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學習放手,尊重彼此是成年人的存在
有一位朋友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爸媽生活作息不好。我媽常常會熬夜,晚睡晚起,讓我很擔心她的身體狀況。我爸每次房間不收拾乾淨,每次看到他把自己活在這麼髒亂的環境就很生氣。」
有時候極度極端的行為可能是生病,但如果不是極端行為,基本上只是習慣的差異。
確認內容不是極端行為後,我這麼跟我朋友說:
如果你遇到這個議題,恭喜你,代表你已經成熟到某一個程度了,你已經成熟到能夠擔憂身邊的人。
接下來,我們都會面對一個課題叫放手。
我們可以回想,我們可能到高中畢業或大學的時候,應該多少都有跟父母說過,「不用擔心我、不用擔心這麼多、我可以照顧自己」等等的話。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說?因為父母照顧我們10幾20年,操心已經是一種習慣。一瞬間你已經是成熟可以為自己負責任的成年人時,習慣卻很難瞬間改變。
所以父母,聽到你的任何事情,會習慣性為你想東想西。常常忘記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負責,也是人生必須學習的課題。
然而時間再過一陣子,就會變成我們忘記要放手。
我們忘記了,父母何嘗不是一個獨立、成熟的個體呢?為什麼一個人有選擇自己生活習慣方式的自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日夜顛倒的生活方式、選擇喜歡生活在比較隨性、雜亂的環境。但今天這個人變成你的父母以後,就沒有這樣的自由呢?
講直接一點,沒有礙到你。
竟然如此,我們都希望父母不要為我們擔心,尊重我們自由的選擇。而今天卻又不能尊重父母的選擇呢?
所以,放手是雙向的。雙方都在學習的課題。
最令人害怕的關係,反而是,彼此都在為對方活著。
當我們對一個人什麼事情都操心的時候,代表我們的生活只有他。可是世界之大,只能活成這樣,也未免太可惜。而且,那個「他」,我想,壓力也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