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靈魂說的》最安全的自動駕駛模式

近年裡,打開新聞,總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是道路事故,好似這塊土地隨時在發生著行車安全的衝突。

突然發覺自己的行車模式與半年前的自己已截然不同,並不是因為任何事故的教訓,僅是在一日發呆時的一句自我提問,我的行車模式瞬間扭轉了,一種自然而然、無意識地轉變。


從國中時代起,我每天在通勤上花的時間至少兩小時,培養了在這些時段裡一邊讀書、聽書或補眠的習慣,以便消除自己對於時間流逝的焦慮。而這樣的模式延續至出社會工作後,也形塑成在上、下班一邊開車一邊聽廣播一邊吃便當的習慣,也曾經多次騎車騎到睡著撞車(至今身邊的人都匪夷所思...),開車也總是磕磕絆絆,常親到電線桿、變電箱,總讓新車轉眼滿身傷痕,也曾經有怒路症,對於龜速車輛憤恨不已。


現在的我,則是總能在人車突然衝出前預先迴避,就連一兩次不小心累到打瞌睡了,也自動平安地抵達 (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抵達的,可能是神靈保護,總是在需要轉彎時醒來,但這真的是壞榜樣,請勿疲勞駕駛!現在過度疲累我會找地方停下來,小睡片刻再出發!)


這一切的轉變源自於,有一日趕著上班時,我覺察到自己的急躁,腦中嗡嗡作響「萬一遲到怎麼辦?」、「萬一遲到怎麼辦?」、「萬一遲到怎麼辦?」。

我突然問了自己「萬一我撞碎了一個家庭怎麼辦?」


從此我的行車行為模式便從潛意識裡產生了改變。


如何真正從潛意識做到安全第一?


「同理心與慈悲心」


「萬一我遲到了怎麼辦?」vs.「萬一我撞碎了一個家庭怎麼辦?」

「我路邊臨停一下下應該沒關係」vs.「萬一有騎士撞上造成危險,我附近找個好地方停,順便運動一下」

「萬一我太早到約定地怎麼辦」vs.「萬一對方提早到等我太久怎麼辦?」


當我們的「同理心與慈悲心」大於小我與恐懼時,便會將安全至於一切的首要,當你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身體跟頭腦自然會在當下做出最關鍵的選擇。當善意的心念與本能對齊,即是力量最大之時。

當你認為生命安全遠比遲到的後果更重要時,自然地會做出判斷與更加敏銳地去注意路況與覺察風險。即便是借助科技啟用自動導航功能也一樣,有了這層心念便會覺察。


現在的我

  1. 遇搶道會自然地、心平氣和地以「慢」與「讓」為原則 (過去的我是會跟對方並排比拚到底)。
  2. 有突發狀況或三寶出現時,不會升起憤怒與煩躁,反而自然地脫口而出「小心~」(根本沒人會聽到哈哈)
  3. 遇上前車很緩慢,會覺察是在提醒自己慢下來,感恩對方。
  4. 明白「餘裕」的重要性,一切急躁是行車安全的敵人。人一急就容易躁,離靜心愈遠,死角愈多。
  5. 我會自然而然地提早出發,能更加充裕平和地行車。(以前都是約14:00抵達,14:00出門,現在至少會預留15-30分鐘,還能有餘裕在附近逛逛發現有趣事物~)


你護衛不僅是自身安全,更是無數個幸福家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