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主義裡頭,公司的遊戲規則是:「錢拿出來最多的人說了算!(股份最多的人)」,你不用很有創意,你只要夠本錢去買下別人的創意就可以了,然後,用別人的創意來幫你賺錢。
資產配置與風險規劃都是在「人生課題」當中很重要的一門課,但除非是就讀相關的金融科系領域的人,不然都無法先建立有好的觀念,然後才進入社會。貸款是一項高風險的資金運作方式,運作的好是項好的資金槓桿,但是貸款債務運作的不好的話,你可能還會變成貨真價實的「卡奴」。
不論原先的任何借貸原因為何,淪為「卡奴」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幾乎所有推銷信用卡的銀行業務代表,都沒有告知太多客戶在使用上所必須擔負的財務責任與風險,尤其是在「預借現金」的使用部分;若消費者自身可以承擔的風險、償還能力與債務管理沒做好規劃,就逕行使用信用卡或是現金卡來預借現金的話,很容易就會去忽視該財務操作的特性:也就是其風險性可能會遠高於便利性的本質。所以我們要不要先稍微冷靜思考一下再說,必須謹慎小心來面對這個問題;因此只要先簡單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就可以了:這是短期的借貸還是長期的借貸?借貸的目的為何?借貸的償還方式有沒有問題?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借貸方式?(例如標會、青創貸款、房屋抵押貸款、向親友長輩借款等等)。當你越清楚自己借貸的動機與償還計畫的時候,你才有資格去做借貸。
我們必須先搞清楚一個事實,假設你打算借貸這筆錢來做投資的話,基本上你就是在賭博!因為銀行除了賺取手續費外,信用卡循環利息或是現金卡預借現金的收取利息都高達接近20%,這代表說你的投資報酬率必需要有超過20%的獲利,你的這個策略才算是正確的。如果你的投資方式沒有辦法達到一個月馬上有20%的獲利水準,麻煩就請你打消這個念頭吧,如果有背負債務的建議請先還債,然後再想別的方式來做投資,因為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借錢投資博翻身,恐怕只是更加雪上加霜。就阿佘個人的投資操作經驗來看,一個月要達到20%以上的獲利,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難度其實非常的高。
如同投資一樣,我們會在股市之中留意高殖利率的股票,也會去精算不同績優股在殖利率上的差別,所以我們也要用同樣的角度,來檢視我們所面對的所有財務狀況;因此以卡債來說,卡債的利率接近20%,是遠高於目前市面上所有存款利率的,所以卡債必然是要先優先處理掉的部份,一有錢就要先還掉,而不是傻傻地去做存錢,其他例如學貸、房貸、車貸、創業貸款等較低利的貸款,同樣是利率最高的必須要列為優先償還。而最好的貸款運用方式,則為運用低利率的貸款,去創造出高報酬,報酬率高於貸款所要償還的利率,就是好的財務運用。
如果要說避免成為「錢奴」有什麼法則,那麼第一條肯定是:「收入要大於支出」,而第二條當然就是:「不要忘記第一條!」,然而背負卡債就是一條大忌,背負卡債就等同於你每個月的現金流都必須流到銀行裡頭去做償還,每個月都要付款給銀行,且卡債的高利率特性注定你會因此成為徹底的輸家;很多人都知道用「72法則」(使錢翻一倍所需的年數乘以投資報酬率等於72),來估算資產翻倍所需的投報率該如何計算,例如每年8%投報率,則需要72除以8,等於9年的時間可以翻一倍,但是卻忘掉負債也是同樣具有「複利」的特性。愛因斯坦曾說:「複利的威力勝過原子彈!」同樣負債的威力用複利來做計算,也是同樣殺傷力不輸給原子彈,甚至會讓一個人永遠無法再站起來;因為若依據「72法則」來做逆向估算的話,那麼你的卡債利息為18%,就代表你的原始債務會在4年內就增加為一倍(72除以18=4)!
無論如何都要有一筆緊急預備金,至少佔總資產的1~3成,這是用來谷底翻身的,例如遇到金融海嘯這種天大的股災時,你才有本錢可以下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有高勝算的投資機會來臨時,若是沒有資金可以進場,是件很悲哀的事情;進入股市中,最讓人稱羨的莫如:「高點有股可賣、低點有錢可買」,若是不懂得做出適當的資金控管,在適當的位置作出正確的資金部位控管,那可真是曾面臨過「追高殺低」(套在高點、殺在低點)的投資人心中永遠的痛痛楚。
有錢,有資本實在是太重要了。你有了一個絕佳的創意、或是技術發明,但是你卻沒有錢,只好找股東集資來完成,但是因為自己本身並沒有拿錢出來,理論上你連股東都沾不上邊,最多公司成立之後,你只是成為其中的一名員工,無法享有公司營運成長的最大化獲利。充其量只是成為公司裡不不可或缺的研發主管或是工程師而已;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頭,比的不是創意,而是資本。當公司要增資擴大時,即使你是原本股東,但是因為沒有拿出錢來參與增資,你的股本就會逐漸被稀釋掉,最後在個人權益與發言權、存在感逐漸遞減之下,你往往會是選擇離開的。發明一個賺錢的產業、生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懂不懂得拿出資本去獲取最大的獲益。在資本主義裡頭,公司的遊戲規則是:「錢拿出來最多的人說了算!(股份最多的人)」,你不用很有創意,你只要夠本錢去買下別人的創意就可以了,然後,用別人的創意來幫你賺錢。
我們往往被灌輸了,要好好念書、然後好好找個穩定的工作,來維繫這個金錢制度的「聽話照做」模式運行;現在滿街都是大學生,不繼續唸大學怎麼比的過人家,一定要有大學文憑的社會集體意識於是產生,因此很多父母或是自女本身就開始背負著沉重的教育費負擔,包括背負沉重的學貸與支付補習費那些,僅有資本可能都花費在這裡了。畢業的同時,除了有張畢業證書之外,另外還有接近50萬的學貸,一畢業就要先還債,何等悲哀?如果你從小學5年級一路因「升學體制」而補習到考大學的18歲為止的8年裡頭,每月的補習費支出平均是5,000元,那麼你若不去補習把這筆錢省下來的話,5,000元×12個月×8年=480,000元;代表當你大學畢業時不但不用背負50萬元的學貸,你甚至反到有接近50萬元的資金可以運用,可以選擇創業開公司、出國遊學、做些小生意、投資金融操作、甚至連買間小套房的頭期款都有了,這一來一往的差距就差很多。
而有很多個人發展的機會,也經常都會隨著「聽話照做」的模式而逐漸淡忘掉,我們每個人小時候不都有些看似天馬行空、亂七八糟的「我的志願」嗎?怎麼幾乎都到了15歲,全部志願都自動更改為「唸大學」呢?如果曾雅妮照這個版本乖乖唸書的話,現在哪來的世界高球冠軍?我們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都給忽視了,被主宰社會體制的媒體給集體催眠,讓很多年輕人沉迷在一堆談論八卦的節目、灑狗血的電視連續劇、強調藝人或名人醜聞的爆料新聞與書刊、或是各式娛樂與遊戲裡頭。他們對政治、經濟還有環保等議題根本漠不關心,覺得沒有意義,只想著哪邊可以不用做些什麼事,就有著白花花的鈔票可以領,然後繼續過著他們的玩樂生活。
所有的意義都是由自己決定的,你永遠不用跟隨別人的腳步、社會或是父母的期許來走,你可以更有創意來決定自己該怎麼走,由自己來負責自己的人生;支票與鈔票是上等人用的武器,平常人用的武器叫做創意與勇氣,而一般人除了缺乏勇氣之外,還極度缺乏創意。
如果你一進入學校就讀,校方就願意答應你:不必準時上學、不用穿制服、不用寫作業、不用考試…,然後每學期都是直接給你優秀的成績,請問你覺得這樣真的是好事嗎?這樣的畢業證書是否真的具有價值?偷懶是無法創造價值的,相反地,經驗的取得與轉換,才是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阿佘有開設「創意激發」的課程,而「創意激發」所涵蓋的範圍很廣泛,對於一般想要找尋突破的人來說,阿佘是建議先聚焦在一個重點上就好:「就是要如何把自己的經驗變得有價值?」例如你熱愛騎單車而去環島,就可以把這樣的單車環島經驗寫成一本書;因為熱愛烹飪,雖然只是家庭主婦,但是也是可以透過部落格來分享自己的經驗;而個人減肥的成功經驗分享,更是經常可見不是嗎?其中也有不少是屬於「逆轉勝」的例子,人生中有轉大轉變與對比的經驗故事,例如從流氓變成教授、從殺人犯變成牧師、從賣菜婦變成時代百大人物、從賣米變成台灣經營之神、從負債100億而起死回生、從檳榔西施變成奧運金牌、從100KG胖妹變成50KG模特兒、從身障者變成國標舞后…,每一個都是發生在台灣可以找到的真實例子。
很多領域其實在「專門化」之後,才會變得更有商機,商機有時候就來自於你的專門化,你要成為某一個領域的達人,而且是越快越好、讓越多人知道越好,成為該領域的前驅者。例如從事按摩行業的按摩師有很多,但是你若是標榜「美胸按摩達人」、「美腿雕塑達人」、「瘦小腹專家」、「美臀專家」的話,你就可以把自己給「專門化」,成為裡頭的達人。創意要的就是你必須要與別人做不一樣的事,或者是你把你做的事給全新包裝,讓它看起來就是與眾不同!
誰說你不能從卡奴變成卡神?你的每一個經驗都可以是具有價值的,可以感動自己的,同樣可以感動別人,而感動是一種非常巨大的行銷力量,行銷經驗有時候就是行銷一種感動。如果你總是愛胡思亂想,幻想有個神祕的魔法世界存在於現實世界裡頭,並且有個魔法學校,你會覺得寫下這個故事的《哈利波特》作者羅琳,在成為億萬女富豪之前本來會是個接受救濟金的單親媽媽嗎?創意不見得要用實體商品的發明才能夠說是一個創意,創意也可以是一個故事,誰說你的故事不具有價值,不要小看你自己,也別小看你自己的經驗與故事。
所有的挑戰、困難、障礙、問題,背後都潛藏一個具有價值的故事,只有在你被它打敗時你才無法挖掘到它本身具有的價值,而當你戰勝它的時候,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當你被《錢奴》這本書所激勵,而徹底改變自己的同時,相信你也創造了屬於自己有價值的故事,相信自己,你可以遠比自己想像中的還更有創意,你也遠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富有!