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在有許多AI工具可以幫忙,節省了不少時間。而接下來的編碼分析過程也不輕鬆,要寫出一份質性研究論文,其耗費的時間與精力,絕對不比量化研究輕鬆。
但上野千鶴子教授指出,質性研究的結果:「常常會變成研究者依照當初設定的假說,從文本中挑出符合的部分引用,寫出一篇充滿臨場感的文章來蒙混過關。如此一來,就不會有違反假說的發現,被埋沒的資料也就不會被挖掘出來,寶藏就此蒙塵。」因此,她認為質性研究的可信度低就是因為「無法抹滅研究者任意使用資料(只挑對自己有利的資訊,無視對自己不利的部分)的嫌疑。」好的質性研究要徹底歸納分析資料,讓資料說話,只要能有效利用資料,無論案例數量再怎麼少,都可以提出有力的主張。
上野教授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介紹了KJ法,用來進行質性研究分析。KJ法是以發明者川喜田二郎(京都學派的文化人類學家)的姓名字首(KJ)命名的方法,不是只被用在質性資料處理,KJ法更常被利用於腦力激盪時,將不同意見與想法用便利貼或紙片記錄下來,再將這些內容依其之間的相互關係給予分類歸納以及分類整理,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一種做法。上野教授則將KJ法應用在質性資料的分析過程中,以下是「上野流KJ法指南」:
1. 要準備的工具
KJ卡(可以用便利貼)、模造紙、橡皮筋、油漆筆(各色)、簽字筆(紅&黑)、黑色原子筆(各人)、透明膠帶
2. 步驟
2.1 製作卡片:方法-討論/訪談/腦力激盪/分配數量
2.2 卡片分組:依據相同類型的卡片進行分組
2.3 製作門牌(範疇化):對同一組的卡片進行組別命名
2.4 定位(mapping):重新針對不同組別間的關係進行整合。
2.5 找出關聯:找出不同組別間的關聯
2.6 說故事:根據關聯重新敘述個案故事
2.7 發現與命題:從故事中找出發現與命題
3. 製作卡片的規則(資訊模組化)
3.1 一卡片一資訊的原則
3.2 不是看主題,而是看內容(報導標題式、5W1H)
3.3 簡潔明瞭
3.4 用易懂的詞彙,發揮發言的特色:例如:「婚外性行為的自我中心」→「雖然自己想外遇,但無法忍受別人外遇」
3.5 可以用自己的話統整或修飾(資訊加工是不可避免的)
3.6 字要又大又清晰(一張卡兩行以內)
4. 所需時間:資訊採集,至多一個半小時(卡片製作一個半小時,生成一百到兩百組資訊);卡片處理一個半小時,一個循環約三小時
5. 適當的參加者規模:一人以上十人以內(四到五人最適當)
6. KJ法的文章化(撰寫報告):任何一位參加者都可以製成整體報告
上野教授指出,用KJ法進行質性研究具備節省時間與能量的優點:不用把錄音檔打成文字稿,而是研究者不斷地持續播放錄音檔,即時做筆記。這一個階段最重要的是「為了之後脫離脈絡化,要將資訊分解成模組(單位),這稱為資訊模組的生產」。更積極的作法,如果有一位助手,可以在採訪時直接生產資訊模組,當採訪結束時,資訊模組也可以同步產出。
就上野教授的經驗法則來看,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的面談,能夠生產一百至一百五十個資訊模組,最多也不超過兩百個。以上野的經驗看來,這也是一次能夠處理的資訊極限量。因此比起四萬字到六萬字的訪談稿,她認為處理一百到一百五十個資訊模組應該比較簡單。
過去我受過的訓練中,有將KJ法用於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上野教授將其運用與質性研究資料的整理,我覺得可以找機會來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