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一點

更新於 2023/06/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還記得父親在我上小學二年級時送我一本日記本,希望我透過紀錄一天的過程來反省自己,但是那時候我著迷於國語日報上的短文,那些短文是來自各國小的精選作文,從那時起我愛上了閱讀,不,嚴格說起來,從小一開始我就愛上了看故事書,那是類似繪本的故事書,字數比現在的繪本多很多。因此,寫日記紀錄一日生活的流水帳對我來說是很無聊的事,我喜歡用故事的形式來表達,用文字寫很慢,我喜歡用說的,從幼稚園時期我就相當愛講故事,愛講的程度嚴重到老師必須來我家做家訪,希望我媽能好好教育我,克制自己別影響大家的行程,因為同學們下課後都不上娃娃車,要聽我講完故事才肯回家。
這樣的天賦卻在搬來台北生活後逐漸黯淡失色,也許是離開了故鄉、也許是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有了創傷,我開始要求自己「不要做自己」。閱讀是我繼續與自己說故事的方式,我總是一邊讀一邊與故事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樂,並與自己與他們對話,爸爸老是說我是一個幻想力很豐富的孩子,他想盡辦法要把我調整回「正軌」,也就是思考要有邏輯、讀書要有方法拿高分等等。
我的童年與青春期就這樣一邊聽話讀書、一邊叛逆偷看小說、看電影(相當大量且種類無限)的過了,接著就是實際的以我的方式體驗人生。真正開始寫文章是回學校讀哲學以後,而此時的閱讀方向也有了大轉折,我開始看很不好讀懂的哲學理論書籍,搭配回頭複習從前看過的文學名著,我讀到的世界又更大了。
這個時期我說的話開始有人聽不懂,我的批判性思考展現在平常與人對話過程中,咄咄逼人地追問對方對其表達內容的含義掌握,以為自己可以像蘇格拉底一樣啟發他人開始思考,卻忽略了對方並不是與我同步一起生活,對方不可能有與我一模一樣的處境,更別說我正在學習的思考與反省,而我也沒有覺察(consciousness,這是指更廣泛的意識覺察,包含情緒、價值觀、行動的內容)到自己想分享的「好理論、好知識、真理」是否適合對方。
開始學習哲學諮商以後,我慢慢「學著了解」他人,過程中發現必須要先了解自己才有能力了解他人,而且若無法將哲學的理論應用在自己的身上、活在生活中,那說出來的道理其實真的很難懂,也沒有人能輕易聽懂,這樣的結果若在人格發展不成熟的人身上,又是一種創傷,這個人勢必會覺得自己很孤單、沒有人懂,我在學習的初期就是如此。
哲學家與哲學諮商師的差別在哪裡?老實說我不認為需要區分,因為哲學諮商師若把哲學理論背起來應用在個別的某人身上,即使是因應對方的處境而使用,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與其他專業很難區分的境地,尤其是大家普遍比較認識的心理諮商。哲學的訓練是要使人看見自己、看見自己與他人、看見自己與世界,是要培養出一個人的自我發展能力,我們渴望成為一個身心靈平衡發展的人不是嗎?
簡單一點是一門大學問,是人從無意識、到部分意識、到整體意識的發展,那個「人不可能了解自己」的主張是上個世紀的部分真理,讓我們朝向更廣大、有更多可能性的未來邁進吧!
我們都該學著簡單一點說、簡單一點活、簡單且專注的在每一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茱兒說故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在回去看大年初五的那篇文章總覺得有趣,相隔百日後我的生活已與當時截然不同。還記得回家過年時難得在家看電視(我和簡大寶不看電視所以我們住的地方沒電視,回爸媽家才會看電視),有一個命理師在節目裡說這個年要好好過,因為從初一開始每一天的情況會對應到來年的每一個月! 很神奇!的確是如此,這巧合我就給它一個
原本打算在過年前趕搬好家,可以趁年假及不用備課的寒假整理好,以全心投入接下來的事業發展及完成畢業論文,現在因突發事件得在短時間內另外找房子搬出,搬家不到三個月馬上又要搬家,真的是一大考驗,考驗著我和簡大寶的體力及智慧。
今年年假特別長,我也趕在年前搬了家,很感謝讓一切順利完成的人事物,我曾經夢想關於住家的一切在瞬間成真。
在哲學諮商中的「覺察自我」是鍛鍊喚醒「覺察」能力的過程,重點不是在將「情緒、感受」的形成原因歸責於自我以外的原生家庭、環境等,而是能學會時時看見自己的「不自覺」有哪些。
夢裡我正與我的博士指導老師meeting,當我侃侃而談最近的讀書心得時,她突然語重心長地說:「慧敏,你不能只注意沈老師的外推方法,你必須要學會『看見外推』。」 「老師,這是否是指我必須要看見『外推』的其他可能性?」 「嗯,你要有自己的觀點。」 我突然醒來,看了眼牆上時鐘,3:45。
茱兒,看看這部劇《她和她的她》,雖然其中的議題很沈重,我建議妳看看。 好友來訊息建議我看這部劇,這些年來身邊僅剩下幾位聊得來的朋友, 而這些少數仍有聯繫的朋友中幾乎沒有老朋友,都是我在蛻變的路上新認識的夥伴,我們似乎都有相似之處:開始注重自己身心靈整體的平衡,也各自以適合的方式認識自己的靈性及新生活
現在回去看大年初五的那篇文章總覺得有趣,相隔百日後我的生活已與當時截然不同。還記得回家過年時難得在家看電視(我和簡大寶不看電視所以我們住的地方沒電視,回爸媽家才會看電視),有一個命理師在節目裡說這個年要好好過,因為從初一開始每一天的情況會對應到來年的每一個月! 很神奇!的確是如此,這巧合我就給它一個
原本打算在過年前趕搬好家,可以趁年假及不用備課的寒假整理好,以全心投入接下來的事業發展及完成畢業論文,現在因突發事件得在短時間內另外找房子搬出,搬家不到三個月馬上又要搬家,真的是一大考驗,考驗著我和簡大寶的體力及智慧。
今年年假特別長,我也趕在年前搬了家,很感謝讓一切順利完成的人事物,我曾經夢想關於住家的一切在瞬間成真。
在哲學諮商中的「覺察自我」是鍛鍊喚醒「覺察」能力的過程,重點不是在將「情緒、感受」的形成原因歸責於自我以外的原生家庭、環境等,而是能學會時時看見自己的「不自覺」有哪些。
夢裡我正與我的博士指導老師meeting,當我侃侃而談最近的讀書心得時,她突然語重心長地說:「慧敏,你不能只注意沈老師的外推方法,你必須要學會『看見外推』。」 「老師,這是否是指我必須要看見『外推』的其他可能性?」 「嗯,你要有自己的觀點。」 我突然醒來,看了眼牆上時鐘,3:45。
茱兒,看看這部劇《她和她的她》,雖然其中的議題很沈重,我建議妳看看。 好友來訊息建議我看這部劇,這些年來身邊僅剩下幾位聊得來的朋友, 而這些少數仍有聯繫的朋友中幾乎沒有老朋友,都是我在蛻變的路上新認識的夥伴,我們似乎都有相似之處:開始注重自己身心靈整體的平衡,也各自以適合的方式認識自己的靈性及新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Mike提供了一項釐清與檢視人生卡點的限時服務,應用許久幫助自己,現在也期待能協助到人。
Thumbnail
分錄摘要是很簡單又經常被忽視又很重要的。我曾經見過一個公司分錄算是字母和數位,一個中文字都沒有,甚至還有自創的密碼,只有內部人能看懂…這,不是本末倒置嘛。這種公司自以為是小聰明的結局當然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Thumbnail
歲末年終,大家都會列上願望清單,希望達成明年想做的事。今年,我想來點不一樣,列出明年減少要做的事。
Thumbnail
十月雙十連假後,很多的金融股已經公佈自結合併盈餘,5880合庫金公告EPS數字0.99元,對比2022年EPS數字1.06元,獲利小幅衰退。 江湖一點訣,然而存金融股不能只單看EPS數字,關鍵要看「其他權益項目」數字。 一、111年財報數字 未分配盈餘21,654,281<其它權益項目合計-2
Thumbnail
【少做一點不會死!】 越少越厲害的超簡單工作生活雙贏法則 ◎ 李奧.巴伯塔 #書摘 如果你今天只能做一項改變,而這個改變必須對產能、效率、想做的事情產生最大程度的影響,那你該做的就是減少生活中許下的種種承諾。 「人生不是不斷累積,而是去蕪存菁;並非每天增加,而是日日減少
Thumbnail
最近有感自己資訊過量的情況,訂閱了很多電子報,但上天公平的給我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隨著想要睡眠時間充足,以前睡得少挪出來的時間,相對應的也就減少。
或許 我們不需要 將事情 想得那麼複雜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Mike提供了一項釐清與檢視人生卡點的限時服務,應用許久幫助自己,現在也期待能協助到人。
Thumbnail
分錄摘要是很簡單又經常被忽視又很重要的。我曾經見過一個公司分錄算是字母和數位,一個中文字都沒有,甚至還有自創的密碼,只有內部人能看懂…這,不是本末倒置嘛。這種公司自以為是小聰明的結局當然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Thumbnail
歲末年終,大家都會列上願望清單,希望達成明年想做的事。今年,我想來點不一樣,列出明年減少要做的事。
Thumbnail
十月雙十連假後,很多的金融股已經公佈自結合併盈餘,5880合庫金公告EPS數字0.99元,對比2022年EPS數字1.06元,獲利小幅衰退。 江湖一點訣,然而存金融股不能只單看EPS數字,關鍵要看「其他權益項目」數字。 一、111年財報數字 未分配盈餘21,654,281<其它權益項目合計-2
Thumbnail
【少做一點不會死!】 越少越厲害的超簡單工作生活雙贏法則 ◎ 李奧.巴伯塔 #書摘 如果你今天只能做一項改變,而這個改變必須對產能、效率、想做的事情產生最大程度的影響,那你該做的就是減少生活中許下的種種承諾。 「人生不是不斷累積,而是去蕪存菁;並非每天增加,而是日日減少
Thumbnail
最近有感自己資訊過量的情況,訂閱了很多電子報,但上天公平的給我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隨著想要睡眠時間充足,以前睡得少挪出來的時間,相對應的也就減少。
或許 我們不需要 將事情 想得那麼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