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是否可以結婚生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首先,我認為結婚這件事完全取決於個人,有許多不婚主義者,他們有自己的考量,這是個人意願的問題,應該給予尊重。生育這件事更是一種權利,更具有特殊意義,每個人對小孩的喜愛和可以付出的程度也不相同,的確是需要慎重考慮。

參考很多醫生的文獻和諮詢醫生後,我發現大部份的醫生對於躁鬱症患者孕育下一代大多抱持正面的態度。

是否生養下一代,考量因素包含情感和理智層面,父母的健康當然是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考量。重要的是,躁鬱症是可以被治療且妥善控制的(參考藍祚鴻醫生文章)。

我自己從懂事以來就知道我很喜歡小孩,身邊的人也常誇讚我對孩子很有耐心,但即使如此,對於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我還是很多擔心,也害怕自己發病時對他造成負面的影響。

後來諮詢醫生意見後,他反倒告訴我,因爲我有這些擔心所以更會注意和提醒自己,他看過許多小朋友,父母親沒有這方面的疾病卻對孩子的教養沒有盡到該有的責任,等到小孩青少年時期,諸多問題就一一浮現。他舉了3 C成癮的例子跟我分享,也告訴我,每一對父母都是辛苦的,這跟疾病沒有太大的相關。同時也保證他會一直在我的孕程查看我的狀況。

至今我都感謝那個勇敢的自己,產後的憂鬱也像醫生所說讓我痛不欲生,但我還是在身旁的親友協助下走出那段夜不成眠的苦日子。現在親子關係也很不錯,我從前的奢望成真了,我很感恩。

當然,評估身邊可以干預的資源也是很重要的環節,如果你也是患者也想擁有下一代,多問問周圍跟你親近的家人,也要尋求專業醫師、心理師的建議,他們的支持會是這條路上最強有力的後盾。

avatar-img
176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六十一、認識第一型和第二型躁鬱症 第一型躁鬱症患者,並沒有規定一定有憂鬱發作的狀況。但實際上,此類患者憂鬱的時間往往比狂躁還多。 而第二型躁鬱症的準則,則是患者必須符合三項條件:1、有過任何一次的重度憂鬱症發作。2、有過任何一次。3沒有狂躁期的發生
六十、該怎麼找合適的醫生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
五十九、寫遺書、思考離世的方式可以提昇控制感 你數算過人生還有多少想完成但未完成的事嗎?建議你現在就著手進行,寫下來,文字的提醒會比與只在心裡想有效,而且也會讓你更淸楚人生階段性目標。這對於處於憂鬱狀態的人是可以做到的事。就用筆和紙寫下想做但還未完成的心願吧!等稍微好一些再一點一點完成。
五十八、再累,仍要規律回診 看醫生不僅身體累,心更累 ,看著三位數的掛號碼,一方面想醫生也真厲害,在幾個鐘頭內要消化這麼多人身心問題,雖然體諒,但要等跳號也好折磨。 我住的地方離醫院有點遠,來回交通就要花上二小時左右,公車、捷運、接駁車換來換去,真的很麻煩。有一陣子天天去,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熬的
五十七、看見家人好友的限制 躁鬱症狀會在家人或親近的友人面前特別明顯,交情一般的同事或較疏遠的朋友可能不太清處你的疾病狀況,或是「聽」來你的病情再妄加揣測。人都是這樣的,親近生輕蔑,越是靠我們越近的人,總會產生更多嫌隙。 以我的狀況而言,在連續失眠很久後,焦慮不安和暴躁、情緒低落就會特別明顯。
五十六、精神疾患的優勢 台北醫學大學精神科主人蔡尚穎在《躁鬱奇才》這本書的序寫下「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精神疾病患者,世界會變得很無聊。」真正震撼是去德國看到新天鵝堡的那一刻,這樣的建築物令人嘆為觀止,卻是一位思覺失調國王魯道夫二世所建造。音樂家舒曼、文學家狄更斯,甚至英國首相邱吉爾都受此病所困。
六十一、認識第一型和第二型躁鬱症 第一型躁鬱症患者,並沒有規定一定有憂鬱發作的狀況。但實際上,此類患者憂鬱的時間往往比狂躁還多。 而第二型躁鬱症的準則,則是患者必須符合三項條件:1、有過任何一次的重度憂鬱症發作。2、有過任何一次。3沒有狂躁期的發生
六十、該怎麼找合適的醫生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
五十九、寫遺書、思考離世的方式可以提昇控制感 你數算過人生還有多少想完成但未完成的事嗎?建議你現在就著手進行,寫下來,文字的提醒會比與只在心裡想有效,而且也會讓你更淸楚人生階段性目標。這對於處於憂鬱狀態的人是可以做到的事。就用筆和紙寫下想做但還未完成的心願吧!等稍微好一些再一點一點完成。
五十八、再累,仍要規律回診 看醫生不僅身體累,心更累 ,看著三位數的掛號碼,一方面想醫生也真厲害,在幾個鐘頭內要消化這麼多人身心問題,雖然體諒,但要等跳號也好折磨。 我住的地方離醫院有點遠,來回交通就要花上二小時左右,公車、捷運、接駁車換來換去,真的很麻煩。有一陣子天天去,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熬的
五十七、看見家人好友的限制 躁鬱症狀會在家人或親近的友人面前特別明顯,交情一般的同事或較疏遠的朋友可能不太清處你的疾病狀況,或是「聽」來你的病情再妄加揣測。人都是這樣的,親近生輕蔑,越是靠我們越近的人,總會產生更多嫌隙。 以我的狀況而言,在連續失眠很久後,焦慮不安和暴躁、情緒低落就會特別明顯。
五十六、精神疾患的優勢 台北醫學大學精神科主人蔡尚穎在《躁鬱奇才》這本書的序寫下「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精神疾病患者,世界會變得很無聊。」真正震撼是去德國看到新天鵝堡的那一刻,這樣的建築物令人嘆為觀止,卻是一位思覺失調國王魯道夫二世所建造。音樂家舒曼、文學家狄更斯,甚至英國首相邱吉爾都受此病所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離景給女兒再倒杯茶,哭笑不得地看著她臉色逐漸發青,他說:「綰兒可知妳娘以何見長?」   「脾氣比山高?」離綰艱難地吞下栗子鬆糕。   「噗……」離景沒能反駁,衛夫人嫁人前屬實以爆脾氣出名。
「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 此是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佛告諸比丘:「更有餘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25]言讚嘆如來。何等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嘆如來? 佛陀對比丘們說:「還有更深奧而微妙的法,這是一個充滿智慧光芒的偉大法門,只有那些具足智慧的弟子才能用這法來讚揚如來。那麼,什麼是這深奧、微妙、充滿光明的法,讓賢聖弟子
佛陀(沙門瞿曇)不同於其他外道沙門、婆羅門,往往沉迷於鬥爭、鬥獸、占卜、咒術、召喚鬼神、預言國運等世俗活動,以各種迷信法術和世俗娛樂來博取名利。然而,佛陀拒絕這些迷信與偏離解脫道的行為,他的修行和教導始終堅守清淨的戒律,專注於智慧與解脫之道,不為世俗名利所動,引領修行者走向真正的解脫。
Thumbnail
可是到了現在,我還是沒有生小孩的勇氣甚或是衝動,我想心理因素應該是害怕改變吧,害怕自己已經過習慣的生活有所改變,擔心經濟因素「因為負擔不起,我想要給小孩、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結婚後是否要生小孩,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小孩出生後的照顧、另一伴的家事分擔、性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在結婚或交往後,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可以很快的就決定要讓一個生命誕生下來。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這篇描述孕婦的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以及與生育相關的種種考量,說明懷孕帶來的影響。懷孕、生產、育兒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也是女性應該擁有完全同意權的一個選擇,需要仔細評估、決定的事情,選擇了就去體驗、去面對、去感受。
Thumbnail
六十二、是否可以結婚生子 首先,我個人認為結婚這件事完全取決於個人,有許多不婚主義者,他們有自己的考量,這是個人意願的問題,應該給予尊重。生育這件事更是一種權利,更具有特殊意義,每個人對小孩的喜愛和可以付出的程度也不相同,的確是需要慎重考慮。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離景給女兒再倒杯茶,哭笑不得地看著她臉色逐漸發青,他說:「綰兒可知妳娘以何見長?」   「脾氣比山高?」離綰艱難地吞下栗子鬆糕。   「噗……」離景沒能反駁,衛夫人嫁人前屬實以爆脾氣出名。
「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 此是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佛告諸比丘:「更有餘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25]言讚嘆如來。何等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嘆如來? 佛陀對比丘們說:「還有更深奧而微妙的法,這是一個充滿智慧光芒的偉大法門,只有那些具足智慧的弟子才能用這法來讚揚如來。那麼,什麼是這深奧、微妙、充滿光明的法,讓賢聖弟子
佛陀(沙門瞿曇)不同於其他外道沙門、婆羅門,往往沉迷於鬥爭、鬥獸、占卜、咒術、召喚鬼神、預言國運等世俗活動,以各種迷信法術和世俗娛樂來博取名利。然而,佛陀拒絕這些迷信與偏離解脫道的行為,他的修行和教導始終堅守清淨的戒律,專注於智慧與解脫之道,不為世俗名利所動,引領修行者走向真正的解脫。
Thumbnail
可是到了現在,我還是沒有生小孩的勇氣甚或是衝動,我想心理因素應該是害怕改變吧,害怕自己已經過習慣的生活有所改變,擔心經濟因素「因為負擔不起,我想要給小孩、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結婚後是否要生小孩,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小孩出生後的照顧、另一伴的家事分擔、性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在結婚或交往後,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可以很快的就決定要讓一個生命誕生下來。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這篇描述孕婦的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以及與生育相關的種種考量,說明懷孕帶來的影響。懷孕、生產、育兒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也是女性應該擁有完全同意權的一個選擇,需要仔細評估、決定的事情,選擇了就去體驗、去面對、去感受。
Thumbnail
六十二、是否可以結婚生子 首先,我個人認為結婚這件事完全取決於個人,有許多不婚主義者,他們有自己的考量,這是個人意願的問題,應該給予尊重。生育這件事更是一種權利,更具有特殊意義,每個人對小孩的喜愛和可以付出的程度也不相同,的確是需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