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為何能保持的口傳的力量?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伊索寓言》也許是我們聽過最多當中故事,卻又最少直接閱讀的書之一。這些寓言故事可能在我們口中轉述多遍,卻毫無所覺。在一定的程度上,我們與不同的時代、不同地區與語言的人一樣,以記憶乘載著這些故事,並將之轉述。

我們很難想像成長過程中,當中一兩個故事都沒聽過的人。

試想一下,當初最早跟我們講述這些故事的人(父母、老師或是兒童讀物的作者),他們的故事來源或許也跟我們一樣,是來自於他人,而未必真的讀過原典。在很多的場合,公開的或私密的說故事時光裡,伊索寓言的狐狸、獅子、狼等動物,繼續在口耳相傳中,傳承著記憶與教誨。在某個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是故事的載體,而且並非是制式教育的文化再生產,反而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尤其童年的記憶。

這代表著,《伊索寓言》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書寫下來,但即使有文字記載,有版本可追尋,它口傳力量並沒有因此減弱。《伊索寓言》的背景,與今天的我們相去甚遠,傳播的力量卻依然在我們身上映證。

那麼,為什麼《伊索寓言》有這樣的口傳力量呢?




首先,也許是因為寓言本身的簡單。

相比之下,日後的《拉封丹寓言》雖然借用了許多《伊索寓言》的原型,但在敘事上也多添了許多作者明顯的解釋,教化的意味又更為濃厚。

撇開這些寓言最早是怎樣以口傳形式流傳,在搜集、整理等編纂過程中產生怎樣的變化,或是翻譯語版的落差不談, 閱讀這些在一定程度上貼近原貌的故事時,不免訝異:這些故事的原貌如此樸實且簡單,幾乎沒有多餘的描寫與設定。它的形式簡單到,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甚至只是個故事的大綱。並直接地,在故事的最後告訴我們每則寓言的寓意。當然,寓意也不拐彎抹角,幾乎一句話解決了。

情境,想法,行動與結果。所有的元素攤開來說。什麼原因造成怎麼結果,怎樣個性導致怎樣結局。以敘事學的角度來看,故事的內容的形式幾乎貼合。故事就是敘事本身,沒有倒敘、插敘、補敘。

甚至要說隱喻的話,雖然這些動物們本身都是隱喻,它也簡單到或明顯到不像是個隱喻了。

這些寓言往往「就是這樣」的不證自明,毋需多做解釋。正是因為這些故事從一開始就那麼單純,幾乎沒有多餘的、讓我們分心的細節,才會那麼容易傳誦,在說故事的過程中,清楚讓聆聽者記得「發生了什麼事」。

以這角度來看,這些寓言除了本身的寓意外,或許背後更重要的寓意是:總存在著某些道理,某些為人處世的法則,是普遍的。不論人類之間的差異有多少,不論貧富貴賤,有些道理對我們來說都可以共享。我們總可以在這些寓言裡投射我們對於人情世故的看法,可以藉由這些故事代替我們訴說。在說著這些寓言的時候,某種人類的普同性變得可以想像。




另一個原因,則可能《伊索寓言》大量採取二元的結構。

這點,在標題上非常明顯地呈現了,大家最熟悉的動物系列〈狐狸與山羊〉、〈狐狸與獅子〉;自然的〈北風與太陽〉、〈冬天與春天〉;人與動物〈狐狸與伐木人〉、〈野山羊與牧羊人〉。或是單向的的〈狐狸與葡萄〉(最為人熟知的寓言)、〈狐狸與面具〉。

這種二元性,非常好明白善惡道理。或是借用尼采的說法,道德系譜追溯到古早,是好與壞的問題,選擇或行動最後導致好與壞的結果。二元的思索,好與壞、對與錯,是我們最早開始思辨道德的方式。

二元也允諾了對話。若是注意,在極簡單的寓言裡,對話往往佔有重要的部分。而話語不僅是某種行動、意圖,也涉及了真理的探索。真理在對話的過程中自行找到答案。




最後,是寓言中的角色形象鮮明,尤其是動物。

《伊索寓言》可謂是動物寓言集,也影響到後來的拉封丹。

這些動物沒有名字,唯一的就是物種的名稱。換言之,這裡不存在個體性的差異,不同寓言中的狐狸或獅子,不論是不是同一個,是無關緊要的。這些動物所在的世界,一來沒有歷史,二來也非確切的地理位置。每個動物的物種本身有難以改變的個性烙印在上面。諸多寓言的要旨也在反覆辯證本性難移,要我們認清自己的本質,而非癡心妄想。若貪圖不屬於自身的事物,挑戰了秩序,必然會得到懲罰。

動物的形象,之所以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或許我們可以與希臘的神話一起比較。希臘的神話,讓人對於世界的秩序以及人類的位置,人類必然面對的死亡進行思索。神作為他者,讓希臘人思索生命與世界。而動物,在寓言的表面背後,其實是希臘人思索「野蠻性」的對照。

仔細思考,動物的位置其實相當微妙。在《伊索寓言》中,雖然不避諱地讓動物說話、思考,牠們呈現的形象,像是有人性的動物,或是擬人化的動物。但同時,寓言裡卻緊守一個界線,如上頭所說,這些動物不會有名字,不會有個體的差異性。動物與人之間的曖昧性,令人不安的界線,在敘事的單純性中,被穩定的維持著。

希臘進入城邦時期之後,對於城邦人的生活與外界的世界,有道相當深刻思索的問題界線,尤其是倫理上的。如果神作為絕對的他者,不可碰觸、既遙遠又古老的存在。那麼,人與動物,則是共存在一個土地上,無比親近,非得要認真思考的「他者」。

對於自然,對於野蠻的世界,我們如何保持關係又區辨彼此?從他者的身上,又有什麼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比起單純的道德律令,《伊索寓言》還是善用了故事,故事無論在淺顯,它的功用都在於啟發,而非要人死守。

最好的證明,是我們翻閱了這本書,應證了我們記憶所知的寓言同時,會發現我們幾乎沒有記起過每則寓言最後寓意是怎麼寫的。故事的意義,是經過我們的經驗與認識,憑自己的方式給出的。

我們不必問伊索到底是誰。因為聽過並記得、且傳述過並詮釋過的我們,其實都是伊索。


    本空間收藏朱嘉漢過去累積的短文與評論。 全文開放。若有意願,可小額贊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你閱讀這本書,企圖理解這個故事,了解這個從大歷史的殘骸中試圖打撈起的人物。你會發現,這其中述說的,不僅是這位蘇聯氣象學家的故事本身,更是敘事者怎樣發現這故事,如何說這故事,怎麼感受與處理這段史料的「故事」(是的,這也是某種故事)。作者的聲音克制,卻無所不在,不避諱的向我們展現他的處理姿態。換言之,
    如何進入普魯斯特的歡愉時光? 1896年6月,年屆25歲的馬塞爾·普魯斯特出版第一本書《歡樂時光》。書名直譯「歡愉與時日」,擬仿了希臘詩人海希奧德的詩集《工作與時日》。 若希臘詩人主張工作且貶損休閒,普魯斯特則崇尚每日的歡愉。 雖然,儘管當初這本書有大作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
    閱讀韋勒貝克的小說,如同見證著文明的頹廢。早期作品有較激烈的批判,但進入2010後的韋勒貝克,已經悄悄轉變風格,更為消極地去觀察世界。 可憎的是,墮落從未結束。因為頹廢不是個固定狀態,而是個沈淪的動態。才明白墮落像是現在分詞,而不是過去分詞;是進行式而非完成式,而自身並非只是被動,而是推動沈淪
    的確,真正的閱讀是重讀,真正的書寫亦是重寫。必然是複讀與複寫,在無數的「已發生」上行跡,且終會無數次地,被往後的所覆蓋。於是在此,由書中一再出現的關鍵詞語之一,「現代」或「現代性」,召喚起波特萊爾,這位無非對「現代性」最有洞見的靈魂之一:「你的腦袋有無以數計的念頭、影像與情緒,一層層地堆疊其上,溫緩
    將個人存在過的世界梳理,總是一件太遲的事。吊詭在於,如果沒有後見之明的眼光,也無法將事物安頓。安頓不僅是空間的歸位,也是時間的。必須以遲來者的姿態,接收來自於過去投向未來的眼光,才能明白當年眼底所見到的可能風景。這樣的程序,我喜歡以一個平凡的詞彙命名:認識。 認識永遠是重新認識,是真正的認識。總在
    當你閱讀這本書,企圖理解這個故事,了解這個從大歷史的殘骸中試圖打撈起的人物。你會發現,這其中述說的,不僅是這位蘇聯氣象學家的故事本身,更是敘事者怎樣發現這故事,如何說這故事,怎麼感受與處理這段史料的「故事」(是的,這也是某種故事)。作者的聲音克制,卻無所不在,不避諱的向我們展現他的處理姿態。換言之,
    如何進入普魯斯特的歡愉時光? 1896年6月,年屆25歲的馬塞爾·普魯斯特出版第一本書《歡樂時光》。書名直譯「歡愉與時日」,擬仿了希臘詩人海希奧德的詩集《工作與時日》。 若希臘詩人主張工作且貶損休閒,普魯斯特則崇尚每日的歡愉。 雖然,儘管當初這本書有大作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
    閱讀韋勒貝克的小說,如同見證著文明的頹廢。早期作品有較激烈的批判,但進入2010後的韋勒貝克,已經悄悄轉變風格,更為消極地去觀察世界。 可憎的是,墮落從未結束。因為頹廢不是個固定狀態,而是個沈淪的動態。才明白墮落像是現在分詞,而不是過去分詞;是進行式而非完成式,而自身並非只是被動,而是推動沈淪
    的確,真正的閱讀是重讀,真正的書寫亦是重寫。必然是複讀與複寫,在無數的「已發生」上行跡,且終會無數次地,被往後的所覆蓋。於是在此,由書中一再出現的關鍵詞語之一,「現代」或「現代性」,召喚起波特萊爾,這位無非對「現代性」最有洞見的靈魂之一:「你的腦袋有無以數計的念頭、影像與情緒,一層層地堆疊其上,溫緩
    將個人存在過的世界梳理,總是一件太遲的事。吊詭在於,如果沒有後見之明的眼光,也無法將事物安頓。安頓不僅是空間的歸位,也是時間的。必須以遲來者的姿態,接收來自於過去投向未來的眼光,才能明白當年眼底所見到的可能風景。這樣的程序,我喜歡以一個平凡的詞彙命名:認識。 認識永遠是重新認識,是真正的認識。總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那些遠古、膾炙人口,長久且屬於大家共同的故事,就像是生活一樣。不管它究竟曾不曾經發生?在人類的世界當中,神話或傳說,跟人的起源有很大的關係。
    Thumbnail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是說故事的時代,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敘事手段。透過故事包裝,不論是知識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產品行銷也好,政治哲學也好,故事都能巧妙讓枯燥乏味的內容繽紛起來。透過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寫作者的意圖反而更容易深植於心。
    Thumbnail
    究竟每個人也掛在口邊的Storytelling到底是甚麼?Storytelling內指的故事,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好像迪士尼的故事一樣,必定有頭有尾,看主角逆境自強的故事,而是說一些讓受眾會代入到的情節。今次分享Storytelling的有用資源分享。
    Thumbnail
    多數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透過「故事」來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和屬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不僅能讓人記憶長久,並能使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有所改變。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及眾多的案例,介紹該如何從零開始創造滿足聽眾需求的故事,同時激發聽眾的行動。
    請先花個幾分鐘思考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會想要說故事呢?」 說故事者必須先對繪本有感受,才能傳遞這份美好的能量。
    Thumbnail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Thumbnail
    每篇故事發生在昨日、今日和明日,每篇故事存在虛實之間;存在你我之間。要如何把故事說好,就需從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說起。透過G A T E故事法、一句故事法和異質同構法,製造出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也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案頭書,豐富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要堅持一輩子的事情對一個涉世僅數年的人來說確實很難想像。不過這件事放諸古今中外卻屢見不鮮。有人以創新為己任,持續突破人類芎頂之外的外空;有人則以傳承為志業,將人不可不忘的故事或技術,付出一生讓其延長存在於世的時間。
    Thumbnail
    故事是一座橋,只要你學會了,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1.人就是愛聽故事 故事造橋 人與真理之間最短的距離,就是一個故事。 捕捉注意力,影響顧客力,改變行為過橋。 說故事是個共同創造的過程, 分享故事就像咳嗽具有傳染力,持續效果比感冒久。 始於大腦 故事就是大腦的語言。
    Thumbnail
    以前的許多故事 變成了夢,以及 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那些遠古、膾炙人口,長久且屬於大家共同的故事,就像是生活一樣。不管它究竟曾不曾經發生?在人類的世界當中,神話或傳說,跟人的起源有很大的關係。
    Thumbnail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是說故事的時代,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敘事手段。透過故事包裝,不論是知識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產品行銷也好,政治哲學也好,故事都能巧妙讓枯燥乏味的內容繽紛起來。透過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寫作者的意圖反而更容易深植於心。
    Thumbnail
    究竟每個人也掛在口邊的Storytelling到底是甚麼?Storytelling內指的故事,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好像迪士尼的故事一樣,必定有頭有尾,看主角逆境自強的故事,而是說一些讓受眾會代入到的情節。今次分享Storytelling的有用資源分享。
    Thumbnail
    多數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透過「故事」來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和屬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不僅能讓人記憶長久,並能使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有所改變。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及眾多的案例,介紹該如何從零開始創造滿足聽眾需求的故事,同時激發聽眾的行動。
    請先花個幾分鐘思考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會想要說故事呢?」 說故事者必須先對繪本有感受,才能傳遞這份美好的能量。
    Thumbnail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Thumbnail
    每篇故事發生在昨日、今日和明日,每篇故事存在虛實之間;存在你我之間。要如何把故事說好,就需從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說起。透過G A T E故事法、一句故事法和異質同構法,製造出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也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案頭書,豐富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要堅持一輩子的事情對一個涉世僅數年的人來說確實很難想像。不過這件事放諸古今中外卻屢見不鮮。有人以創新為己任,持續突破人類芎頂之外的外空;有人則以傳承為志業,將人不可不忘的故事或技術,付出一生讓其延長存在於世的時間。
    Thumbnail
    故事是一座橋,只要你學會了,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1.人就是愛聽故事 故事造橋 人與真理之間最短的距離,就是一個故事。 捕捉注意力,影響顧客力,改變行為過橋。 說故事是個共同創造的過程, 分享故事就像咳嗽具有傳染力,持續效果比感冒久。 始於大腦 故事就是大腦的語言。
    Thumbnail
    以前的許多故事 變成了夢,以及 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