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曾聽過一個疑問:牛有一對角,「牛」字卻只有半邊角,「半」明明是一半,偏偏兩邊都有角。
「牛」是象形字,是用簡單線條勾勒出牛的正面,由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皆是如此,早期隸書也有畫出兩角,後來為了方便書寫,所以把其中一邊角寫成橫線,看似缺了一角,其實這一條線就是代表牛角。
「半」字是「牛」字上面加一個「八」,「八」代表分開,「分」字的上半部也是一個「八」,「分」表示用刀把東西分成兩份,「半」是借著把牛為兩半的動作來象徵「一半」的概念。「半」字下半部份就是「牛」字,最上的橫劃象徵牛角。
大部份「牛」部字最初都與牛有關,以下舉幾個例子。
「牧」字是會意字,甲骨文、金文都是由兩個部件組成,有一隻手拿著棍棒,另一邊是一頭牛,意思就是牧牛。後來「牧」不只用於牧牛,凡是與飼養牲畜有關的都可以用「牧」字,例如:「牧羊」、「牧場」。由「畜牧」的意思引申為「治理、管理」,因此古時有「州牧」的官名,意思就是治理一州的長官,三國時期劉備、曹操、孫權都曾擔任過州牧。
「物」字是形聲字,「勿」是聲符,「牛」是形符,是作為牛的專有名詞。「物」字在甲骨文中是專指某一種顏色的牛,由於文物文獻資料沒有留下更多線索,因此難以推測「物」是指什麼顏色的牛。後來用為「物品」、「物色」等意思,都是假借「物」的讀音,並不是「物」字的本來意思。
「特」字是以「牛」為形符、「寺」為聲符的形聲字,現時最早只見於篆文。「特」是公牛的專名,這個用法多數只出現在先秦文獻,後世用「特」字多數是「奇特」、「特別」,都屬於借用「特」字讀音的用法,與本義「公牛」無關。
古時天子、諸侯和大夫祭祀時會用到牛,士人祭祀只能使用羊或豬,而天子所用的牛就稱為「犧」,是毛色純正的牛。「牲」則指完好沒有殘缺的牛。「犧牲」就是以上兩種意思的延伸,由於古人非常看重祭祀儀式,因此一定會選用良好的牛作為祭品,以祈求上天保佑。《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中的「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是時代較早的「犧」、「牲」連用例子,當中「犧牲」的意思僅為祭品,用來向上天求雨。後來才引申為「付出若干代價,期望換取美好結果」的意思。
總而言之,文字中有「牛」的字多數本是牛的專名,或與畜牧、農業及祭祀有關,後來有的借用讀音、有的字義引申,鮮有使用文字的本來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