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與國家的整合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是的,這是國家社會主義的一種委婉的說法,但是相較於二戰時期,世界對於這種體系的接受度更大,即使是傳統定義上的自由世界,由國家與資本混合的現象也越來越強,一個曾經被雷根所拒絕的政治-經濟融合體系,現在正在以一種新的形態捲土重來。

普丁跟習近平對於商人進行了極大的迫害。大大的限制了商人們的自由,並迫使他們放棄大量利益也要愛國,而這點在美國或是所謂的自由世界也有類似的現象,早在川普的關稅措施之前,美國的大企業早就開始與軍工複合體進行整合。而這又導致了巨型企業與政府間的關西,逐漸的深化,而這些都預示了一個未來。

是的,這會被某些人稱為法西斯主義,儘管這跟原版的法西斯主義在某些方面有很大差異

是的,這會被某些人稱為法西斯主義,儘管這跟原版的法西斯主義在某些方面有很大差異


當國家的生存,不可避免地成為了最高指導要素後,無論是民眾們為了民主需要保護國家,或是上層為了權力需要國家作為白手套。都導致了資本主義與國家的實質結合。這種資本與國家結合的形式在最近的國際秩序大幅變動中變得更加深刻,儘管還沒有到舊時法西斯主義的程度,但是卻與舊時的法西斯主義或是羅斯福主義有著更多的共同之處。

而當這個時代結束後,這種狀態會往哪個方向演變。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事情,當外敵的威脅消失,但是資本主義體系與國家整合的體系卻依然還是存在。上一個這樣存在的體系在美國演化成了軍工複合體與羅斯福社會體系,在共產主義方向也演化成了一個全社會控制的體系。而未來的西方國家內的制度(包括東亞與印度等地)將會更像是一種更像是古代的羅馬帝國、漢帝國、稽多王朝那樣的「普世化的帝國政權」與現代這種「福利更少且更限制在某些人身上的國家資本主義」[1]的混合,並在未來數十年朝向前者邁進。


[1]由於各國因為移民與人口流動,加上世界人口成長帶來的人均資源下滑,最終導致各種社會福利政策越來越難覆蓋在一個土地上的全部居民,如果不像是丹麥那樣有嚴格的同化以及移入人口限制,那現在第一世界國家內的政府福利政策將會無以為繼,如果維持下去只會像是某些富有的阿拉伯國家一樣,福利資源只能集中在某些特定的族群身上,這些族群通常是該地的「主人」,亦即在二戰前就在當地生活的族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兔的沙龍
109會員
189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龜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2
川普的關稅政策開啟了一個新的經濟模式時代,以美國為核心的經濟體系將會形成,並將導致一個新的國際政治體系產生。本文探討關稅如何重塑國際關係,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新的世界貿易秩序。
Thumbnail
2025/08/02
川普的關稅政策開啟了一個新的經濟模式時代,以美國為核心的經濟體系將會形成,並將導致一個新的國際政治體系產生。本文探討關稅如何重塑國際關係,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新的世界貿易秩序。
Thumbnail
2025/07/19
過去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產力提升抵銷了通膨,形成良性循環,但此循環將要終結。資源停滯甚至減少,貨幣成長將導致無益的通膨,人民生活改善有限。如何建立不依賴擴張也能運作的金融體系將會影響未來。
Thumbnail
2025/07/19
過去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產力提升抵銷了通膨,形成良性循環,但此循環將要終結。資源停滯甚至減少,貨幣成長將導致無益的通膨,人民生活改善有限。如何建立不依賴擴張也能運作的金融體系將會影響未來。
Thumbnail
2025/07/05
正如約翰·甘茨(John Ganz)和史蒂文·克萊因(Steven Klein)所說:「我們今天面臨的奇怪悖論是,啟蒙運動像護身符一樣被引用,以阻止對政治等級制度和規範的質疑,然而對於啟蒙思想家來說,對政治等級制度和規範的質疑是人類擺脫傳統和從屬地位所需要的行為」
Thumbnail
2025/07/05
正如約翰·甘茨(John Ganz)和史蒂文·克萊因(Steven Klein)所說:「我們今天面臨的奇怪悖論是,啟蒙運動像護身符一樣被引用,以阻止對政治等級制度和規範的質疑,然而對於啟蒙思想家來說,對政治等級制度和規範的質疑是人類擺脫傳統和從屬地位所需要的行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政治就是資源分配的權力,所以政治的邏輯,終究是資源分配的邏輯。
Thumbnail
政治就是資源分配的權力,所以政治的邏輯,終究是資源分配的邏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目前在面對的問題,並且提出了對於共同富裕這一目標的懷疑。作者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嚴重,同時也探討了性別平等以及政治制度對社會的影響。文章透過對於宗教、政治以及社會規範的質疑,呼籲人們獨立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目前在面對的問題,並且提出了對於共同富裕這一目標的懷疑。作者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嚴重,同時也探討了性別平等以及政治制度對社會的影響。文章透過對於宗教、政治以及社會規範的質疑,呼籲人們獨立思考。
Thumbnail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社會差距只能基於共同福祉而存在。《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 第一句話是: 人類生而自由,權利平等,接下來得第二句補充了不平等確實存在。 一旦資本報酬率長期高於產出及所得成長率,資本主義便會自動產生許多令人無法接受的人為分配不均,從而徹底瓦解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每個人
Thumbnail
社會差距只能基於共同福祉而存在。《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 第一句話是: 人類生而自由,權利平等,接下來得第二句補充了不平等確實存在。 一旦資本報酬率長期高於產出及所得成長率,資本主義便會自動產生許多令人無法接受的人為分配不均,從而徹底瓦解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每個人
Thumbnail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Thumbnail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