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那些綠茶婊教我的事

     

    「慧敏,我覺得你好強喔!都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唸書,還拿書卷獎⋯⋯」

     

    「慧敏,我有讀馬斯洛啊!但我覺得他講得有些地方不太適用我們的生活,我覺得你最近在讀的海德格比較厲害,但我還是不懂,你能⋯⋯」

     

    「拜託!老師怎麼可以退我的報告,人家也是出過書的⋯⋯」

     

    「誰像你一樣啊!名校出來的,我們都是不會讀書的孩子⋯⋯」

     

    「你怎麼能在生氣罵人時還帶成語及押韻,好強喔⋯⋯」


    「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針對我,我這麼為大家想、犧牲這麼多、默默做這麼多事,都沒有人幫我、理解我⋯⋯」



    以上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綠茶婊們常說的經典話,很神奇的是當時我並沒有覺得她們是綠茶婊,直到最近吃飯配劇時,猛然驚覺我身邊曾有過好多綠茶婊呀!這部劇很有意思,是韓國漫畫改拍成電視劇的,劇名是《請和我的老公結婚》。

     

    若從當事者-也就是本人我-的角度來說,綠茶婊她們的共同特點是「表現可憐、無辜」或呈現「弱者」的樣態,在相處過程中常會「吹捧對方的優點」並表達「還好我遇見你」的假象,當你與她們熟稔之後,她們會看似不經意的說出「貶低、不認同你」的看法,然而因為把你當好友,所以完全不在意,讓你認為生命中有這位閨蜜真感動,然而殘酷又可笑的是,在背後捅你刀子的人就是她們。



     

    回顧我生命歷程中的人際關係狀況,綠茶婊名單上的人數跟手搖飲品店的品項一樣多,都可以開一間綠茶飲品店了,但,這個好笑的事實也讓自己認真地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可以任由這麼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婊自己?

     

    究竟是綠茶婊們不該出現在世界上,還是要怪她們的原生家庭養出這樣禍害人間的性格?

     

    是怪上帝造靈魂時有瑕疵品、還是怪現世中的眾原生家庭?

     

    這兩個思考進路都曾讓我花很多時間研究,全知全能全善全美的上帝造靈魂本無瑕疵,人的惡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開始我受柏拉圖的影響很深,非常認同他的理論,柏拉圖的靈魂論是靈肉二元論,靈魂進入肉體之後受肉體各種慾望的誘惑而有了與他人爭利益之衝突,因此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哲學家更該懂得抗拒、甚至超越肉體的誘惑,唯有追求真理是靈魂從肉身解脫之途徑。但是若對哲學的理解、學習太過狹隘,很容易不知不覺地成為驕傲自大擅長於說理、卻不擅長於生活的人。

     

    若從原生家庭這個層面來思考綠茶婊的生成,我們無法否認原生家庭的成員之性格、習慣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有很深遠的影響,在孩子對「自我」認知未成型之前,他們的生活習慣、價值觀是由養育的人給他們的,但綠茶婊的家人都是綠茶婊嗎?要如何認定原生家庭的生活習慣、價值觀是可以養育出良善、健康的孩子呢?此認定標準該如何產生?是按照現今科學的方法-統計、歸類、分析、交叉比對⋯⋯所得到的標準,只要勾填表格中的項目,然後獲得一份分析判斷接著用藥、按表操課?但,每個人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嗎?

     

    以上的問題都讓我思考、困擾了很久,思考的結論老是讓我想要「改變他人、改變這世界」,直到黎校長要我開始練習他的哲學諮商方法-CISA法中的覺察,從覺察自己的情緒到練習不讓情緒影響及控制我的決定與行動,當我足夠穩定時CISA法中的洞察力會出現,我發現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除了來自原生家庭成員的影響,主要還是來自於自己的價值觀內容。

     

    CISA法中的覺察相當細緻,要練習到能離開自己看著自己、理解自己、分析自己,隨之當洞察力的深度到一定程度時,這時候CISA法中的靈動就會出現,轉念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從哲學諮商的角度回到我人生的綠茶店這件事來看,綠茶婊們的出現是我容許的,我當時並沒有清明的判斷力從各方面觀察一個人,也不夠瞭解自己及不夠有自信,因此需要透過一些「追捧」或「打壓」的話來認識自己,卻不知道這是給別人PUA自己的機會。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創傷,知道自己的創傷並非是要將責任推卸到誰身上,然後要求對方改進,而是透過創傷理解自己的獨特性,進而療癒自己,這也才是身而為人最珍貴的能力-創造力。

     


    《請和我的老公結婚吧》這部韓劇女主角因為重生而理解自己,但在重生之前所受的傷仍是必須靠自己以智慧、理智及更成熟的情感來療癒自己。在劇之外的現實人生中,我們能重生嗎?或者,我們可以透過理解自己、療癒自己而重新過上自己想過的新人生呢?

     

    一切,由你決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哲學諮商師,哲學系學士、哲學系研究所、哲學博士候選人。我帶著生命的傷痛與困頓進入哲學系尋找期待的答案,曾一度迷失在智慧之海中。哲學家們到底是怎麼面對生命的困境?我卻是在成為哲學諮商師之後才體悟到。在這裡我透過文字分享自我療癒、自我成長的故事,願能給予閱讀這些故事的人好好活著的力量。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