詢問如何追求這位奇女子,結果情報不斷透露出去,所有言行都讓這夥詐騙分子一目了然。


當然,人都有同情心,我們總是站在受害者這方,但是有時候受害者未必沒有問題,比如說,貪戀戀棧職位等。多年前,巧遇一位久居媒體高層二十年的大老,忽然遭到逼宮,以致於不得不捲鋪蓋走人。雖然他費盡千辛萬苦,動作頻頻,但依然無效。在私人公司當起上班族,本來就是「小廝」,老闆說再見,就是再見。


但有些高人當起官來,頗有遠見,更能看到遠景,例如,中國前文化部長兼作家王蒙,一度擔任文化部長。他自傳提到,老共高幹萬里邀請他當部長,但他一口回絕。萬里是要是拒絕,就找更高層的習仲勳同志(習大大的父親)來說服他。最後,王蒙發揮主動性,提到先決條件只當一任。有趣的是,任期到了,剛好爆發「天安門事件」,順著情勢開溜。目前,他著作等身,也是暢銷作家,到了八十歲竟然梅開二度,再度結婚。


看來,人生固然充滿隨機異變,但時時反思自己,掌握生命歷程的節奏和脈動,有時候敲鑼打鼓是必要的,一旦發現不對勁,沉默不語,甚至閉關自省,也是不可或缺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